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新老版本《東方快車謀殺案》10大對比!

愛葛莎電影宇宙要來了!

作為知名IP, 愛葛莎的諸多小說將重新拍攝新版的影視作品。

打頭陣的便是剛剛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

導演: 肯尼士·布拉納

編劇: 邁克爾·格林 / 愛葛莎·克利斯蒂

主演: 肯尼士·布拉納 / 佩內洛佩·克魯斯 / 威廉·達福 / 裘蒂·丹奇 / 約翰尼·德普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

上映日期: 2017-11-10(美國/中國大陸)

影片導演是英國著名舞臺劇演員肯尼士·布拉納。

他剛剛在諾蘭的《敦克爾克》裡演了一位很帥的軍官。

是的 , 又一位演而優則導的演員。 導得好不好我們後面再說, 演他可是沒得挑。

首先他的新扮相, 就把老版的甩出好幾條街。

以現在的審美去看老版波洛的造型, 真的有點辣眼睛。

除了自導自演的肯尼士·布拉納, 這電影還有很多大牌加盟。

你們最愛的德普來了,

好久不演大片的威廉·達福和拉丁美女潘娜洛普·克魯茲也來了,

影后裘蒂·丹奇也來了,

“星戰”女新人黛西·雷德利也來了,

經常看英劇的,肯定還認識下面這位元德爺。

最驚豔的當屬蜜雪兒·菲佛。

30年前,她塑造了最經典的一款貓女形象。

如今雖然年歲已大,但風韻猶存。

她在裡面飾演赫伯德夫人,全片最具演技亮點的一位。

如此豪華的演員班底,可能就是這部翻拍作的最大看點。

劇作方面,比較遺憾。新版的劇情和構架,和小說、老版的幾乎一模一樣。

新版有改動,但創新方面和《大偵探福爾摩斯》、《神探夏洛克》比起來,幾乎微乎其微。

原小說最不適合直接拍成電影的一部分,就是波洛一個個審問嫌疑犯的那段。

老版原樣照搬這一段的結構。40多年過去,新版依然這麼拍。

不管是老版還是新版,這一段依然是全片最大的催眠點。

新版加了很多類型片的戲碼,槍戰都出來了,但是類型化的分量又不夠多。

如果導演要搞類型化,應該徹底改變原小說的結構,而不是像老版一樣,僅僅做些無關痛癢的小調整。

所以我對這部電影的總評價就是:無功無過。

看完新版後,我回去重溫了一遍老版,再迅速過了一遍小說,發現每一個版本都有可取之處。

接下來我們對新版、老版和原版小說進行一些劇作上的對比,看看新版做了哪些努力的嘗試。

下文涉及劇透,但是看過小說和老版的可以接著往下看。

1、電影的開場

小說的開場直接是波洛坐火車去坐另一輛火車(東方快車)。

老版把“原始案件”放在最前面當引子,然後接上小說的開頭。

但是“接駁作用”的火車改成了輪渡,這個改動很符合電影視覺變化的需求。是好地方。

新版去掉了這一塊。改成了“人物技能展示”。

就是現在主流偵探片慣用的套路,電影一上來必須要用一個小案件展示主角。

然而這個案件不論從內容還是解密方面,都毫無任何新意。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

這段主角形象建立的戲,是失敗且多餘的,還增加了戲劇負擔。

2、配角的戲劇性登場

小說並沒有刻意給“嫌疑犯們”安排“戲劇性登場”的戲份。這點比較符合偵探小說的閱讀感受,不給你預設性的提示。

而電影是需要營造出戲劇懸疑感的。新老兩部都安排了這樣的戲份。

但是老版做得更好,它加了一場眾人陸續上火車的戲。

上車這個動作本身就很有戲劇感,而且還能給配角一個“戲劇性登場”的空間。

新版弱化了上車的戲,配角的展示變成餐車上的一場鬥嘴。

新版這個改動是“去電影化”的,更像是一種舞臺劇的表現方式,

不能怪導演,畢竟他演舞臺劇出身。

3、角色的改動

新版去掉了康斯坦丁醫生,這個非嫌疑犯的角色,而是直接把這個身份合併到另一位嫌疑犯身上。

這個改動是有效的。

本身12個嫌疑犯(實際上是13人,那對夫婦算1人)就已經很難記住了,其他的角色能少一個是一個,這樣更容易讓觀眾理解。

不過也帶來新的問題。

