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傳統藝術玩直播 “圈粉”又圈錢

中央民族樂團中胡首席蔡陽當起了主播, 個人直播間有近3萬粉絲。

網路主播“古箏靈兒”靠直播年收入超千萬元。

每週五晚, 蔡陽準時進入陌陌“哈你直播”的直播間, 開始與粉絲互動。 日前, 她還請來在中央民族樂團演奏箜篌的同事吳琳, 為自己近3萬粉絲的“民樂坊”直播間進行一個半小時的直播。

2016年被稱為“網路直播元年”, 如今就連蔡陽這樣很少接觸網絡的傳統藝術從業者也開始關注直播,

並當上了主播。 以往傳統藝術常常苦於受眾圈太小, 現在直播貌似“圈粉”厲害, 打破曲高和寡的尷尬。

新契機

直播藝術表演聚集海量粉絲

直播是什麼?以前蔡陽並不瞭解, 但今年1月17日被朋友邀請一起在陌陌現場演奏並直播時, 她被21.5萬的觀看人數驚著了。 作為中央民族樂團的中胡首席, 她平時在國家大劇院的大劇場演出時, 觀眾最多的時候也不過2000人左右。

“20萬人跟2000人, 這個數字對比是很可怕的。 ”蔡陽說, “國家大劇院已經算非常大了, 而直播平臺的觀看人數沒有封頂的概念, 我每次都會被驚到。 ”當初接受邀請做直播的時候, 她並沒想到會激起這麼大的水花。

在直播平臺上, 中國傳統樂器演奏格外受歡迎。

如在直播平臺“花椒”上, ID為“古箏bbox阿哲”的主播憑藉出眾的古箏演奏技藝吸引了16萬粉絲, 成為2016年度最佳男主播, 收到的打賞金額達20多萬元。

除民樂之外, 相聲、京劇、書法等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也登上了各大直播平臺。 京劇老生演員、著名的“譚門第七代”譚正岩也在映客開了直播間, 同時還帶動了許多同事一起玩直播。

相聲團體嘻哈包袱鋪在直播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嘗試, 他們與直播平臺“六間房”達成合作關係, 定期直播快板、八角鼓、童子功、老北京絕活等專案。 嘻哈包袱鋪負責人表示, 他們希望通過定期直播提升影響力和知名度, 這對演員的業務也是一種鍛煉。

相比之下, 直播平臺上最受歡迎的依然是民樂, 但其他傳統藝術形式也能收得一兩萬到十幾萬不等的觀看量。

相對以往受眾限於小劇場的局面, 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新捷徑

觀眾看直播能直接對話演員

蔡陽平時在樂團有大量工作, 工作日要上班排練, 週末有演出。 旺季時, 每月的演出超過十場。 但如此忙碌的生活也沒有打消她做直播的決心, 從1月17日到現在的短短兩個多月, 她做過十幾次直播, “主播”已經成為她的另外一個身份, 直播也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

為一場一個多小時的直播, 蔡陽曾準備到淩晨四點。 熬夜寫譜, 見縫插針地積累曲庫, 直播後還要看回饋, 在粉絲群互動……據陌陌的負責人介紹, 一場一到一個半小時的直播, 用心的主播甚至會用八個小時來準備。

雖然很辛苦, 但蔡陽說, 自己願意將業餘時間投入到直播這個潮流中, “觀眾的反應很真實, 喜歡不喜歡都會說, 第一時間就有回饋, 連我每次表演效果不一樣都能聽得出來。 ”她說觀眾還會點曲子, “更直接, 很好玩, 這就是直播的魅力。 ”

一次有個山區觀眾對蔡陽說, 他很喜歡二胡, 可是從來沒有機會進入國家大劇院這樣“高大上”的藝術殿堂, 線上觀看蔡陽直播時, 他覺得自己已經置身大劇院了。

跟蔡陽不一樣, 譚正岩的直播顯得更為隨意。 和父母在懷柔影視基地拍攝京劇電影的間隙, 他找了一個角落打開手機就開始直播, 他在這邊回答著粉絲的問題, 那邊還聽得到他父親譚孝曾正在和別人聊天的聲音。 “正岩, 你過來!”剛聊了十幾分鐘, 聽到父親的叫聲他就停止了直播。

