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周宣王“不藉於千畝”實質:人類史上第一次“休克療法”改革

在《西周與東周•周宣王的政治改革》中, 李亞農先生令人信服地論證了周宣王“不藉於千畝”就是放棄了藉田制。 但是, 隨後在論證周宣王如何改革時, 卻只是武斷地直接下結論——既然不再藉田, 土地徹底私有化後, 周王室就只能是“分田到戶”, 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 前半部分推理, 讓多數人信服;但是後半部分的結論, 無論是遺留的歷史文獻資料還是地下發掘出來的文物, 其論點都缺乏有力的直接證據。

李亞農

從常理推斷, 周王室廢除了“帝藉”制度, 把“國營農場”徹底私有化, 雖然李先生所提到的“分田到戶”也是備選方案之一, 但周宣王採用這種方案的可能性, 其實是最低。

改革, 既然是“摸著石頭過河”, 過河的道路就不會僅有一條:可以選擇直線過河, 也可選擇曲線過河;可以選擇順流而下趟過河, 也可選擇逆流而上闖過河;可以從橋上走過河, 可以乘船過河,

還可從水裡遊過河……。

怎麼過河?

各種過河方案, 選擇的原則不外乎兩條:一, 風險最小;二, 利益最大化。

西周晚期社會貧富差距極大, 社會等級森嚴。 在周宣王進行“不藉於千畝”改革時, 周王畿內又是地少人多的現實環境。 如此前提之下, 周王室改革時要把“藉田公社”內的土地均分給底層民眾,

怎麼可能保證公平, 又怎麼可能保證每家每戶所分到的土地都能養活自家人?底層民眾無法公平公正地分到土地, 得到的土地無法維持生計, 整個西周社會又怎麼能保持安定繁榮?

“分田到戶”的改革方案, 確實有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但是, 這種改革方案同樣也面臨著巨大的阻力。 如果“國營”農場徹底解散, 把土地直接劃給農民, 農民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 他們還會去“民營”和“私營”農場打工嗎?如此一來, 農民們就不會從“公室流入私門”, 而是都會從“民營”或“私營”農場跑出來, 到“國營農場”的土地上搞“聯產承包責任制”了。

這樣的後果, 必將對“民營”或“私營”農場產生極大的衝擊,

讓原本就缺乏勞動力的“民營”和“私營”農場, 必將喪失更多勞動力。 勞動力沒了, “民營”和“私營”農場的發展也就難以持續, 諸侯、卿士、以及那些形形色色新貴們的利益也會因之而大大受損。 這無疑是變相動搖了分封制(封建制)的基礎, 必將遭到諸侯、卿士們的強烈反對。 周厲王得罪大多數權貴的後果近在咫尺, 其風險之大, 周宣王當然不敢承擔。 “國人暴動”過後, 周宣王能夠倖存下來、重新回到王位, 就是依賴權貴們的保護和支持。 現在周宣王剛剛回歸, 討好權貴階層都唯恐不及, 還敢去動權貴們的乳酪?

誰動了我的乳酪

從周宣王自身的角度而言, 對於“藉田公社”下的基層民眾就不會存在什麼好感。 “藉田公社”下的“國人”, 擁有“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等等諸多強大的政治權利。 西元前841年, 在周王都鎬京的暴亂過程中, “國人”被權貴們煽動起來, 不但囚禁、罷免了周厲王, 還差點將王室滅族!

國人暴動

周宣王本人,就是這場暴動的直接受害者,差點就被“暴民們”給奪去了性命。周宣王之所以要放棄“藉田制”,一個重要目的,可能就是要徹底瓦解在“藉田制”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鄉公社”議政制度,避免將來王室重蹈“國人暴動”的覆轍。將土地直接分配給底層民眾,周王室的財政收入將嚴重依賴於底層“公社社員”,“社員們”的政治地位也必將隨之大幅提升,這當然不符合周宣王改革的初衷。所以,從情感角度出發,在解散“藉田公社”的過程中,周宣王將土地直接分配給普通民眾的可能性也極小。

不光道理上的推斷如此,在史料中也能找到最直接的證據。

在虢文公勸諫周宣王不藉於千畝的最後,說道:“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於民?”虢文公話語中的“棄其大功”之“功”,就是指的“藉田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藉田制,不僅僅是西周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軍事制度的基石;“帝藉”之田,更是祭祀上天與祖先供品的來源。輕易地廢棄如此重大的制度,國家的“祀與戎”都將受到嚴重衝擊,當然會動搖國本。

周宣王

所以,虢文公在勸諫周宣王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放棄藉田制的後果:後果之一,就是“匱神乏祀”,讓“神仙姐姐”的祭品匱乏;後果之二,則更加嚴重——就是“困民之財”!維持民眾基本生活的“藉田公社”被取消,民眾從此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被迫自食其力,生活自求多福,那周王室又“將何以求福於民”?周王室無以“求福於民”,又如何能收買老百姓人心?失去百姓民心之後,周王室得不到民眾支持,“戎”怎麼可能強大?“戎”不強大,周王室還怎麼可能統治天下?因此,虢文公認為放棄藉田制,絕不可取。

從虢文公的這段話分析,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絕不可能是要推行“分田到戶”。如果土地直接分配給底層民眾,民眾生活會如此迅速陷入貧困嗎?

既然如此,那周宣王在“不藉於千畝”之後,究竟是將土地分給了誰,使得虢文公對改革“困民之財”的結局憂心忡忡,提出“將何以求福於民”的隱憂?

