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故宮暢音閣:看戲規矩有講究,上天入地演出神魔大戲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 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外東路的甯壽宮區域建造了一座巍峨的三層大戲臺, 總高20.71米, 建造時間長達5年。 最下層台有12柱, 面闊210平方米, 相當於9個普通戲臺, 由下至上戲臺面積依次遞減, 是紫禁城內現存唯一一座三層戲臺, 1949年後作為重要文物保留, 只能看不能用。

2017年9月, 修繕一新的故宮暢音閣傳來了久違的音樂, 一曲委婉華美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 令沉寂100多年的古戲樓仿佛一夜之間被喚醒, 提醒世人不要忘記它的熱鬧過往。

清代皇帝在哪看戲

乾隆皇帝愛好廣泛, 能品鑒詩書, 能鑒賞文玩, 對戲曲更是熱衷, 砸鉅資在皇家宮苑修建了各種戲樓戲臺, 其中熱河避暑山莊的清音閣(被毀), 故宮甯壽宮的暢音閣和壽安宮戲臺都是三層大戲臺;重華宮戲臺, 長春宮戲臺是中等戲臺;漱芳齋內的風雅存、甯壽宮室內倦勤齋是小型戲臺。 頤和園的德和園三層大戲臺修建於光緒時期,

資歷最淺。 各種規格的戲臺功能界定清晰:小戲臺演宴戲、八角鼓、岔鼓、太平鼓、雜耍和戲曲清唱, 中等戲臺承辦一般劇情戲, 三層大戲臺則上演大型神鬼戲曲。

乾隆皇帝在暢音閣看戲機會很少, 經常看戲的地方是漱芳齋。 漱芳齋室內的風雅存小戲臺全用木質, 四角攢尖頂, 面寬3.7米, 進深3.4米, 頂高2.2米, 台後過道僅留1米寬。 戲臺對面有一暖閣, 供皇帝觀劇時坐。 乾隆皇帝本人極愛演唱, 又不便登臺, 就在自己室內建築一座小戲臺, 命內侍陪演, 他嗓音極低夠不上昆弋宮調, 就自創一調, 半白半唱, 親貴們稱之禦制腔。 乾隆朝後期, 遇有大節如元旦、萬壽等才在暢音閣看戲。 遺憾的是乾隆時期的暢音閣觀演記錄現已不存。

《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 清乾隆, 縱219釐米 橫285釐米, 現藏故宮博物院, 描繪乾隆帝生母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慶典盛況。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乾隆帝于慈甯宮為母親慶賀八旬壽辰, 圖繪場景定格在彩衣躬舞、捧觴上壽之後

嘉慶、道光、咸豐年間, 皇家看戲以圓明園中的同樂園(咸豐十年毀於兵患)為主, 逢大典才在暢音閣演戲。 暢音閣最熱鬧的時候, 是慈禧太后當政時期。 不論是住在儲秀宮還是住在甯壽宮的樂壽堂, 節日裡, 慈禧總是到暢音閣看戲, 並由皇帝、後妃、命婦以及王公大臣陪同。

清代誰能在暢音閣演戲

歷史上清代皇室都給予戲曲不同程度的關注, 順治帝派人創作修改新式劇本, 康熙下令成立了宮廷戲劇管理機構, 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雍正帝也在圓明園蓋了一座休閒娛樂用的三層大戲臺——同樂園清音閣, 幾代人觀劇習慣的積累, 讓乾隆帝自小就對戲曲充滿好感, 繼位後他多次南巡, 主要興趣是欣賞南方戲曲, 接駕官員組合了一台又一台名伶優秀劇碼會演。

