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因為打賭做了一本世界現象級圖書,沒想到暢銷50年

1951年11月, 一位年逾花甲的英國老人休·比佛在一次狩獵中失手, 與一隻金鴴擦肩而過。

錯失獵物的比佛憤憤不平, 抱怨說都是因為金鴴是歐洲飛得最快的鳥。 但是他的朋友卻不贊同他的說法, 比佛為了證明自己, 到處翻書想要找到鐵證支持自己的觀點。 可是他翻遍了所有能找的書都沒有找到相關的內容……

不要小看倔老頭兒的智慧和憤怒!比佛最後決定自己做一本書!專門記錄這樣的“世界之最”, 這本書就是後來暢銷全球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

可是為什麼要叫“吉尼斯”而不是“比佛”世界紀錄大全呢?

因為比佛當時在一家公司任執行董事, 這家公司的名字就是“吉尼斯”(Guinness)。

看到這裡, 喜歡喝酒的朋友有沒有覺得眼熟呢??

因為在大大小小的酒吧, 你應該都能見到下面這個logo……

如果你還是聯想不到, 那麼你也許聽過下面這個名字:

健力士

沒錯, “吉尼斯” 世界紀錄的創始人就是那個英國著名的黑啤品牌, 健力士!(所以說, 翻譯的統一是多麼的重要啊)

第一次想證明自己不成, 比佛很快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當他打賭說金鴴是歐洲飛得最快的鳥時, 沒人相信他的話, 而且有人認為歐洲飛得最快的應該是紅松雞……

比佛當時就意識到, 這樣的賭局在酒桌上是常有的事, 可是打賭的人往往都缺少一個官方的證明, 來驗證和支持自己的說法, 所以如果能有這樣一本書記錄著所有可以用來打賭的“世界之最”, 可以驗證賭局的結果, 那麼是不是大家喝起酒來更帶勁兒, 說不定能賣出更多的酒呢?

比佛經人介紹找到了一對開資料收集站的兄弟——諾裡斯和羅斯·麥克沃特(Norris &Ross McWhirter)。

在今天看來, 兄弟倆就像兩個有著豐富冷知識且有著極強資料搜集能力的微信小編……

1954年8月, 比佛和兄弟倆正式見面, 確定了合作《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想法, 之後麥克沃特兄弟二人就在倫敦艦隊街(Fleet Street)的小小工作室裡開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編撰工作。

說到這裡講句題外話,

兄弟倆的事務所開在艦隊街107號。 艦隊街曾是英國著名的“新聞一條街”“英國報紙的老家”, 從16世紀開始就有出版和印刷廠在此駐紮。 18世紀初這裡誕生了英國的第一份報紙《每日新聞》(Daily Courant), 這之後艦隊街上陸陸續續開辦了超過100多份報紙, 包括我們熟悉的《泰晤士報》《太陽報》《衛報》《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等等, 即使現在艦隊街上的最後一家報社“路透社”已經從艦隊街搬走, “艦隊街”仍然是英國媒體的代稱。

我猜就是在這個每天成千上萬新聞與資訊交錯而過的街道上, 兄弟倆才有機會從中抓住最前沿的資訊, 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紀錄》。

1955年8月, 世界上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紀錄》正式出版, 當年就登上了英國的耶誕節暢銷榜。

為了行銷和推廣, 比佛還拿出了1000冊白白送人!看到這裡, 我仿佛能聽見比佛的心聲……

第二年, 《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次在美國上市, 第一年就賣掉了70000冊, 成為了超級暢銷書。 這之後, 《吉尼斯世界紀錄》幾乎每年都會推出增訂版, 到現在為止共出版了60多本, 它被譯成20多種語言, 在70多個國家發行出版, 到目前為止賣出了上億冊, 成為了世界出版史上現象級的圖書。

《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成功和比佛的奇想分不開, 而真正成就《吉尼斯世界紀錄》權威地位的是羅斯和諾裡斯兩兄弟。

對於“世界之最”這類資訊收集類圖書來說, 資料資訊的數量、新鮮和新奇程度是首位的。 《吉尼斯》之所以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就在於, 在此之前甚至在此之後也沒有人能搜集整理出如此巨量的資訊條目。

當時世界上最胖的雙胞胎,Billy Leon and Benny Loyd McCrary

最近有朋友問說,他“所學的專業和職業規劃相去甚遠”,所以有些迷茫。雖然我承認,從你的專業判斷你對某一類圖書的瞭解確實是一個非常省力而有效的辦法,但不得不說,這世上總是存在著那些將自己愛好的領域鑽研至極致,從而超越了所謂專業的限制從事自己心儀職業的案例。

