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第16家來了!科華控股過會破新三板IPO連否魔咒

今日又一家新三板公司闖關主機板, 證監會最新消息顯示, 科華控股成功過會, 打破近期新三板連否記錄, 成為今年第16家過會的掛牌公司。 發審委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有4個:

(一)發行人主要客戶中, 廣州丸紅為發行人經銷商, 系霍尼韋爾日本指定的供應鏈代理。 請發行人代表:(1)結合和霍尼韋爾日本的合同約定, 說明對霍尼韋爾日本採用經銷模式, 對霍尼韋爾其他業務實體採用直銷模式的原因及其合理性;(2)結合不同類型產品結構、價格變化等說明通過廣州紅丸銷售給霍尼韋爾日本的產品毛利率高於直接銷售給霍尼韋爾的產品毛利率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方法、依據, 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二)發行人中間殼及其裝配件產品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6月份毛利率存在變動。 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2015年霍尼韋爾全球採購策略變化對發行人不同型號產品價格的影響, 以及中間殼及其裝配件產品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2015年中間殼及其裝配件產品平均成本上升, 銷售給霍尼韋爾日本毛利率仍然上升的主要原因及其合理性;(3)結合不同型號產品原材料採購價格、成本、銷售單價等變化情況說明2016年、2017年1-6月份毛利率變動的主要原因;(4)報告期發行人發生的運輸費用與營業收入走勢不相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

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方法、依據, 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三)報告期, 發行人對設有中間倉庫的客戶銷售收入占比逐年增長。 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如何實施對他人中轉倉庫存貨的管理, 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情況, 如發生產品滅失或損毀如何解決;(2)對境內存放於中間倉的發出商品, 每年會同仲介機構至少盤點一次, 能否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對境外存放在中間倉的發出商品以現場盤點、對賬以及函證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確認, 其具體實施方式及有效性;(4)期末是否存在尚未經客戶驗收合格的發出商品。 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方法、依據, 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四)萬盛鑄造是發行人實際控制人弟弟和妹妹控制的企業,

其主要產品包括汽車零部件等毛坯鑄件產品, 汽車零部件產品主要包括汽車傳動部件、汽車底盤、飛輪和車架等鑄件產品。 報告期內, 發行人與萬盛鑄造存在部分共同的供應商, 主要為生鐵、廢鋼、原砂、基礎化工原料等鑄造基礎材料。 請發行人代表:(1)結合兩家企業的發展歷史、業務淵源、未來發展規劃等, 說明是否構成同業競爭或存在利益衝突情形;(2)說明萬盛鑄造與發行人向重合供應商採購原材料的品名、數量及價格, 差異原因, 是否存在為發行人分擔成本、費用的情形, 是否存在其他利益輸送情形。 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方法、依據, 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老將”掛牌超三年 增發一次交易一次

科華控股在新三板掛牌超過3年,

期間僅實施過一次增發、募集資金1.44億元, 發生過一次交易、成交1196萬元。

科華控股身處汽車零部件產業中的渦輪增壓器零部件細分行業, 自2009年以來, 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的汽車產銷大國, 汽車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8%。

搭上汽車產業這輛快車, 科華控股的業績得以高速發展, 但這也對公司的研發能力、生產規模等提出了新要求, 這些都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

2015年4月, 掛牌不到五個月的科華控股以拓展業務和補充流動資金的名義對外發行2000萬股, 每股7.2元, 募集資金1.44億元, 引進上海正海聚弘、上海尚頎增富、上海斐君鉭晟3名機構。

這不是公司第一次引入外部股東, 自2002年設立以來, 科華控股歷經5次增資、3次股權轉讓、1次對外發行, 股東人數由最開始的2名增加至目前的10名, 其中6名是機構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12月引入的上海貝元, 當時上海貝元向科華控股增資1200萬元, 認繳註冊資本134萬元, 占增資後註冊資本的5%, 剩餘1066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同時期進駐的還有上海尚頎、揚州尚頎兩家機構。

掛牌新三板後,科華控股二級市場完全沒有交易,似乎也沒有IPO的打算。2015年7月,科華控股發生掛牌後唯一一筆交易,上海貝元將所持400萬股轉讓給自然人張霞,套現1196萬元後離開。

相比兩年前的進駐成本1200萬元,這次交易上海貝元虧損4萬,不過天眼查顯示,張霞是上海貝元的自然人股東兼監事,這筆左手倒右手的交易擁有“相同”的受益人。

淨利潤過億,發審委細究銷售資料

科華控股近幾年業績維持穩定增長,且歸母淨利潤在去年邁過億元大關。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科華控股份別實現營收5.05億元、6.17億元、7.35億元和4.03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為5969.55萬元、8102.25萬元、1億元和5737.24萬元。

雖然業績體量不算小,但公司經營現金流相比淨利潤來說差異比較大, 同期科華控股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702.32萬元、1654.38萬元、5085.93萬元和5329.38萬元。

銷售真實性是發審委關注的重中之重,科華控股主要對外銷售渦輪殼、中間殼和其他機械零部件,分境內和境外兩種銷售管道,境外銷售占比20%。

對於海外銷售,發審委要求科華控股補充披露對主要境外客戶銷售的產品品類、數量、金額等,還要求保薦機構結合物流運輸記錄、出口單證與海關資料、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資料等,說明境外客戶銷售收入的核查情況。

此外,發審委還要求發行人披露近期中標合同和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履行合同情況,要求說明未來一年內與2016年相比,業務量和經營業績是否會發生較大幅度減少。

科華控股在2016年9月開始啟動IPO工作——接受東北證券的上市輔導。從受理至上會排隊時間315天,期間曾於今年9月因簽字註冊會計師離職主動申請中止審查,11月1日恢復審查,今日上會。

掛牌新三板後,科華控股二級市場完全沒有交易,似乎也沒有IPO的打算。2015年7月,科華控股發生掛牌後唯一一筆交易,上海貝元將所持400萬股轉讓給自然人張霞,套現1196萬元後離開。

相比兩年前的進駐成本1200萬元,這次交易上海貝元虧損4萬,不過天眼查顯示,張霞是上海貝元的自然人股東兼監事,這筆左手倒右手的交易擁有“相同”的受益人。

淨利潤過億,發審委細究銷售資料

科華控股近幾年業績維持穩定增長,且歸母淨利潤在去年邁過億元大關。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科華控股份別實現營收5.05億元、6.17億元、7.35億元和4.03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為5969.55萬元、8102.25萬元、1億元和5737.24萬元。

雖然業績體量不算小,但公司經營現金流相比淨利潤來說差異比較大, 同期科華控股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702.32萬元、1654.38萬元、5085.93萬元和5329.38萬元。

銷售真實性是發審委關注的重中之重,科華控股主要對外銷售渦輪殼、中間殼和其他機械零部件,分境內和境外兩種銷售管道,境外銷售占比20%。

對於海外銷售,發審委要求科華控股補充披露對主要境外客戶銷售的產品品類、數量、金額等,還要求保薦機構結合物流運輸記錄、出口單證與海關資料、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資料等,說明境外客戶銷售收入的核查情況。

此外,發審委還要求發行人披露近期中標合同和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履行合同情況,要求說明未來一年內與2016年相比,業務量和經營業績是否會發生較大幅度減少。

科華控股在2016年9月開始啟動IPO工作——接受東北證券的上市輔導。從受理至上會排隊時間315天,期間曾於今年9月因簽字註冊會計師離職主動申請中止審查,11月1日恢復審查,今日上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