皇帝接觸到繁盛的民間戲曲流派, 必然不再滿足于尚在幼年的宮廷戲劇規模, 決心建立一支更為龐大的皇家劇團。

暢音閣戲臺內部結構複雜, 位於底層的壽台是演員的主要表演場地

乾隆時期的皇家劇團由南府和景山構成。 南府又劃分六部,除錢糧處屬於後勤行政部門外,其他都屬於戲劇和音樂專科,分別教授戲曲表演和鑼鼓伴奏。武打及翻跟鬥在乾隆時期是專門的學科,宮內專門從事翻筋斗供演出使用的人就多達100人。南府位於西苑門以南,以前是吳三桂世子、額駙吳應熊的府邸。宮內的學藝太監稱內學,遴選的民間學藝子弟稱為外學。景山由康熙南巡時期所帶回的江南伶人組成,這些外學演員不能與太監同居,遂安置在景山內垣西北的百余件連房中,俗稱蘇州巷。景山規模小於南府,也有獨立的錢糧處。

南府和景山兩處演員加上民間教習,人數超過3000人,是清代宮廷伶人數量的最高峰。景山和南府各設總管一名,官七品,月銀五兩,米五斛,公費銀一兩。兩處學生一切費用都由朝廷負責,按月支取,每年耗費白銀九千兩,財大氣粗的乾隆帝辦藝校果然不計成本。

不過僅僅到了嘉慶朝,由於國庫空虛,宮廷演藝人數迅速被裁減為700人左右。摳門的道光皇帝不光裁減了宮內演員的數量,還乾脆撤掉了景山的編制,改南府為升平署,撤銷所有外學演員,只留百名左右的內學太監伶人,規模不及乾隆時期的1/10。升平署時代不存在外學,都是太監演戲。

慈禧身邊有專門的太監戲班,稱為本宮太監,可以隨時在長春宮唱戲,不必興師動眾傳升平署,太后隨時過足戲癮。宮中正式演出卻不限於太監劇團,而是引入外學名伶當主角。光緒十九年(1893)六月,升平署上書說:原來內學戲班和外學名角演員單獨進宮承應,已經不能滿足皇帝太后的觀劇要求。此後,民間戲班開始整班進宮演出。以光緒二十二年(1896)“差事檔”統計,四喜、玉成、承慶、同春、寶勝和、義順和、福壽等班社總共在紫禁城和頤和園演出近 50場戲。每次賞銀多為400餘兩,最少也有300多兩。全年觀看外班的花銷不少於2萬兩白銀。

清宮戲班升平署演出用的行頭

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和小德張都可以粉墨登場,與宮外名家搭戲。小德張白天當差,晚上還要練私功,每天只睡3個小時,苦練3年,學會了武生的全套功夫,甚至可以做到楊小樓的獨門絕技“七步到”。在宮內當過伶人太監的耿進喜說,自己15歲那年,宮中成立普天同慶科班,他被派去學戲,跟楊隆壽學武生,跟王桂官學小生。學成後每年正月在暢音閣唱戲,冬日在豐澤園唱。太監學戲多半是被逼的,“這些事不是出於志願的,人家硬逼著學,單是拔腿筋一件事就夠苦了。練不好,管這件事的大太監對你非打即罵。到後來宮裡的戲班子也能演戲了”。這些伶人太監許多師出名家,演美猴王的楊月樓給講《鐵籠山》,小叫天兒譚鑫培教《四郎探母》,民國後,有太監還下海專門唱花臉去了,不過在行內多遭人排擠。

古代宮廷看戲的慣例

清代皇室不光看個熱鬧,還認真挑刺兒。除畫作外,乾隆看戲的文字資料如今並無留存,可參考的只有距離今人最近的慈禧觀戲時的情況,一般是在宮中的小戲臺,所演多文戲如《捉放曹》《定軍山》。光緒十年十月自初五起,長春宮就日日演戲,近支王公、內府諸公都被邀同賞。連續幾日,長春宮的戲都演到晚上八時才結束。

紫禁城內的皇帝觀戲寶座

古裝劇裡常演,太后皇帝皇后看戲都在院子裡排排坐,依照身份排位,太后是場地票,皇帝VIP票,以此類推,不受寵的妃子坐在犄角旮旯,是最低價的打折票。但據翁同龢日記中記載,宮裡演戲時,院子裡其實是空的,暢音閣院子東西廊上有一間一間的屋子,八間或是十間,聽戲的皇族和大臣都在各自房間。五間大房中,前沿炕上是他們聽戲的位置。太后占一間,皇帝占一間,皇后占一間,再就是妃嬪們、各府的福晉有需要的在另兩間裡,另外太后需要叫誰來,誰就臨時來看一場。皇家看戲都坐小包間,氣氛也比較肅靜,沒人叫好。太后賞一回東西得在座位上磕一回頭,末了賞緞子,賞古玩,還得上院子裡磕三個頭謝賞。

