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這幾位醫學家,我最佩服李時珍!

中國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醫療、生活實踐中, 不斷積累、反復總結而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理論風格的醫學體系。

中國傳統醫學是中國各民族醫學的統稱, 主要包括漢族(中)醫學、藏族醫學、蒙古族醫學、維吾爾族醫學等民族醫學。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 由於漢族人口最多, 文字產生最早, 歷史文化較長, 因此, 漢族醫學在中國以致在世界上的影響最大。 在19世紀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並普及以後, 漢族醫學又有“中醫”之稱, 以此有別于“西醫”, 即西方近現代醫學。

中國傳統醫學是我國浩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歷史上、今天還是未來, 都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扁鵲

扁鵲(西元前407—前310年)姬姓, 秦氏, 名緩, 字越人, 又號盧醫, 春秋戰國時期名醫。 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 由於他的醫術高超, 被認為是神醫, 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少時學醫于長桑君, 盡傳其醫術禁方, 擅長各科。 在趙為婦科, 在周為五官科, 在秦為兒科, 名聞天下。 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 乃使人刺殺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 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 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淳於意

淳於意(約前215年—約前140年), 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 姓淳於, 名意。 淳于意曾任齊太倉令, 精醫道, 辨證審脈, 治病多驗。 曾從公孫光學醫, 並從公乘陽慶學黃帝、扁鵲脈書。 後因故獲罪當刑, 其女緹縈上書文帝, 願以身代, 得免。 《史記》記載了他的二十五例醫案, 稱為“診籍”,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 司馬遷在《史記》中, 把他與扁鵲合併立傳, 即《扁鵲倉公列傳》。

張仲景

張仲景(約西元150~154年——約西元215~219年), 名機, 字仲景, 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 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 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 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 《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創造了很多劑型, 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 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

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 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華佗

華佗(約西元145年-西元208年), 字元化, 一名旉, 沛國譙縣人,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少時曾在外遊學, 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後人稱其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孫思邈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出生于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

他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王冰

王冰,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約生於唐景雲元年(710),卒於貞元二十年(805),裡居籍貫不詳,唐寶應中(762~763)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

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于醫學,尤嗜《黃帝內經》,曾“于先生郭于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自天寶九年(750)至寶應元年(762),歷時十二年之久,注成《素問》24卷,合81篇,王氏對運氣學說很有研究,其理論見解記述於補入的七篇大論的注釋中,為後世運氣學說之本。他對辨證論治理論也有所發揮,如治療元陽之虛,主張“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而治療真陰之竭,則提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是迄今臨床治則的名言。

張從正

張從正(西元1156年—西元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 金朝睢州考城縣郜城鄉(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王莊寨鄉吳屯村)人。金朝四大名醫之首。金朝四大名醫之首。

張從正張氏私淑劉完素的學術觀點,對於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擴充了三法的運用範圍,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獨特風格,為祖國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做出貢獻,被後世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稱為“攻下派”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頗豐,著有《儒門事親》等。

朱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彥修,元代著名醫學家,婺州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人,因其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學者遂尊之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震亨醫術高明,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藥即愈不必複診之例,故時人又譽之為“朱一貼”、“朱半仙”。他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于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創陰虛相火病機學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並列為“金元四大家”,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

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丹溪心法》、《金匱鉤玄》、《素問糾略》、《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揮》等。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劄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張景嶽

張景嶽(1563-1640),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嶽,因其室名通一齋,故別號通一子。同時因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稱他為“張熟地”。他是傑出的醫學家,古代中醫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含《新方八陣》)、《質疑錄》等中醫學經典著作。