“國人暴動”之後,姬靜就在召伯虎家中逐漸長大成人。在周厲王手下熬過了三十七年的苦日子,召伯虎們為自身長遠利益,必定會對“國人暴動”進行深刻反思。在姬靜成長的過程中,召伯虎們也必定會將他們反思的成果灌輸給他,以肅清周厲王“專利”改革的“遺毒”。周厲王強勢地推行限制“民營”和“私營”農場發展壯大的“專利”改革,致使周王畿內貴族階層與王室矛盾急劇惡化,最終引發了“國人暴動”。因此,在姬靜成長過程中,他肯定也跟隨著召伯虎們深入研究了“藉田制”的種種弊端,同時也仔細考察了西周中期以來“私營”和“民營”農場在長期發展上的優勢。

父親是在大勢不可為的局面下去勉力維繫“藉田制”;那麼姬靜為避免重蹈覆轍,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勢而為,不再採取限制“私營”、“民營”農場發展的“堵水”方式,轉而採取“疏導”的方式,徹底拋棄效率低下的“國營”農場,把“國營”農場全面私有化。

這是權貴們千方百計都想要達到的理想效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周宣王被權貴們重新推上政治舞臺後,首要目標就是穩定人心,特別是權貴階層的人心。為了儘快收買權貴階層人心,周宣王的任何改革,首先都是要能與權貴們實現利益共用。這也就意味著,周王室“不藉於千畝”、把“國營農場”私有化後,絕不會是搞“分田到戶”,而是把“國營農場”田地都轉讓給善於經營的封建地主去代為經營了。

“國營”農場私有化的受益人,不是在“國人暴動”期間差點害姬靜丟掉性命的底層“國人”,而是伴隨姬靜一起成長、扶持姬靜重返王位的權貴和那些新興地主們。

這才是周宣王“不藉於千畝”的真相:這是將“國有”藉田公社完全私有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休克療法”改革!

休克療法

國人暴動

周宣王本人,就是這場暴動的直接受害者,差點就被“暴民們”給奪去了性命。周宣王之所以要放棄“藉田制”,一個重要目的,可能就是要徹底瓦解在“藉田制”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鄉公社”議政制度,避免將來王室重蹈“國人暴動”的覆轍。將土地直接分配給底層民眾,周王室的財政收入將嚴重依賴於底層“公社社員”,“社員們”的政治地位也必將隨之大幅提升,這當然不符合周宣王改革的初衷。所以,從情感角度出發,在解散“藉田公社”的過程中,周宣王將土地直接分配給普通民眾的可能性也極小。

不光道理上的推斷如此,在史料中也能找到最直接的證據。

在虢文公勸諫周宣王不藉於千畝的最後,說道:“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於民?”虢文公話語中的“棄其大功”之“功”,就是指的“藉田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藉田制,不僅僅是西周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軍事制度的基石;“帝藉”之田,更是祭祀上天與祖先供品的來源。輕易地廢棄如此重大的制度,國家的“祀與戎”都將受到嚴重衝擊,當然會動搖國本。

周宣王

所以,虢文公在勸諫周宣王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放棄藉田制的後果:後果之一,就是“匱神乏祀”,讓“神仙姐姐”的祭品匱乏;後果之二,則更加嚴重——就是“困民之財”!維持民眾基本生活的“藉田公社”被取消,民眾從此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被迫自食其力,生活自求多福,那周王室又“將何以求福於民”?周王室無以“求福於民”,又如何能收買老百姓人心?失去百姓民心之後,周王室得不到民眾支持,“戎”怎麼可能強大?“戎”不強大,周王室還怎麼可能統治天下?因此,虢文公認為放棄藉田制,絕不可取。

從虢文公的這段話分析,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絕不可能是要推行“分田到戶”。如果土地直接分配給底層民眾,民眾生活會如此迅速陷入貧困嗎?

既然如此,那周宣王在“不藉於千畝”之後,究竟是將土地分給了誰,使得虢文公對改革“困民之財”的結局憂心忡忡,提出“將何以求福於民”的隱憂?

“國人暴動”之後,姬靜就在召伯虎家中逐漸長大成人。在周厲王手下熬過了三十七年的苦日子,召伯虎們為自身長遠利益,必定會對“國人暴動”進行深刻反思。在姬靜成長的過程中,召伯虎們也必定會將他們反思的成果灌輸給他,以肅清周厲王“專利”改革的“遺毒”。周厲王強勢地推行限制“民營”和“私營”農場發展壯大的“專利”改革,致使周王畿內貴族階層與王室矛盾急劇惡化,最終引發了“國人暴動”。因此,在姬靜成長過程中,他肯定也跟隨著召伯虎們深入研究了“藉田制”的種種弊端,同時也仔細考察了西周中期以來“私營”和“民營”農場在長期發展上的優勢。

父親是在大勢不可為的局面下去勉力維繫“藉田制”;那麼姬靜為避免重蹈覆轍,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勢而為,不再採取限制“私營”、“民營”農場發展的“堵水”方式,轉而採取“疏導”的方式,徹底拋棄效率低下的“國營”農場,把“國營”農場全面私有化。

這是權貴們千方百計都想要達到的理想效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周宣王被權貴們重新推上政治舞臺後,首要目標就是穩定人心,特別是權貴階層的人心。為了儘快收買權貴階層人心,周宣王的任何改革,首先都是要能與權貴們實現利益共用。這也就意味著,周王室“不藉於千畝”、把“國營農場”私有化後,絕不會是搞“分田到戶”,而是把“國營農場”田地都轉讓給善於經營的封建地主去代為經營了。

“國營”農場私有化的受益人,不是在“國人暴動”期間差點害姬靜丟掉性命的底層“國人”,而是伴隨姬靜一起成長、扶持姬靜重返王位的權貴和那些新興地主們。

這才是周宣王“不藉於千畝”的真相:這是將“國有”藉田公社完全私有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休克療法”改革!

休克療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