宮中每次開戲,升平署要事先給皇太后和皇帝呈上一份奏本,裡面寫了當日開戲的時間、地點、演出劇碼,演出順序,演員扮演的角色,跟我們今天在劇場看戲領到的演出介紹差不多。不過冊子後面還多了一份劇本,從頭到尾的唱詞和念白都寫得很清楚。奏本常放在殿前的案幾上,稱為安殿本。每次演出慈禧都會按劇本對照每位元演員的表演和唱詞,稍有差錯便會體現在當日的恩賞記錄中,開演時太後坐在戲樓中仔細推敲,終日無倦色。在民間演戲隨性慣了的孫菊仙雖然唱功出色,有時卻不按套路,唱詞也會少唱改編,慈禧曾嚴厲斥責過他這種懶散作風。宮中演戲,演員必須剃頭裝扮,不准發胖、不准穿尖鞋,勾臉不准粗拉,前臺後臺不准喧嚷、不准大岔站當中,必須小八字。如有不尊者,拉下臺就打。

故宮暢音閣戲臺閱是樓內慈禧看戲時的寶座,她有時認真挑刺兒,有時卻自在輕鬆,甚至在演出時睡上一覺

不過據太監回憶,太后看戲也不都全神貫注,有時候坐炕上,有時候坐在椅子上,也有溜溜達達站一會兒或是打後門出去遛個彎,或是睡會兒覺,但是臺上照常唱,打早上唱到晚。皇后跟各宮主位們還有格格、大奶奶、各府裡福晉們都在東邊拐角屋裡,也有跟太后這兒站著的時候,也有隨便找地方坐會兒,只要太后瞧不見的地方哪兒都能坐著。夏天也有在廊簷下站著的時候,要是好戲一上來,那廊簷底下擠一大堆,宮女什麼的都在那兒聽。

宮內演出名伶雲集,一場戲裡有名有唱詞角色的扮演者都是一等一的大腕兒。卡司如譚鑫培、楊小樓、陳德霖、王瑤卿這樣的自然是唱主角兒,如孫菊仙、鮑福山只能唱二流角色,但隨便一個名字拿到宮外的戲院,都可以獨挑大樑,這樣的陣容,只有皇家有能力召集。

慈禧對寵愛的伶人從不吝嗇。光緒朝時局每況愈下,譚鑫培、楊小樓等這樣外學名伶在宮內拿到的賞銀卻節節攀升,最初以8兩為基本數,光緒二十年(1894)後,達到四五十兩,也曾有60兩的天價薪酬。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外學教習的月工資只有二兩錢糧米,白米十口,公費製錢一串。除了花真金白銀打賞“愛豆”,還各種恩賜體恤,賜名字、賞禦膳、賞遊園、病了賞藥,嫁女賞嫁妝。

在內廷演戲,對伶人從藝經歷也是一種鍍金,常常名利雙收。光緒十九年(1893),46歲的譚鑫培已經名噪京城,其時他在戲院的演出費每日不過20至40吊,堂會收入不過10兩,至宣統初年,譚鑫培的身價已升至150吊至200吊,堂會則是二三百兩之多。十幾年間身價翻了幾倍,譚鑫培靠的就是“內廷供奉”的履歷。

民國時期,西方舞臺正式傳入中國,如上海的蘭心大劇院,前臺成為半圓弧形,梅蘭芳說:“這樣的新式舞臺跟那種照例有兩根柱子擋住觀眾視線的舊式四方形戲臺一比,新的光明舒適,條件好太多了。”相比之下,即使如暢音閣這樣極力追求舞美寫實的大戲樓,也不免簡陋。不過在西方劇場裡看客正襟危坐,靜默觀戲,卻少了份熱鬧和熟絡。

