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承德避暑山莊文物輾轉故宮寶蘊樓略記

寶蘊樓, 一則“中美兩國元首夫婦在故宮寶蘊樓簡短茶敘”的新華社消息, 將寶蘊樓推向廣大讀者面前。 寶蘊樓如何來歷, 她又與承德避暑山莊有什麼淵源?

寶蘊樓 圖片來源網路

寶蘊樓, 這是民國時期在故宮裡建的唯一一個大型建築。 1914年, 從熱河避暑山莊和瀋陽的故宮運來了23萬件文物, 沒有地方存放, 就蓋了一個庫房存書, 這就是寶蘊樓。

1913年(民國二年)9月, 民國政府內務部僉事、著名畫家金城建議:“仿效法國羅浮宮的先例, 將承德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遺留文物運到內務部管理的紫禁城前朝, 建立收藏、展示皇家藝術品的古物陳列所。 ”因當時故宮內廷建築群及文物尚歸遜清皇室管理, 因此內務部決定從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調運文物以供收藏展覽之用。 1914年1月, 內務部派治格(原鑲紅旗蒙古都統兼清宮護衛軍都護史)和沈國鈞赴瀋陽,

辦理盛京皇宮和避暑山莊陳設物品起運事宜。 運到北京的盛京皇宮和熱河行宮的這些文物“均經分別品類, 登記冊簿”。 然如此數量巨大, “僅編總冊, 未能精詳”。 直到1925年, 方製作完成《古物匯總目錄》。

帶有花絮性質的是, 從承德和瀋陽運到北京的文物數量巨大, 工程浩大, 但是, 由於“優待條例”的原因, 民國政府當時認為“清室寶物仍歸小朝廷所有”, 古物陳列所的文物, “就當作由清室借給民國政府陳列, 到民國政府財政好轉時, 才支付全部價錢”。 經民國政府與遜清皇室雙方“約同古玩商家逐件審定, 折中估價”, 兩地運京文物共值3511476元, “當未付價之前, 這些古物暫作皇室出借民國之用”。 末代皇帝溥儀的英籍老師莊士敦在其回憶錄《紫禁城的黃昏》中,

也提到古物陳列所展覽的文物“借用”的性質。

瀋陽和承德的文物相續運達北京後, “分置太和、中和、保和、文華、武英各殿”。 後又將昭德門與體仁閣及左右配房, 以及太和殿兩掖間, 一併改為盛京文物庫房。 1914年6月, 用美國退還庚款20萬元在武英殿以西的咸安宮舊基, 建築寶蘊樓庫房, 用來保存文物。 寶蘊樓被稱為“中國近代博物館史上第一座專門用於保存藏品的大型現代文物庫房”。

此文摘自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盛京皇宮原藏文物輾轉臺北故宮略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