如果說蔡陽將每次直播都看作是一場演出,那麼譚正岩的每次直播就是一次粉絲會。作為京劇圈裡的偶像派,以往譚正岩要跟粉絲見一次面可是大陣仗,得找場地、辦活動,而現在隨時隨地能舉辦“見面會”。他經常會在排練廳、劇場後臺展示一些排練、備場、化裝或者精彩場次的表演片段。甚至健身時,他也可以看著不停跳出的互動資訊,與觀眾順暢聊天。

在陌陌平臺排名前五百的主播裡面,傳統才藝受歡迎度非常高。陌陌副總裁賈維認為,這說明受眾並不是不喜歡傳統藝術,只是以往缺少恰當的溝通方式,直播平臺則抓住了這個“痛點”,彌補了傳統管道的不足,讓真正喜歡傳統藝術的人找到了更便捷的平臺。

花椒等直播平臺也會利用開屏、彈窗、橫幅及音樂頻道等方式推薦傳統藝術直播。“每個人都會說話,也有很多人擅長唱歌,但是很少一部分人能掌握很高的傳統文化技藝。”花椒公關負責人表示,傳統藝術直播的優勢在於稀缺,受眾線上下很少能接觸這些表演,而直播平臺提供了契機,令觀眾集中看到這些內容,“從天橋到小劇場,都很難支撐產業的成長,而網路平臺已經聚集強烈打賞欲望的路人,且全民性、娛樂性都很強,適合文藝曲藝的表演與傳播,對傳統藝術在當下的傳播可以說是一條捷徑。”

新疑惑

迎合粉絲偏離傳統藝術本身

在直播平臺上,粉絲們打賞送虛擬禮物需要花費星幣,而星幣則能通過平臺轉換為實際的金錢。陌陌知名主播“古箏靈兒”基本每天都做直播,全年打賞收入扣除個稅與分成後,到她手裡的能超過一千萬元。

對於傳統藝術從業者,這樣的打賞卻顯得有些敏感。譚正岩在做直播的時候就不像那些職業主播吆喝著求點贊求禮物,“那樣感覺會有點兒像‘丐幫’。”

賈維認為,商業化不是壞事,文化領域有商業介入之後,反而會擁有真正強大的生命力,而原有的商業環境,可能沒有給傳統藝術太多的空間。賈維舉例,“其實更早的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廣播,大家怎麼表演呢?在劇場,甚至是天橋,觀眾圍成一圈看表演,覺得不錯就打賞。我覺得這個形式沒有變化,你永遠是在跟觀眾交流和溝通的。”

但商業化往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主播們以收看量和打賞數定“勝負”,想要得到更多的禮物和點贊,往往都會有意迎合粉絲們的口味。

傳統藝術直播中,有的主播用二胡拉了一首熱播劇的曲目,用戶反響就異常熱烈,反而要是演奏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就不會有熱烈的回饋。書法直播也不能只靠一張宣紙一支筆,有的主播會為觀眾設計簽名,或者用毛筆為觀眾畫像。

這種情況下,蔡陽也會為觀眾準備雅俗共賞的經典。她表示,觀眾口味參差不齊沒關係,“喜好一定是不同的,我的使命不僅是傳承,還要去推廣。”她認為,觀眾是需要培養的,因此在直播中她會做一些導賞,讓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一些經典之作,體會到經典之美。

北京京劇院青衣演員鄭瀟曾在譚正岩的帶動下上過直播,但如今她已經有半年沒有再做直播了。

她認為,直播這種傳播形式與傳統藝術,尤其是京劇這種表演藝術還是有距離的。“直播的時候要求演員一直拿著手機,但是京劇講究演出前一定得安靜地在側幕坐著備場,做直播肯定會影響演出品質。”對於有些同事吃飯也做直播,她認為演員還是應該保存一些神秘感,才能讓觀眾更好地接受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傳統藝術直播更應該有組織有計劃,以幕後場景吸引觀眾,但又不能過分消弭神秘感,就像那些大明星直播的場景肯定都是有所訴求才會選擇,不能太隨便。”

“平臺現在能為傳統藝術做的,主要是提供一個流暢的管道,但解決不了內容問題,頂多適當説明規劃,並分析試播效果如何。傳統藝術如何借助直播獲得更好的發展,還得靠從業者自己來探索。”花椒公關負責人認為,直播無法改變傳統藝術行業的生存窘境,帶來的只是一個契機。

(北京日報)