4、波洛的偵探感

新版開頭,導演給自己加了很多戲,是為了突出波洛處女座偵探的特質。

但是在真的發生命案的時候,卻“掉鏈子”。

波洛作為發現屍體的第一批人,居然先讓別人(醫生,同時也是嫌疑犯之一)去檢查屍體。

小說中,波洛不是發現屍體的第一人。

老版中,波洛發現屍體後,表現出強烈的保護現場的意識,而且非常積極主動。

新版的無作為也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新版給上車前的波洛加了很多內心戲,表現波洛不想再接其他的案子。

新版非常注重波洛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在最後一場戲,這點我們最後講。

5、加入宗族歧視元素

近期的電影很流行反種族歧視。

小說和老版都是全白人陣容,新版加了一個黑人。

然後多了很多關於宗族歧視的戲碼。

波洛接下這個案子的原因,為此做了改動。

因為列車董事長告訴波洛,黑人和拉丁人很可能會因為種族歧視,而被列為嫌疑犯。

所以波洛“被動的”接下了這個案子。

這個改動是有效的,和波洛新的人設形成關聯。

6、視角的變化。

小說的敘事視角,一直是以波洛為主。

新版電影和小說的視角幾乎一致,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一部波洛的戲,因為以後要拍愛葛莎宇宙,所以我們是以波洛的偵探視點去看這個案子。

老版在視角切換方面做得更好。老版出現過幾場以客觀視角或嫌疑犯視角的戲。

視點的變換會模糊正邪界限,同時增強了懸疑感。

導演還可以用視點的變換去誤導觀眾的判斷,更具電影性。

7、殺人現場還原

老版真實再現了殺人現場的全過程,而且很有儀式感。

新版不僅採用片段化的處理方式,而且還是十幾個人無腦亂捅的模式。

這個改動可能更符合“推測的謀殺現場”。但是電影性弱了。

8、潛臺詞的鋪墊

老版設計了很多本文和鏡頭上的伏筆。你第二遍去看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微妙的潛臺詞,以及“答案”的提示。

潛臺詞曾多次暗示,外語在偵破環節所起的作用,以及多人作案的可能性等等。

新版中,這些潛臺詞都被弱化,甚至是沒有了。

導演是想給觀眾一個驚喜大禮包嗎?

沒有潛臺詞作為依據的驚喜,是無效的驚喜。

9、12陪審團

老版一直在強調“12陪審團”這件事。哪怕是13個個體在作案,也要想方設法算成12人。

當然原小說就是這樣。

熟悉美國公檢法的朋友們,對“12陪審團”制度一定不會陌生。

老版和小說強調這一點,是為了將12位兇手的謀殺“合法化” ,合夥謀殺變成了正義的審判。

新版弱化了對陪審團的鋪墊,但卻在揭秘那場戲裡,用了“最後的晚餐”的構圖,一下子拔高到神學方面的角度。不知道導演是否在暗指,這場謀殺是一次上帝的審判。所以波洛是上帝?

總之,新版不側重討論謀殺是否“合理”,則更側重討論波洛認為他們是否“合理”。

新版的最後一場戲,最能體現這一點。

10、終場

抖包袱的那場戲,老版安排在車廂內完成,舞臺感很強。

波洛詳解了每個人作案的過程。老版側重於案件的還原。

新版抖包袱的戲,是在車外的山洞裡完成。波洛直接抖出包袱,說這就是多人犯罪,然後弱化了犯罪過程的還原。

最後的戲點,全在波洛的內心糾結上。他說他是不會撒謊的,要麼真相大白,要麼他們開槍殺了他。

這場戲,肯尼士·布拉納演得特別好,用聲淚懼下的方式完成了人物的弧光。

所以,說到底,這部戲從頭到尾都是在塑造波洛這個人物。小說的改編基本變成導演給自己加戲,其他演員主要還是來刷刷流量的。

還有很多細微的改動我就不逐一列出來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適合看過老版和小說的朋友,也適合想入坑這個系列的新人朋友們。

如果對愛葛莎小說或者老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絲毫提不起任何興趣,那還是不要去看了,因為你真的會睡覺!

