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愛蒲江每週一寶——祗園寺石刻

位於壽安鎮松華社區的祗園寺

祗園寺石刻, 位於蒲江縣壽安鎮松華社區福果山。 祗園寺, 一作祇園寺, 始建于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

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清《蒲江縣誌》記載:福果山“縣北四十三裡”, 祇園寺“縣北四十三裡, 在福果山, 宋紹興辛巳建。 ”該寺廟在明代有大規模的修繕, 楊子元《蒲江縣鄉土志》雲:祗園寺“建於有明”。

清代《蒲江縣誌》關於“祗園寺”的記載

明清時期, 廟宇占地20畝, 建有戲臺、四大天王殿、千手觀音殿、孔雀殿、大成殿、關公殿、三教殿。

祗園寺以殿中塑“孔子、釋迦牟尼、老子”像, 融合儒釋道三教文化, 聞名鄉里。 楊子元《松華鎮記》記載, 祗園寺“中塑宣聖、如來、老子像, 鬚眉如生。 一升階, 便如登杏壇, 謁天竺, 過函關, 壺公縮地, 無此奇也。 萃三教鼻祖于一堂, 此元會十二萬年中第一快事。 造物者有志未逮, 而畫工能補之, 可謂想通天地、思入風雲矣。 惟三教鼻祖能現身, 不能說法, 則畫工窮也。 ”他讚歎曰:“宣聖、如來、老子生數千年前, 不圖數千年後複見於此寺中。 ”

楊子元《松華鎮記》關於“祗園寺”的記載

1996年2月, 祗園寺出土宋代石雕像二十多件,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天王像、石獅、石香爐、石塔等。 其中釋迦牟尼佛雙手於腹前結撣定印,趺坐於束腰花臺上,身著U形袈裟,神情莊嚴肅穆。 觀世音菩薩,頭戴高寶冠,身飾瓔珞,亭亭玉立,左手上舉,手執楊枝。 毗沙門天王頭戴毗盧帽,身著戰袍,結善咖趺坐,勇猛威武,雙腳各踏赤身裸體的魔鬼一個。 石塔高僅1米,塔基圓形,直徑0.31米。 7級,塔身浮雕坐佛,侍立菩薩、飛天、供養人62尊。

高的身高5釐米,矮的身高僅2釐米。 浮雕盤龍4條,雕刻精細。

1996年6月23日《中國文物報》刊載“四川蒲江縣出土一批宋代石雕像”

釋迦摩尼造像

觀音菩薩造像

毗沙門天王造像

佛塔造像

殘缺的天王(中)、菩薩(左右)頭像

今祗園寺大雄寶殿長18.9米,寬9.9米,塑1佛2弟子、地藏、孔雀明王。祈年殿,長22.4米,寬12.2米,北轉角長3.6米,寬2.3米,塑南海觀音、善財龍女。現存石刻中的石香爐、石羅漢、川主菩薩、劉訪告示碑,具有較大歷史文化價值。

石香爐三個,白砂岩石質,其一高0.2米,寬0.62米,長0.86米,雕刻花卉、鳳凰,上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題記;其一高0.16米,寬0.42米,長0.56米,雕刻雙獅;其一高0.16米,寬0.42米,長0.56米,雕刻雙羊。

石羅漢一尊,高1.12米,肩寬0.32米,胸厚0.15米,圓雕,系明代羅漢造像。

川主菩薩一尊,高0.84米,肩寬0.2米,胸厚0.07米,圓雕,頭殘,經人補塑。該造像系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蒲江信士張存良及其三子媳張九逵王氏、張九連葉氏、張九道李氏捐資雕刻。