聽到父親的叫聲他就停止了直播。

如果說蔡陽將每次直播都看作是一場演出,那麼譚正岩的每次直播就是一次粉絲會。作為京劇圈裡的偶像派,以往譚正岩要跟粉絲見一次面可是大陣仗,得找場地、辦活動,而現在隨時隨地能舉辦“見面會”。他經常會在排練廳、劇場後臺展示一些排練、備場、化裝或者精彩場次的表演片段。甚至健身時,他也可以看著不停跳出的互動資訊,與觀眾順暢聊天。

在陌陌平臺排名前五百的主播裡面,傳統才藝受歡迎度非常高。陌陌副總裁賈維認為,這說明受眾並不是不喜歡傳統藝術,只是以往缺少恰當的溝通方式,直播平臺則抓住了這個“痛點”,彌補了傳統管道的不足,讓真正喜歡傳統藝術的人找到了更便捷的平臺。

花椒等直播平臺也會利用開屏、彈窗、橫幅及音樂頻道等方式推薦傳統藝術直播。“每個人都會說話,也有很多人擅長唱歌,但是很少一部分人能掌握很高的傳統文化技藝。”花椒公關負責人表示,傳統藝術直播的優勢在於稀缺,受眾線上下很少能接觸這些表演,而直播平臺提供了契機,令觀眾集中看到這些內容,“從天橋到小劇場,都很難支撐產業的成長,而網路平臺已經聚集強烈打賞欲望的路人,且全民性、娛樂性都很強,適合文藝曲藝的表演與傳播,對傳統藝術在當下的傳播可以說是一條捷徑。”

新疑惑

迎合粉絲偏離傳統藝術本身

在直播平臺上,粉絲們打賞送虛擬禮物需要花費星幣,而星幣則能通過平臺轉換為實際的金錢。陌陌知名主播“古箏靈兒”基本每天都做直播,全年打賞收入扣除個稅與分成後,到她手裡的能超過一千萬元。

對於傳統藝術從業者,這樣的打賞卻顯得有些敏感。譚正岩在做直播的時候就不像那些職業主播吆喝著求點贊求禮物,“那樣感覺會有點兒像‘丐幫’。”

賈維認為,商業化不是壞事,文化領域有商業介入之後,反而會擁有真正強大的生命力,而原有的商業環境,可能沒有給傳統藝術太多的空間。賈維舉例,“其實更早的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廣播,大家怎麼表演呢?在劇場,甚至是天橋,觀眾圍成一圈看表演,覺得不錯就打賞。我覺得這個形式沒有變化,你永遠是在跟觀眾交流和溝通的。”

但商業化往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主播們以收看量和打賞數定“勝負”,想要得到更多的禮物和點贊,往往都會有意迎合粉絲們的口味。

傳統藝術直播中,有的主播用二胡拉了一首熱播劇的曲目,用戶反響就異常熱烈,反而要是演奏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就不會有熱烈的回饋。書法直播也不能只靠一張宣紙一支筆,有的主播會為觀眾設計簽名,或者用毛筆為觀眾畫像。

這種情況下,蔡陽也會為觀眾準備雅俗共賞的經典。她表示,觀眾口味參差不齊沒關係,“喜好一定是不同的,我的使命不僅是傳承,還要去推廣。”她認為,觀眾是需要培養的,因此在直播中她會做一些導賞,讓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一些經典之作,體會到經典之美。

北京京劇院青衣演員鄭瀟曾在譚正岩的帶動下上過直播,但如今她已經有半年沒有再做直播了。

她認為,直播這種傳播形式與傳統藝術,尤其是京劇這種表演藝術還是有距離的。“直播的時候要求演員一直拿著手機,但是京劇講究演出前一定得安靜地在側幕坐著備場,做直播肯定會影響演出品質。”對於有些同事吃飯也做直播,她認為演員還是應該保存一些神秘感,才能讓觀眾更好地接受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傳統藝術直播更應該有組織有計劃,以幕後場景吸引觀眾,但又不能過分消弭神秘感,就像那些大明星直播的場景肯定都是有所訴求才會選擇,不能太隨便。”

“平臺現在能為傳統藝術做的,主要是提供一個流暢的管道,但解決不了內容問題,頂多適當説明規劃,並分析試播效果如何。傳統藝術如何借助直播獲得更好的發展,還得靠從業者自己來探索。”花椒公關負責人認為,直播無法改變傳統藝術行業的生存窘境,帶來的只是一個契機。

(北京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