新版最後有一場戲,老版和小說都沒有,告訴了觀眾下一部電影是《尼羅河上的慘案》。

甚是期待。

“星戰”女新人黛西·雷德利也來了,

經常看英劇的,肯定還認識下面這位元德爺。

最驚豔的當屬蜜雪兒·菲佛。

30年前,她塑造了最經典的一款貓女形象。

如今雖然年歲已大,但風韻猶存。

她在裡面飾演赫伯德夫人,全片最具演技亮點的一位。

如此豪華的演員班底,可能就是這部翻拍作的最大看點。

劇作方面,比較遺憾。新版的劇情和構架,和小說、老版的幾乎一模一樣。

新版有改動,但創新方面和《大偵探福爾摩斯》、《神探夏洛克》比起來,幾乎微乎其微。

原小說最不適合直接拍成電影的一部分,就是波洛一個個審問嫌疑犯的那段。

老版原樣照搬這一段的結構。40多年過去,新版依然這麼拍。

不管是老版還是新版,這一段依然是全片最大的催眠點。

新版加了很多類型片的戲碼,槍戰都出來了,但是類型化的分量又不夠多。

如果導演要搞類型化,應該徹底改變原小說的結構,而不是像老版一樣,僅僅做些無關痛癢的小調整。

所以我對這部電影的總評價就是:無功無過。

看完新版後,我回去重溫了一遍老版,再迅速過了一遍小說,發現每一個版本都有可取之處。

接下來我們對新版、老版和原版小說進行一些劇作上的對比,看看新版做了哪些努力的嘗試。

下文涉及劇透,但是看過小說和老版的可以接著往下看。

1、電影的開場

小說的開場直接是波洛坐火車去坐另一輛火車(東方快車)。

老版把“原始案件”放在最前面當引子,然後接上小說的開頭。

但是“接駁作用”的火車改成了輪渡,這個改動很符合電影視覺變化的需求。是好地方。

新版去掉了這一塊。改成了“人物技能展示”。

就是現在主流偵探片慣用的套路,電影一上來必須要用一個小案件展示主角。

然而這個案件不論從內容還是解密方面,都毫無任何新意。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

這段主角形象建立的戲,是失敗且多餘的,還增加了戲劇負擔。

2、配角的戲劇性登場

小說並沒有刻意給“嫌疑犯們”安排“戲劇性登場”的戲份。這點比較符合偵探小說的閱讀感受,不給你預設性的提示。

而電影是需要營造出戲劇懸疑感的。新老兩部都安排了這樣的戲份。

但是老版做得更好,它加了一場眾人陸續上火車的戲。

上車這個動作本身就很有戲劇感,而且還能給配角一個“戲劇性登場”的空間。

新版弱化了上車的戲,配角的展示變成餐車上的一場鬥嘴。

新版這個改動是“去電影化”的,更像是一種舞臺劇的表現方式,

不能怪導演,畢竟他演舞臺劇出身。

3、角色的改動

新版去掉了康斯坦丁醫生,這個非嫌疑犯的角色,而是直接把這個身份合併到另一位嫌疑犯身上。

這個改動是有效的。

本身12個嫌疑犯(實際上是13人,那對夫婦算1人)就已經很難記住了,其他的角色能少一個是一個,這樣更容易讓觀眾理解。

不過也帶來新的問題。

4、波洛的偵探感

新版開頭,導演給自己加了很多戲,是為了突出波洛處女座偵探的特質。

但是在真的發生命案的時候,卻“掉鏈子”。

波洛作為發現屍體的第一批人,居然先讓別人(醫生,同時也是嫌疑犯之一)去檢查屍體。

小說中,波洛不是發現屍體的第一人。

老版中,波洛發現屍體後,表現出強烈的保護現場的意識,而且非常積極主動。

新版的無作為也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新版給上車前的波洛加了很多內心戲,表現波洛不想再接其他的案子。