石香爐

川主菩薩

劉訪告示碑牌一通,高1.4米,寬0.7米,厚0.15米,系嘉慶十四年(1809)蒲江知縣劉訪為嚴禁竊擾安靖地方而立。該碑右題:“嘉慶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保百牌鄰首事人等同豎,約保謝榮青,曉諭地方人等知悉”,左款:“特授四川直隸州邛州蒲江縣正堂加三級隨帶軍功加一級紀錄五次劉,為稟”。碑正文:“挾嫌妄 拏致滋事端,各宜一體凜遵,毋違特示,右諭通知。爾等鳴眾協拏連贓一併押送赴縣,以憑盡法,懲治決不姑寬。但爾等亦不得自示之後,倘再有前項,不法之徒膽敢仍前竊擾,或令幼子婦女肆行偷竊,許情據此,除呈批示外,今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該處鄉約保百牌鄰人等知悉。微嫌平民不得妄誣,未敢擅便,是以稟懇。仁天嘗給示禁,善良沾恩伏乞等,井經憑約保等妥協為有前項,被其竊擾,挨戶清查,獲有賊贓,送案稟究。至有稍斥其非,即行撤賴裝份,猥索種種,被害屈指難數,身等方中,近連送華鎮市,調戲反將事主赫索了息。更有乞丐流匪,每遇鄉間冠婚喪祭,攻門估食酒席,及山林樹等項概行偷竊,肆無忌憚,倘被捉獲,若輩反稱誣良,而無恥婦猥稱于黃熟之候,不務農事之輩,不分男婦,無論芋豆麥果蔬菜,田內稻穀稻草,以天春來播種,原防乾旱,禾不爭榮,秋成收穫唯恐不登豐稔,小民實盡辛勤,至嘉慶十四年七月初一日據華慶鄉民等呈稱,緣蟻竊思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懇禁以靖地方事。”

劉訪告示碑(圖版:甯安智)

據《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記載,劉訪系陝西漢中府城固縣舉人,嘉慶十二年(1807)二月掣簽補蒲江縣知縣缺,時年五十八歲。劉訪告示碑立于嘉慶十四年(1809),可糾正今《蒲江縣誌》關於劉訪嘉慶十三年(1808)離任蒲江之誤。嘉慶年元年(1796),湖北、四川、陝西等省爆發白蓮教起義,至嘉慶九年(1804)起義被鎮壓。四川地區為這次起義的中心,全川各地“啯嚕子”廣泛參與到起義軍中。“啯嚕子”,本指蹲在地上聚賭的人,泛指賭徒,往往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時時參與偷盜。清廷為鎮壓起義,令各縣建立鄉支保制度,鄉下設支,支下設保,保下設甲,甲下設牌。劉訪告示碑中的“保百牌鄰”即為這一時期地方管理制度的稱謂。嘉慶十四年(1809)的蒲江,雖然白蓮教起義已經平息,但地方“啯嚕子”的活動不時出現。劉訪告示碑,要求 “協拏”竊擾地方的不法之徒,則是白蓮教起義餘波在四川地方鄉村的一個民情縮影。

蒲江自先秦古蜀文明時期,就有生產井鹽的歷史。大概,祗園寺早期石刻文化的出現與蒲江井鹽的生產密切相關。自漢唐至宋元,境內鹽井著稱者,有金釜、金絲、琉璃、八卦、大王井、茅池、小王井、百家井等“八井”。清代《蒲江縣誌》雲:“小王井,縣北四十三裡,在祇園寺內。”蒲江境內的鹽井開發,往往與佛教文化錯綜複雜地交融一起。祇園是“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系印度佛教聖地之一。相傳,釋迦牟尼成道後,憍薩羅國的“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黃金購置舍衛城南祇陀太子園地,建築精舍請釋迦說法,祇陀太子奉獻園內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此為蒲江祗園寺得名的緣由。

佛祖祇園講法圖

以儒家為主體的儒釋道三教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文化現象,充分體現中華文明之源遠流長與精深博大。宋代祗園寺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明代塑三教創始人孔子、釋迦牟尼、老子像于一殿堂,今存佛祖、觀音、羅漢、石香爐、川主菩薩、劉訪告示碑,均可管窺蒲江歷史人文之多姿多彩。

1999年11月1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祗園寺石刻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祗園寺南海觀音像

觀音菩薩造像

毗沙門天王造像

佛塔造像

殘缺的天王(中)、菩薩(左右)頭像

今祗園寺大雄寶殿長18.9米,寬9.9米,塑1佛2弟子、地藏、孔雀明王。祈年殿,長22.4米,寬12.2米,北轉角長3.6米,寬2.3米,塑南海觀音、善財龍女。現存石刻中的石香爐、石羅漢、川主菩薩、劉訪告示碑,具有較大歷史文化價值。

石香爐三個,白砂岩石質,其一高0.2米,寬0.62米,長0.86米,雕刻花卉、鳳凰,上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題記;其一高0.16米,寬0.42米,長0.56米,雕刻雙獅;其一高0.16米,寬0.42米,長0.56米,雕刻雙羊。

石羅漢一尊,高1.12米,肩寬0.32米,胸厚0.15米,圓雕,系明代羅漢造像。

川主菩薩一尊,高0.84米,肩寬0.2米,胸厚0.07米,圓雕,頭殘,經人補塑。該造像系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蒲江信士張存良及其三子媳張九逵王氏、張九連葉氏、張九道李氏捐資雕刻。

