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年內樓市調控超210次 房地產業將現三大方向性轉變

作為房地產市場集中調整的一年, 2017年註定不平凡。 除全國密集下發樓市調控政策外, 以往被忽略的住房租賃市場也在今年獲得較大發展。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資料顯示, 今年以來截至目前, 全國各地發佈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累計超過210次, 其中僅10月份就有超過25個城市發佈了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34次, 在這些政策內容中, 有關租賃的政策接近20次。 不僅如此, 調控政策覆蓋面也從以往的熱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進一步擴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與往年的調控政策相比, “租賃”與“限售”成為今年最大的特徵。 據統計, 今年發佈限售的城市數量與發佈租賃政策的城市數量均超過了50個。 整體來看, 無論是調控政策的持續下發、住建部等部門開始的價格聯合檢查, 還是包括北京等城市租賃政策的落地等,

均代表房地產調控內容的繼續深入。

事實上, 針對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建設, 十九大報告已給出明確方向: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易居研究院綜研中心總經理崔霽對記者表示, 當前這一階段提出的“房住不炒”定位, 離不開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背景。 目前,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期, 過去依靠生產要素投入拉動經濟的模式已不可持續, 而房地產的發展則主要依託資本、土地、人力的投入, 相對過去來說, 對拉動經濟的作用在不斷下降, 此時提出回歸房地產的居住屬性恰逢其時。 特別是近兩年房地產業居民杠杆率不斷上升,

與整個經濟提出“去杠杆”的方向相違背, 適時回歸房地產的居住屬性, 去投資屬性將是在整個宏觀經濟轉型中房地產業最合適的定位。

在崔霽看來, 今後房地產業將發生三個方向性的變化:一是需求方面由“有房住”到“住好房”的轉變;二是定位屬性由過去的“投資與居住屬性並重”到“去投資重居住屬性”;三是解決居住問題的路徑由過去的“購房為主”到“租購並舉”。

來源 / 證券日報

編輯 / 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