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或許,你該將“黃金”從長線投資中剔除掉

為什麼黃金曾經很值錢?

實際上, 金、銀、銅都是我們“相對”比較常見的金屬, 因其相對稀少、耐高溫、抗腐蝕、易分割等原因, 天然適合充當價值尺度的衡量工具, 因此古人會將其鑄造成錢幣, 流通使用, 其中國與國之間, 金幣的認同性最高。 即便後來紙幣逐漸盛行, 貨幣與黃金價格也一直關聯頗深。

十七世紀末, 英國是當時歐洲經濟貿易的主導者。 當時英國鑄幣局局長是著名物理學家牛頓, 在他的主張下, 西方“金本位”的貨幣制度由此形成, 貨幣與黃金實現深度掛鉤。

二戰結束後, 美國取代英國, 成為話語權最高的世界貿易霸主, 並建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 實際上也一種貨幣體系。 簡單來說, 就是世界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 美元與黃金掛鉤, 因此, 黃金依然是貨幣的代名詞。

但在20世紀70年代初, 隨著美國貿易逆差、美元貶值的加劇, 美國黃金儲備大幅減少,

美國吃不消了, 於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 從這一刻開始, 貨幣與黃金之間的關係就在不斷減弱。

黃金真實的保值效果極差

在大多數人的普遍印象中, 黃金往往是“抗通脹”、“保值”的代名詞,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70年代末, 蘇聯入侵阿富汗時, 國際金價曾達到當時的歷史高位, 即800美元/盎司。 雖然如今國際金價已達1200多美元/盎司, 但要知道, 從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的40年間, 美元因通脹等因素, 至少貶值了至少十數倍, 而黃金只漲了50%, 何談“抗通脹”?

我們再來說說黃金所謂的“保值”功效。

我記得經濟學家郎咸平曾舉過一個例子:民國時, 一兩黃金可以買兩畝土地, 二兩黃金就可以在北京買套四合院。 現在二兩黃金也就相當於3萬多塊吧,

也就在北京五環邊上買一平米商品房。

如果說以上的例子更像一個段子, 那麼小金再分享理財師徐建明老師的親身經歷:

90年代初, 徐老師研究生畢業並參加工作, 一個月100元出頭的工資, 可以買1克黃金;25年後的今天, 一名剛畢業的研究生, 月薪如果算6000元的話,

大約可以買20克黃金——這相當於, 25年來, 黃金相對於勞動力的價格, 整整貶值了20倍。

事實上, 黃金相對於很多商品都是貶值的, 最典型的就是房子, 而且貶值的趨勢很可能還將延續。 之前黃金價格之所以高, 是因為我們“曾經”用黃金做過貨幣, 如今黃金貨幣的屬性不斷的淡化, 它不斷貶值也是情理之中。

黃金並不具備顯著的稀缺價值

金屬的稀缺價值不在於其儲量多少, 而在於其有用與否。

再稀缺的金屬, 如果在現實中沒什麼實際需求, 那儲量再少也沒有價值。 相反, 如果一種金屬儲量相對較多, 但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需求旺盛, 那麼依然可以說其具有稀缺價值。

根據湯森路透的GFMS資料, 2015年全球黃金資源總儲量為17.13萬噸;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佈的資料統計,

2015年全球銀礦資源儲量約為53萬噸, 白銀儲量是黃金的大約3倍。 市場中另有一個說法, 即黃金的儲量要高於白銀, 但未經考證。

即便白銀儲量3倍于黃金, 按目前國內價格計算, 黃金價格卻是白銀的70倍。 但相對于黃金, 白銀的用途顯然更廣。 我國是白銀大國, 自古以來貨幣的主要類型就是白銀。 在近現代, 白銀除了用於裝飾, 還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電子元件、醫療器械、生活用品等方面。 因此有說法稱, 黃金並不稀缺, 白銀才更稀缺。

未來,黃金價格或將回歸理性

至於黃金的裝飾、首飾作用,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黃金曾經值錢過。熱門把它帶在身上,更多是彰顯一種身份。但在未來,戴大金鏈子小金表的人,會越來越少。

綜上,從投資角度而言,黃金既沒有保值屬性,也沒有增值潛力,如今種類紛繁的黃金投資品,更多偏向一種投機行為,即通過短時間的買賣差價獲利,但風險很大。或許,是時候將黃金從長線投資中剔除掉了。

也許在未來,黃金會慢慢回歸到,只是一坨黃燦燦的金屬而已。

金投手理財 / 整理發佈

未來,黃金價格或將回歸理性

至於黃金的裝飾、首飾作用,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黃金曾經值錢過。熱門把它帶在身上,更多是彰顯一種身份。但在未來,戴大金鏈子小金表的人,會越來越少。

綜上,從投資角度而言,黃金既沒有保值屬性,也沒有增值潛力,如今種類紛繁的黃金投資品,更多偏向一種投機行為,即通過短時間的買賣差價獲利,但風險很大。或許,是時候將黃金從長線投資中剔除掉了。

也許在未來,黃金會慢慢回歸到,只是一坨黃燦燦的金屬而已。

金投手理財 / 整理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