南府又劃分六部,除錢糧處屬於後勤行政部門外,其他都屬於戲劇和音樂專科,分別教授戲曲表演和鑼鼓伴奏。武打及翻跟鬥在乾隆時期是專門的學科,宮內專門從事翻筋斗供演出使用的人就多達100人。南府位於西苑門以南,以前是吳三桂世子、額駙吳應熊的府邸。宮內的學藝太監稱內學,遴選的民間學藝子弟稱為外學。景山由康熙南巡時期所帶回的江南伶人組成,這些外學演員不能與太監同居,遂安置在景山內垣西北的百余件連房中,俗稱蘇州巷。景山規模小於南府,也有獨立的錢糧處。

南府和景山兩處演員加上民間教習,人數超過3000人,是清代宮廷伶人數量的最高峰。景山和南府各設總管一名,官七品,月銀五兩,米五斛,公費銀一兩。兩處學生一切費用都由朝廷負責,按月支取,每年耗費白銀九千兩,財大氣粗的乾隆帝辦藝校果然不計成本。

不過僅僅到了嘉慶朝,由於國庫空虛,宮廷演藝人數迅速被裁減為700人左右。摳門的道光皇帝不光裁減了宮內演員的數量,還乾脆撤掉了景山的編制,改南府為升平署,撤銷所有外學演員,只留百名左右的內學太監伶人,規模不及乾隆時期的1/10。升平署時代不存在外學,都是太監演戲。

慈禧身邊有專門的太監戲班,稱為本宮太監,可以隨時在長春宮唱戲,不必興師動眾傳升平署,太后隨時過足戲癮。宮中正式演出卻不限於太監劇團,而是引入外學名伶當主角。光緒十九年(1893)六月,升平署上書說:原來內學戲班和外學名角演員單獨進宮承應,已經不能滿足皇帝太后的觀劇要求。此後,民間戲班開始整班進宮演出。以光緒二十二年(1896)“差事檔”統計,四喜、玉成、承慶、同春、寶勝和、義順和、福壽等班社總共在紫禁城和頤和園演出近 50場戲。每次賞銀多為400餘兩,最少也有300多兩。全年觀看外班的花銷不少於2萬兩白銀。

清宮戲班升平署演出用的行頭

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和小德張都可以粉墨登場,與宮外名家搭戲。小德張白天當差,晚上還要練私功,每天只睡3個小時,苦練3年,學會了武生的全套功夫,甚至可以做到楊小樓的獨門絕技“七步到”。在宮內當過伶人太監的耿進喜說,自己15歲那年,宮中成立普天同慶科班,他被派去學戲,跟楊隆壽學武生,跟王桂官學小生。學成後每年正月在暢音閣唱戲,冬日在豐澤園唱。太監學戲多半是被逼的,“這些事不是出於志願的,人家硬逼著學,單是拔腿筋一件事就夠苦了。練不好,管這件事的大太監對你非打即罵。到後來宮裡的戲班子也能演戲了”。這些伶人太監許多師出名家,演美猴王的楊月樓給講《鐵籠山》,小叫天兒譚鑫培教《四郎探母》,民國後,有太監還下海專門唱花臉去了,不過在行內多遭人排擠。

古代宮廷看戲的慣例

清代皇室不光看個熱鬧,還認真挑刺兒。除畫作外,乾隆看戲的文字資料如今並無留存,可參考的只有距離今人最近的慈禧觀戲時的情況,一般是在宮中的小戲臺,所演多文戲如《捉放曹》《定軍山》。光緒十年十月自初五起,長春宮就日日演戲,近支王公、內府諸公都被邀同賞。連續幾日,長春宮的戲都演到晚上八時才結束。

紫禁城內的皇帝觀戲寶座

古裝劇裡常演,太后皇帝皇后看戲都在院子裡排排坐,依照身份排位,太后是場地票,皇帝VIP票,以此類推,不受寵的妃子坐在犄角旮旯,是最低價的打折票。但據翁同龢日記中記載,宮裡演戲時,院子裡其實是空的,暢音閣院子東西廊上有一間一間的屋子,八間或是十間,聽戲的皇族和大臣都在各自房間。五間大房中,前沿炕上是他們聽戲的位置。太后占一間,皇帝占一間,皇后占一間,再就是妃嬪們、各府的福晉有需要的在另兩間裡,另外太后需要叫誰來,誰就臨時來看一場。皇家看戲都坐小包間,氣氛也比較肅靜,沒人叫好。太后賞一回東西得在座位上磕一回頭,末了賞緞子,賞古玩,還得上院子裡磕三個頭謝賞。