新版非常注重波洛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在最後一場戲,這點我們最後講。

5、加入宗族歧視元素

近期的電影很流行反種族歧視。

小說和老版都是全白人陣容,新版加了一個黑人。

然後多了很多關於宗族歧視的戲碼。

波洛接下這個案子的原因,為此做了改動。

因為列車董事長告訴波洛,黑人和拉丁人很可能會因為種族歧視,而被列為嫌疑犯。

所以波洛“被動的”接下了這個案子。

這個改動是有效的,和波洛新的人設形成關聯。

6、視角的變化。

小說的敘事視角,一直是以波洛為主。

新版電影和小說的視角幾乎一致,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一部波洛的戲,因為以後要拍愛葛莎宇宙,所以我們是以波洛的偵探視點去看這個案子。

老版在視角切換方面做得更好。老版出現過幾場以客觀視角或嫌疑犯視角的戲。

視點的變換會模糊正邪界限,同時增強了懸疑感。

導演還可以用視點的變換去誤導觀眾的判斷,更具電影性。

7、殺人現場還原

老版真實再現了殺人現場的全過程,而且很有儀式感。

新版不僅採用片段化的處理方式,而且還是十幾個人無腦亂捅的模式。

這個改動可能更符合“推測的謀殺現場”。但是電影性弱了。

8、潛臺詞的鋪墊

老版設計了很多本文和鏡頭上的伏筆。你第二遍去看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微妙的潛臺詞,以及“答案”的提示。

潛臺詞曾多次暗示,外語在偵破環節所起的作用,以及多人作案的可能性等等。

新版中,這些潛臺詞都被弱化,甚至是沒有了。

導演是想給觀眾一個驚喜大禮包嗎?

沒有潛臺詞作為依據的驚喜,是無效的驚喜。

9、12陪審團

老版一直在強調“12陪審團”這件事。哪怕是13個個體在作案,也要想方設法算成12人。

當然原小說就是這樣。

熟悉美國公檢法的朋友們,對“12陪審團”制度一定不會陌生。

老版和小說強調這一點,是為了將12位兇手的謀殺“合法化” ,合夥謀殺變成了正義的審判。

新版弱化了對陪審團的鋪墊,但卻在揭秘那場戲裡,用了“最後的晚餐”的構圖,一下子拔高到神學方面的角度。不知道導演是否在暗指,這場謀殺是一次上帝的審判。所以波洛是上帝?

總之,新版不側重討論謀殺是否“合理”,則更側重討論波洛認為他們是否“合理”。

新版的最後一場戲,最能體現這一點。

10、終場

抖包袱的那場戲,老版安排在車廂內完成,舞臺感很強。

波洛詳解了每個人作案的過程。老版側重於案件的還原。

新版抖包袱的戲,是在車外的山洞裡完成。波洛直接抖出包袱,說這就是多人犯罪,然後弱化了犯罪過程的還原。

最後的戲點,全在波洛的內心糾結上。他說他是不會撒謊的,要麼真相大白,要麼他們開槍殺了他。

這場戲,肯尼士·布拉納演得特別好,用聲淚懼下的方式完成了人物的弧光。

所以,說到底,這部戲從頭到尾都是在塑造波洛這個人物。小說的改編基本變成導演給自己加戲,其他演員主要還是來刷刷流量的。

還有很多細微的改動我就不逐一列出來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適合看過老版和小說的朋友,也適合想入坑這個系列的新人朋友們。

如果對愛葛莎小說或者老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絲毫提不起任何興趣,那還是不要去看了,因為你真的會睡覺!

新版最後有一場戲,老版和小說都沒有,告訴了觀眾下一部電影是《尼羅河上的慘案》。

甚是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