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小農生活|李梅:靈台堆貼畫的“復興”者

七片葉、六根莖、五朵花, 安靜地沉睡在白色的圓盤裡, 綠的明淨, 紅的搖曳, 一盤仙客來似乎沁出著微微的幽香。 3月8日, 記者看見一幅用布和黏膠粘貼而成的堆貼畫作品《仙客來》,

其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讓人歎為觀止。 雖然是一幅看似簡單的花卉, 但李梅要用整整一周時間才能完成。

1988年, 21歲的李梅高中畢業後考入靈台縣百貨公司上班, 後因國企改制下崗。 為了生計, 她擺過地攤, 自學電腦開過列印店, 做過導遊, 算得上是靈台赫赫有名的女“創客”。 2014年5月, 李梅和幾位好友到縣博物館參觀, 頓時被博物館收藏的幾幅清代堆貼畫吸引住了。 “不管是人物還是花鳥, 每幅都很精緻, 透著一股靈氣, 誰能想到用布可以搭配出這麼富有立體感藝術作品?真是一個奇跡!”於是, 她決定嘗試製作堆貼畫。

剛開始製作, 可參考借鑒的東西很少, 一切幾乎從零開始。 有點美術基礎的李梅相信自己可以讓堆貼畫藝術重新“蘇醒”。

她首先從畫面佈局、布料特性和用膠等方面入手, 向做手工製作的朋友請教, 狀態漸入佳境。 為了找到適合的布料和粘合劑, 她從網上購置了大量材料反複試做、對比。 經過兩個多月的探索, 終於摸索出一套製作堆貼畫的流程, 第一件作品《仕女圖》得以完工。

李梅對堆貼畫入了迷, 她不停創作、體驗, 技法越來越成熟, 但她總覺得自己的作品還有提升的空間, 為提高美術功底, 她還在網上報了工筆劃培訓班。 有一次, 她抓住市婦聯組織赴清華大學培訓的機會, 有幸參觀了北京婦女手工編織基地, 取材豐富、形態逼真的滕氏布糊畫打開了她創作的靈感, 她汲取了布糊畫創作的精華,

在用料和上色上做了一些改進, 創新性地把絲網花製作技藝和中國結編織元素運用到堆貼畫中, 使堆貼畫的創作水準和觀賞性更進一步。

經過不懈努力, 她所做的花鳥魚蟲、人物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 省婦聯搭建的“隴原巧手”平臺將她的作品推上網路, 為堆貼畫遠銷省外打開了一扇窗戶。

“堆貼畫的特點就是立體感強, 色彩豐富, 既有工筆劃的細膩, 又有浮雕的立體感, 全部是用膠將布料粘連起來, 不用一針一線。 ”為了將這種獨特而珍貴的技藝傳承下去, 李梅還開設了培訓班, 免費教當地婦女製作。

“每當心情煩躁的時候, 一做起堆貼畫, 整個靈魂就會安穩了下來。 ”李梅告訴記者, 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將靈台堆貼畫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

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堆貼畫製作中來, 在傳承中創新, 在創新中傳承這一古老的手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