那麼,有著類似困惑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羅斯和諾裡斯的故事,這兩個人可謂將愛好變為職業的典型。

羅斯和諾裡斯的父親是報紙編輯,兩兄弟從小就喜歡看報紙上刊登的各種“世界之最”。和那些只是看看的人不同,兩人有意識地搜集和整理這些資料,把它們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做成紀錄裝訂成冊(這就是兩人編輯意識覺醒的時刻吧)。

作為編輯,兩兄弟是極為敬業的,吉尼斯辦公室共有50名編輯,每天從4000多封來信中甄選出有價值的申報紀錄,並親自驗證真實性,方才能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兄弟倆自從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紀錄》開始,一直共同主持紀錄的編輯工作,直到羅斯1975年遭到愛爾蘭共和軍的暗殺。儘管兄弟的去世讓諾裡斯悲痛欲絕,諾裡斯還是堅持著這份兄弟倆共同的愛好和事業直到1996年。

做稿子的時候,讀到羅斯被暗殺的資料,讀著讀著不禁流出了眼淚。他們不僅是兄弟,更是幾十年共同達成夢想的合作夥伴。他們童年時一起趴在地板上剪報紙做簡報,成年後一起遊遍世界去尋找和求證收到的紀錄登記,一路搭檔,默契如初…… 他們甚至還會一起琢磨創造新的紀錄……

真的難以想像,失去羅斯之後,諾裡斯一個人的工作會有多麼的孤獨,那些過去一起去發現的歡樂、為了內容甄選而起的爭執大概會時常回蕩在他身邊吧,不怪他會說“這不是一個人死去,而是兩個人”。

羅斯和諾裡斯兩兄弟與1970年認證的世界最高的男人Don Koehler(2.48米高)

兩兄弟不但編寫了一本暢銷全世界的書,更留下了一套名為“吉尼斯”的認證體系,“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成就了無數平凡人的人生,和羅斯、諾裡斯兄弟兩人一樣,他們也伴隨著《吉尼斯世界紀錄》流傳後世。

當時世界上最胖的雙胞胎,Billy Leon and Benny Loyd McCrary

最近有朋友問說,他“所學的專業和職業規劃相去甚遠”,所以有些迷茫。雖然我承認,從你的專業判斷你對某一類圖書的瞭解確實是一個非常省力而有效的辦法,但不得不說,這世上總是存在著那些將自己愛好的領域鑽研至極致,從而超越了所謂專業的限制從事自己心儀職業的案例。

那麼,有著類似困惑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羅斯和諾裡斯的故事,這兩個人可謂將愛好變為職業的典型。

羅斯和諾裡斯的父親是報紙編輯,兩兄弟從小就喜歡看報紙上刊登的各種“世界之最”。和那些只是看看的人不同,兩人有意識地搜集和整理這些資料,把它們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做成紀錄裝訂成冊(這就是兩人編輯意識覺醒的時刻吧)。

作為編輯,兩兄弟是極為敬業的,吉尼斯辦公室共有50名編輯,每天從4000多封來信中甄選出有價值的申報紀錄,並親自驗證真實性,方才能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兄弟倆自從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紀錄》開始,一直共同主持紀錄的編輯工作,直到羅斯1975年遭到愛爾蘭共和軍的暗殺。儘管兄弟的去世讓諾裡斯悲痛欲絕,諾裡斯還是堅持著這份兄弟倆共同的愛好和事業直到1996年。

做稿子的時候,讀到羅斯被暗殺的資料,讀著讀著不禁流出了眼淚。他們不僅是兄弟,更是幾十年共同達成夢想的合作夥伴。他們童年時一起趴在地板上剪報紙做簡報,成年後一起遊遍世界去尋找和求證收到的紀錄登記,一路搭檔,默契如初…… 他們甚至還會一起琢磨創造新的紀錄……

真的難以想像,失去羅斯之後,諾裡斯一個人的工作會有多麼的孤獨,那些過去一起去發現的歡樂、為了內容甄選而起的爭執大概會時常回蕩在他身邊吧,不怪他會說“這不是一個人死去,而是兩個人”。

羅斯和諾裡斯兩兄弟與1970年認證的世界最高的男人Don Koehler(2.48米高)

兩兄弟不但編寫了一本暢銷全世界的書,更留下了一套名為“吉尼斯”的認證體系,“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成就了無數平凡人的人生,和羅斯、諾裡斯兄弟兩人一樣,他們也伴隨著《吉尼斯世界紀錄》流傳後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