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娟:巧奪天工懸空寺

巧奪天工懸空寺

涇陽 張娟

才下五臺山, 又上懸空寺。

懸空寺, 是北嶽恒山十八景中最有特色的勝景。 它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高高懸掛在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懸崖峭壁之間。 聽導遊小姐說,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太和15年(西元491年), 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了。 它雖然處於兵家必爭之地的的恒山, 卻沒有遭到破壞, 歷代還得到維修。 它是我國最大的懸空寺院, 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寺廟,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從陝西遠道而來, 是為了零距離、全方位地欣賞它美的風采。

懸空寺的美, 美在位置之險。

懸空寺原名玄空寺, 寓意道家之玄, 佛家之空。 由於它位置險峻, 寺院懸空, 後來改名懸空寺。 它高於地面60米, 最高處的三教殿高於地面90米。 歷年河床淤積, 現距地面58米。 整個寺院, 上靠危崖, 下臨深谷, 樓閣懸空, 寺門朝南。 遠遠望去, 好像一群玲瓏剔透的雕刻, 高掛在懸崖邊, 搖搖欲墜;又好像一群不可一世的雄鷹, 暫棲於峭壁上, 淩空欲飛。 寺下的岩壁上, 鬥大的“壯觀”二字赫然在目, 那是詩仙李白于盛唐開元23年(西元736年)遊覽懸空寺的墨寶。 也許是為了抒發淩雲壯志, 他情不自禁地在“壯”字右上角添了一點, 雖是畫蛇添足, 可是十分壯觀。 懸空寺列入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 名副其實。

懸空寺的美, 美在建築之奇。

一奇, 寺廟全為木質框架結構,

是國內歷史最早、保存最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 聰明的工匠, 依照力學和美學原理, 鑿岩洞為基, 插橫樑為托, 下有木柱支撐, 樑柱上下一體, 廊欄左右相連, 抗震能力很強。 我還以為, 支撐寺廟的是碗口粗的木柱。 導遊小姐卻說:“其實, 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 真正的重心在堅如鋼鐵的石岩裡。 民謠說, 懸空寺, 半天高, 三根馬尾空中吊。 ”二奇, 寺廟集中在崖壁凹下去的地方, 兩邊山崖緩解了風力, 東邊高峰遮擋了陽光, 風吹日曬對它損害不大。 三奇, 每逢暴雨傾盆, 寺頂飛流直下, 疑似銀河落天, 給這些瓊樓玉宇掛上了一排排晶瑩的水簾, 好像花果山的水簾洞, 有聲有色, 蔚為奇觀。

懸空寺的美, 美在結構之巧。

懸空寺僅有152平米面積,

可謂彈丸之地。 聰明的工匠, 審形度勢, 因地制宜, 層層疊疊, 平平仄仄, 恍若變魔術似的, 竟然蓋了40間殿閣!其種類, 有寺院、禪房、佛堂、鐘樓、鼓樓、三佛殿、三教殿、三官殿、釋迦殿、珈藍殿、雷音殿、太乙殿、關帝廟、純陽宮、千手觀音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等。 其佈局, 對稱中有變化, 分散中有聯絡, 曲折回環, 虛實相生。 其樣式, 有抬梁、平頂、斗拱。 其屋簷, 有單簷、重簷、三簷。 其屋頂, 有正脊、垂脊、戧脊。 形體的組合與空間的對比, 達到了出神入化、巧奪天工的地步。

懸空寺的美, 美在胸懷之廣。

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80多尊, 均為唐、明兩代的藝術珍品,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佛、儒、道三教, 各有各的信仰, 各有各的教義。 佛家提倡“普度眾生”, 儒家宣揚“仁者愛仁”,

道家信奉“無量度人”。 不可思議的是, 居於最高層的三教殿, 以海洋般廣闊的胸懷, 歡迎三教並存。 中央端坐佛教始祖釋迦摩尼, 慈眉善目;左邊端坐儒家大師孔子, 神態莊嚴;右邊端坐道教教主老子, 氣度豁達。 三位元教主和平共處, 友好對話, 是三教融合昇華的完美展示。 這在中國寺廟中是罕見的。

登懸空寺, 如玩雜技。 攀懸梯, 越飛棧, 過石洞, 鑽天窗, 爬屋脊, 步曲廊。 忽上忽下, 時左時右, 幾番周折, 撲朔迷離。 我這個人膽子很小, 正前行時, 忽覺眼前發黑, 兩褪發軟, 心跳加速, 血壓升高。 不敢向下看, 不敢大聲喊, 小心翼翼, 輕移碎步, 唯恐一不小心, 跌下深谷, 粉身碎骨。

出了懸空寺, 下了翠屏峰, 一顆懸空的心才落到肚子裡。 回望這座懸在半空的古寺,

讚歎之情, 油然而生。 那大膽的設計風格, 那高超的建築技巧, 那獨特的藝術魅力, 那神秘的宗教色彩, 留給後人多少真的啟迪、善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啊!

鎂光燈交錯閃爍, 遊人們紛紛拍照, 帶回美好而永恆的瞬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