宮中每次開戲,升平署要事先給皇太后和皇帝呈上一份奏本,裡面寫了當日開戲的時間、地點、演出劇碼,演出順序,演員扮演的角色,跟我們今天在劇場看戲領到的演出介紹差不多。不過冊子後面還多了一份劇本,從頭到尾的唱詞和念白都寫得很清楚。奏本常放在殿前的案幾上,稱為安殿本。每次演出慈禧都會按劇本對照每位元演員的表演和唱詞,稍有差錯便會體現在當日的恩賞記錄中,開演時太後坐在戲樓中仔細推敲,終日無倦色。在民間演戲隨性慣了的孫菊仙雖然唱功出色,有時卻不按套路,唱詞也會少唱改編,慈禧曾嚴厲斥責過他這種懶散作風。宮中演戲,演員必須剃頭裝扮,不准發胖、不准穿尖鞋,勾臉不准粗拉,前臺後臺不准喧嚷、不准大岔站當中,必須小八字。如有不尊者,拉下臺就打。

故宮暢音閣戲臺閱是樓內慈禧看戲時的寶座,她有時認真挑刺兒,有時卻自在輕鬆,甚至在演出時睡上一覺

不過據太監回憶,太后看戲也不都全神貫注,有時候坐炕上,有時候坐在椅子上,也有溜溜達達站一會兒或是打後門出去遛個彎,或是睡會兒覺,但是臺上照常唱,打早上唱到晚。皇后跟各宮主位們還有格格、大奶奶、各府裡福晉們都在東邊拐角屋裡,也有跟太后這兒站著的時候,也有隨便找地方坐會兒,只要太后瞧不見的地方哪兒都能坐著。夏天也有在廊簷下站著的時候,要是好戲一上來,那廊簷底下擠一大堆,宮女什麼的都在那兒聽。

宮內演出名伶雲集,一場戲裡有名有唱詞角色的扮演者都是一等一的大腕兒。卡司如譚鑫培、楊小樓、陳德霖、王瑤卿這樣的自然是唱主角兒,如孫菊仙、鮑福山只能唱二流角色,但隨便一個名字拿到宮外的戲院,都可以獨挑大樑,這樣的陣容,只有皇家有能力召集。

慈禧對寵愛的伶人從不吝嗇。光緒朝時局每況愈下,譚鑫培、楊小樓等這樣外學名伶在宮內拿到的賞銀卻節節攀升,最初以8兩為基本數,光緒二十年(1894)後,達到四五十兩,也曾有60兩的天價薪酬。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外學教習的月工資只有二兩錢糧米,白米十口,公費製錢一串。除了花真金白銀打賞“愛豆”,還各種恩賜體恤,賜名字、賞禦膳、賞遊園、病了賞藥,嫁女賞嫁妝。

在內廷演戲,對伶人從藝經歷也是一種鍍金,常常名利雙收。光緒十九年(1893),46歲的譚鑫培已經名噪京城,其時他在戲院的演出費每日不過20至40吊,堂會收入不過10兩,至宣統初年,譚鑫培的身價已升至150吊至200吊,堂會則是二三百兩之多。十幾年間身價翻了幾倍,譚鑫培靠的就是“內廷供奉”的履歷。

民國時期,西方舞臺正式傳入中國,如上海的蘭心大劇院,前臺成為半圓弧形,梅蘭芳說:“這樣的新式舞臺跟那種照例有兩根柱子擋住觀眾視線的舊式四方形戲臺一比,新的光明舒適,條件好太多了。”相比之下,即使如暢音閣這樣極力追求舞美寫實的大戲樓,也不免簡陋。不過在西方劇場裡看客正襟危坐,靜默觀戲,卻少了份熱鬧和熟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