《本草綱目》簡介

全書首列總目、凡例、附圖。卷一卷二為序例,主要介紹歷代諸家本草及中藥基本理論等內容。首先列舉《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雷公炮炙論》、《唐本草》等四十一種本草著作,並加簡要評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學發展概況;另又附列引用醫書二百七十七種,經史百家書籍四百四十種,共計七百十七種。通過引述前人專論如神農本經名例、陶隱居名醫別錄合藥方劑法則、采藥分六氣歲物、七方十劑、五味宜忌、五味偏勝、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引經報使、相須相使相畏相惡諸藥、相反諸藥、服藥食忌、妊娠禁忌、飲食禁忌、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張子和汗吐下之法、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等,使中藥理論獲得系統整理。卷三卷四為百病主治,大致沿襲宋以前本草“諸病通用藥”舊例,以諸風等一百十三種病證為綱,分列主治藥物,或於病證下再分若干證,類列藥物用法,複設草部、菜部、果木等為小綱,並詳其主治,編次有序,便於臨證參考。卷五至卷五十二為藥物各論,總目原稱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經實核為一千八百九十七種。各論均以“部”為綱,以“類”為目分類,分為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簡要論述。各部之下再分若干類,如草部分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類、雜草等十一類,凡六十類。每藥均標注首載文獻出處,若有歸類變更或併入某藥者,則以校正說明;下設釋名、集解、辨題或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欄目解說。“釋名”下列舉別名,並釋命名意義;“集解”介紹產地、品種、形態、採收等;“辨疑正誤”對歷代本草有疑誤者予以辨正;“修治”闡述炮製方法;“氣味”闡述藥物性味及有毒無毒;“主治”包括功效;“發明”側重闡述藥性理論、用藥要點及李氏學術見解;“附方”廣錄以該藥為主的主治各科病證的有效方劑。本書在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基礎上,進行大量整理、補充,並載述李氏發明與學術見解。其主要成就包括:集我國16世紀前中藥學之大成,該書首先介紹歷代本草的中藥理論和所載藥物,又首次載入民間和外用藥三百七十四種,如三七、半邊蓮、醉魚草、大風子等,並附方一萬一千零九十六則。顯示當時最先進的藥物分類法,除列“一十六部為綱,六十類為目”外,還包括每藥之中“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即每一藥物下列釋名、集解等項,如“標龍為綱,而齒、角、骨、腦、胎、涎皆列為目”;又有以一物為綱,而不同部位為目。特別是在分類方面,從無機到有機,從低等到高等,基本符合進化論觀點。全面闡述所載藥物知識,對各種藥物設立若干專項,分別介紹藥物名稱、歷史、形態、鑒別、採集、加工,以及藥性、功效、主治、組方應用等;同時引述自《本經》迄元明時期各家學說,內容豐富而有系統。對中醫藥理論有所發明,書中強調對中藥應該辨證應用,如藜蘆條下稱“吐藥不一,常山吐瘧痰,瓜丁吐熱痰,烏附尖吐濕痰,萊菔子吐氣痰,藜蘆則吐風痰者也”。其中亦有前人所未論及之名言和精闢理論,如辛夷條下有“腦為元神之府”之論,橘皮條下稱“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龠”等。書中對過去本草書籍中將兩藥誤為一物者,如葳蕤與女萎;一物而誤為兩藥者,如天南星與虎掌;品種混淆不清者,如百合與卷丹;藥用部位失真者,如五倍子誤認為果實;藥物歸類不當者,如將薯蕷列為草類等,均予以澄清更正。書中對妄圖長生不老,服食丹石成風現象進行了批判,對黃連、澤瀉服之可以成仙,草子可以變魚等說,亦作了駁斥。本書雖為中藥學專書,但涉及範圍廣泛,對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如在礦物學方面對石油的產地、性狀作了詳細記述;在化學方面,闡述了檢驗石膽真偽的方法;在物理學方面,從空氣中的濕度變化,以推測雨量的大小;在農學方面,闡述採用嫁接技術,以改良果樹品種的方法等。本書通過對藥名的探索與考證,闡明某些漢字的字形、讀音;也載述一些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藥名的讀音和含義。還記載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寫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妝等習俗,蒙古族裹於牛皮內治療外傷方法等。本書保存了16世紀以前大量文獻資料,其中有的原書已佚失,有關資料可從本書得以窺見。

《本草綱目》影響

本書刊行後,促進了本草學的進一步發展,倪朱謨的《本草匯言》、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黃宮繡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學說啟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達爾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書的資料,並稱之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英國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稱讚李時珍為“藥物學界中之王子”。本書為本草學集大成之作。刊行後,很快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後又先後被譯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後人稱其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孫思邈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出生于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

他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王冰

王冰,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約生於唐景雲元年(710),卒於貞元二十年(805),裡居籍貫不詳,唐寶應中(762~763)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

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于醫學,尤嗜《黃帝內經》,曾“于先生郭于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自天寶九年(750)至寶應元年(762),歷時十二年之久,注成《素問》24卷,合81篇,王氏對運氣學說很有研究,其理論見解記述於補入的七篇大論的注釋中,為後世運氣學說之本。他對辨證論治理論也有所發揮,如治療元陽之虛,主張“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而治療真陰之竭,則提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是迄今臨床治則的名言。

張從正

張從正(西元1156年—西元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 金朝睢州考城縣郜城鄉(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王莊寨鄉吳屯村)人。金朝四大名醫之首。金朝四大名醫之首。

張從正張氏私淑劉完素的學術觀點,對於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擴充了三法的運用範圍,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獨特風格,為祖國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做出貢獻,被後世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稱為“攻下派”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頗豐,著有《儒門事親》等。

朱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彥修,元代著名醫學家,婺州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人,因其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學者遂尊之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震亨醫術高明,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藥即愈不必複診之例,故時人又譽之為“朱一貼”、“朱半仙”。他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于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創陰虛相火病機學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並列為“金元四大家”,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

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丹溪心法》、《金匱鉤玄》、《素問糾略》、《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揮》等。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劄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張景嶽