石香爐

川主菩薩

劉訪告示碑牌一通,高1.4米,寬0.7米,厚0.15米,系嘉慶十四年(1809)蒲江知縣劉訪為嚴禁竊擾安靖地方而立。該碑右題:“嘉慶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保百牌鄰首事人等同豎,約保謝榮青,曉諭地方人等知悉”,左款:“特授四川直隸州邛州蒲江縣正堂加三級隨帶軍功加一級紀錄五次劉,為稟”。碑正文:“挾嫌妄 拏致滋事端,各宜一體凜遵,毋違特示,右諭通知。爾等鳴眾協拏連贓一併押送赴縣,以憑盡法,懲治決不姑寬。但爾等亦不得自示之後,倘再有前項,不法之徒膽敢仍前竊擾,或令幼子婦女肆行偷竊,許情據此,除呈批示外,今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該處鄉約保百牌鄰人等知悉。微嫌平民不得妄誣,未敢擅便,是以稟懇。仁天嘗給示禁,善良沾恩伏乞等,井經憑約保等妥協為有前項,被其竊擾,挨戶清查,獲有賊贓,送案稟究。至有稍斥其非,即行撤賴裝份,猥索種種,被害屈指難數,身等方中,近連送華鎮市,調戲反將事主赫索了息。更有乞丐流匪,每遇鄉間冠婚喪祭,攻門估食酒席,及山林樹等項概行偷竊,肆無忌憚,倘被捉獲,若輩反稱誣良,而無恥婦猥稱于黃熟之候,不務農事之輩,不分男婦,無論芋豆麥果蔬菜,田內稻穀稻草,以天春來播種,原防乾旱,禾不爭榮,秋成收穫唯恐不登豐稔,小民實盡辛勤,至嘉慶十四年七月初一日據華慶鄉民等呈稱,緣蟻竊思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懇禁以靖地方事。”

劉訪告示碑(圖版:甯安智)

據《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記載,劉訪系陝西漢中府城固縣舉人,嘉慶十二年(1807)二月掣簽補蒲江縣知縣缺,時年五十八歲。劉訪告示碑立于嘉慶十四年(1809),可糾正今《蒲江縣誌》關於劉訪嘉慶十三年(1808)離任蒲江之誤。嘉慶年元年(1796),湖北、四川、陝西等省爆發白蓮教起義,至嘉慶九年(1804)起義被鎮壓。四川地區為這次起義的中心,全川各地“啯嚕子”廣泛參與到起義軍中。“啯嚕子”,本指蹲在地上聚賭的人,泛指賭徒,往往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時時參與偷盜。清廷為鎮壓起義,令各縣建立鄉支保制度,鄉下設支,支下設保,保下設甲,甲下設牌。劉訪告示碑中的“保百牌鄰”即為這一時期地方管理制度的稱謂。嘉慶十四年(1809)的蒲江,雖然白蓮教起義已經平息,但地方“啯嚕子”的活動不時出現。劉訪告示碑,要求 “協拏”竊擾地方的不法之徒,則是白蓮教起義餘波在四川地方鄉村的一個民情縮影。

蒲江自先秦古蜀文明時期,就有生產井鹽的歷史。大概,祗園寺早期石刻文化的出現與蒲江井鹽的生產密切相關。自漢唐至宋元,境內鹽井著稱者,有金釜、金絲、琉璃、八卦、大王井、茅池、小王井、百家井等“八井”。清代《蒲江縣誌》雲:“小王井,縣北四十三裡,在祇園寺內。”蒲江境內的鹽井開發,往往與佛教文化錯綜複雜地交融一起。祇園是“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系印度佛教聖地之一。相傳,釋迦牟尼成道後,憍薩羅國的“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黃金購置舍衛城南祇陀太子園地,建築精舍請釋迦說法,祇陀太子奉獻園內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此為蒲江祗園寺得名的緣由。

佛祖祇園講法圖

以儒家為主體的儒釋道三教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文化現象,充分體現中華文明之源遠流長與精深博大。宋代祗園寺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明代塑三教創始人孔子、釋迦牟尼、老子像于一殿堂,今存佛祖、觀音、羅漢、石香爐、川主菩薩、劉訪告示碑,均可管窺蒲江歷史人文之多姿多彩。

1999年11月1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祗園寺石刻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祗園寺南海觀音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