張景嶽(1563-1640),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嶽,因其室名通一齋,故別號通一子。同時因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稱他為“張熟地”。他是傑出的醫學家,古代中醫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含《新方八陣》)、《質疑錄》等中醫學經典著作。

《本草綱目》簡介

全書首列總目、凡例、附圖。卷一卷二為序例,主要介紹歷代諸家本草及中藥基本理論等內容。首先列舉《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雷公炮炙論》、《唐本草》等四十一種本草著作,並加簡要評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學發展概況;另又附列引用醫書二百七十七種,經史百家書籍四百四十種,共計七百十七種。通過引述前人專論如神農本經名例、陶隱居名醫別錄合藥方劑法則、采藥分六氣歲物、七方十劑、五味宜忌、五味偏勝、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引經報使、相須相使相畏相惡諸藥、相反諸藥、服藥食忌、妊娠禁忌、飲食禁忌、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張子和汗吐下之法、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等,使中藥理論獲得系統整理。卷三卷四為百病主治,大致沿襲宋以前本草“諸病通用藥”舊例,以諸風等一百十三種病證為綱,分列主治藥物,或於病證下再分若干證,類列藥物用法,複設草部、菜部、果木等為小綱,並詳其主治,編次有序,便於臨證參考。卷五至卷五十二為藥物各論,總目原稱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經實核為一千八百九十七種。各論均以“部”為綱,以“類”為目分類,分為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簡要論述。各部之下再分若干類,如草部分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類、雜草等十一類,凡六十類。每藥均標注首載文獻出處,若有歸類變更或併入某藥者,則以校正說明;下設釋名、集解、辨題或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欄目解說。“釋名”下列舉別名,並釋命名意義;“集解”介紹產地、品種、形態、採收等;“辨疑正誤”對歷代本草有疑誤者予以辨正;“修治”闡述炮製方法;“氣味”闡述藥物性味及有毒無毒;“主治”包括功效;“發明”側重闡述藥性理論、用藥要點及李氏學術見解;“附方”廣錄以該藥為主的主治各科病證的有效方劑。本書在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基礎上,進行大量整理、補充,並載述李氏發明與學術見解。其主要成就包括:集我國16世紀前中藥學之大成,該書首先介紹歷代本草的中藥理論和所載藥物,又首次載入民間和外用藥三百七十四種,如三七、半邊蓮、醉魚草、大風子等,並附方一萬一千零九十六則。顯示當時最先進的藥物分類法,除列“一十六部為綱,六十類為目”外,還包括每藥之中“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即每一藥物下列釋名、集解等項,如“標龍為綱,而齒、角、骨、腦、胎、涎皆列為目”;又有以一物為綱,而不同部位為目。特別是在分類方面,從無機到有機,從低等到高等,基本符合進化論觀點。全面闡述所載藥物知識,對各種藥物設立若干專項,分別介紹藥物名稱、歷史、形態、鑒別、採集、加工,以及藥性、功效、主治、組方應用等;同時引述自《本經》迄元明時期各家學說,內容豐富而有系統。對中醫藥理論有所發明,書中強調對中藥應該辨證應用,如藜蘆條下稱“吐藥不一,常山吐瘧痰,瓜丁吐熱痰,烏附尖吐濕痰,萊菔子吐氣痰,藜蘆則吐風痰者也”。其中亦有前人所未論及之名言和精闢理論,如辛夷條下有“腦為元神之府”之論,橘皮條下稱“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龠”等。書中對過去本草書籍中將兩藥誤為一物者,如葳蕤與女萎;一物而誤為兩藥者,如天南星與虎掌;品種混淆不清者,如百合與卷丹;藥用部位失真者,如五倍子誤認為果實;藥物歸類不當者,如將薯蕷列為草類等,均予以澄清更正。書中對妄圖長生不老,服食丹石成風現象進行了批判,對黃連、澤瀉服之可以成仙,草子可以變魚等說,亦作了駁斥。本書雖為中藥學專書,但涉及範圍廣泛,對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如在礦物學方面對石油的產地、性狀作了詳細記述;在化學方面,闡述了檢驗石膽真偽的方法;在物理學方面,從空氣中的濕度變化,以推測雨量的大小;在農學方面,闡述採用嫁接技術,以改良果樹品種的方法等。本書通過對藥名的探索與考證,闡明某些漢字的字形、讀音;也載述一些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藥名的讀音和含義。還記載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寫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妝等習俗,蒙古族裹於牛皮內治療外傷方法等。本書保存了16世紀以前大量文獻資料,其中有的原書已佚失,有關資料可從本書得以窺見。

《本草綱目》影響

本書刊行後,促進了本草學的進一步發展,倪朱謨的《本草匯言》、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黃宮繡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學說啟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達爾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書的資料,並稱之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英國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稱讚李時珍為“藥物學界中之王子”。本書為本草學集大成之作。刊行後,很快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後又先後被譯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