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共青城有一條世界上最“溫暖”的生產線

雙11前夕, 共青城幾乎在一夜之間“出名”。 但在當地人看來, 它原本最該以羽絨產業聞名全國。 今年, 是共青城的沈先文和工廠們的第一個雙11。

他不安、糾結、碰撞, 還有憧憬, 父輩們傳下來的羽絨加工生意會有新變化嗎?

文/天下網商記者 孫姍姍

編輯/陳晨

雙11前夕, 共青城幾乎在一夜之間“出名”。 但在當地人看來, 它原本最該以羽絨產業聞名全國。

在這座人口只有10幾萬的年輕小城, 3、4萬人的事業都與羽絨服加工相關。 每年, 在這條世界上最“溫暖”的生產線上產出接近1億件羽絨服。 曾經市場佔有率前三的鴨鴨羽絨服, 便誕生於此。

雙11即將到來, 對網路上喧囂的流言, 忙碌的工人們可無暇顧及。 成千上萬條生產線依舊照常流動, 他們戴著耳機, 手快眼快, 一條布料的停留時間不過數秒, 之後在每個人手間快速遊走。

50歲出頭的沈先文是這些年輕工人們的頭頭,

掌管著三家數百人規模的羽絨加工廠。 10多年來的精心運營, 讓他扮演的角色變得越來越多——他還是共青城市服裝協會會長、緣來阿裡服裝產業鏈集團公司董事長。

後者是他聯合當地8家企業一起在今年重組的集團公司, 與阿裡巴巴淘工廠合作, 開始接收網路訂單。

隨著外貿訂單越來越少, 產能缺口變大, 共青城當地的傳統工廠需要接受全新的互聯網思維, 做出改變。 改變傳統的生產和經營模式, 沈先文和他那幫老夥計們的心裡, 依舊是忐忑的。

今年, 是沈先文和工廠們的第一個雙11。 他早早地在廠房內掛起寫有雙11口號的橫幅, 營造出更濃重的雙11氛圍。 從9月開始, 共青城當地的幾家淘工廠, 已經陸續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雙11訂單。

雙11, 或許會成為消除老夥伴們內心忐忑的新開始。

右一為沈先文

煩惱

進入羽絨行業, 沈先文是半路出家。 2003年, 從公務員崗位上離開後, 他揣著積攢下來的20萬元, 白手起家辦起羽絨服加工廠。

在共青城當地, 這樣的選擇再正常不過。 這個典型的移民城市,

面積只有40平方公里, 卻有著絕佳的地域優勢——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西岸。 1955年10月, 98位上海青年來到這裡開荒, 創辦了共青社。 之後, 關於共青城羽絨的故事, 就從鄱陽湖這片湖面開始了。

最早, 人們只以最粗放的方式養鴨。 到了上世紀70年代, 當地人開始將養鴨產業擴大, 不僅加工板鴨外銷, 還做起羽毛、羽絨生意, 建立羽絨廠, 製作羽絨服。

幾十年來, 共青城的羽絨服加工都遵循一定的生產規律。

一般情況下, 加工廠會在每年的4、5月份集中採購羽絨, 6- 9月進入生產高峰期, 其餘的淡季則以外貿訂單為主。 而年底, 幾乎是任何一家制造型企業最難熬的日子——資金鏈就是生命線, 集體出動外出追債。

但近兩年, 這種規律被打破了。

國外訂單開始批量轉向人工成本更低的東南亞, 羽絨產能出現了和國內消費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淡季缺口也逐漸擴大。

而即使有訂單生產, 像沈先文這樣規模的加工廠也無法接到一手的優質訂單。 當訂單被多次倒手, 附加值就直線下降。

老沈的煩惱開始蔓延。

他意識到, 要想做大做強, 一方面光光靠輕加工帶來的附加值已然不夠, 需要匹配前沿的設計中心, 自己做品牌;另一方面光靠線下接單不行, 還得通過互聯網。 作為共青城市服裝協會會長, 沈先文感受到了傳統企業轉型的迫切性。

在這個小城企業家的認知中, 阿裡巴巴便是先進思維的代表。

因此, 從2016年初開始, 他就試圖認識到阿裡淘工廠, 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 光靠一家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又找來8個合夥人。

淘工廠正式上線於2013年12月,是一個對接淘寶商家和工廠,完成生產需求精准對接的網路平臺。通過透明化的交易流程,也讓賬期和訂單週期得到保障。

8月,新的集團公司正式成立。有意思的是,因為緣分來自于阿裡巴巴的淘工廠,他索性直接將集團取名為“緣來阿裡”。

車開過江西服裝學院共青城校區不遠,這幾個佇立在一幢四層大樓樓頂的大字,便顯得異常矚目。

這是沈先文想要轉型的決心。

這兩幢新辦公樓各自有4層,總面積達到16000平方米,是他花費近千萬元打造的全新辦公區域。

大樓一層是羽絨服樣品展示區,沈先文專門請來展會設計師設計的。服裝設計團隊則以入股的方式加入,來自杭州一家設計公司。他還成立了電商公司“樂尚科技”,嘗試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品節”,已經運營數月,打算明年開到天貓上。而在展示區對面,則是剛剛對接的國家面料館。

目前,該集團旗下工人接近7000人,每年產能能達到2000多萬件。在他的規劃中,未來,共青城將會有更多公司抱團加入淘工廠。“爭取明年就可以發展到15-20家,工人人數擴大到15000人。”沈先文對此充滿信心。

據他介紹,每年設計的款式預計會達到8000款,同時,這些樣衣都將通過展銷、訂貨的方式推廣到更前沿的城市區。

碰撞

眼下,老沈的煩惱則來自一顆紐扣。

在對著一批買錯的紐扣發愁數天后,沈先文終於按耐不住。此時離第一批的貨品交期只有兩天。

這個訂單是他10月20日通過淘工廠平臺接到的,來自浙江,雙11的貨,需要在11月5日前生產第一批貨500件,到15日前再生產2000件。

對於產能,沈先文自認為有十足的把握。光是他的3家工廠,加起來就有六七百號人。但不久後,他發現一個問題,品牌方買來的紐扣不匹配,螺絲怎麼也擰不上。雙方在幾次溝通後無果,這事兒竟就這麼耽擱下來。

眼看著要誤了時間,沈先文心裡有些發怵,另一邊,跟單專家程劍心裡也跟著著急。

程劍是去年9月加入淘工廠服務商團隊的。這個特殊的新物種介於淘工廠和商家之間,不僅要“監督”訂單流程,還要不斷協調解決矛盾,保證訂單在規定貨期內完成。

55歲的他皮膚黝黑、頭髮有些花白,但背著雙肩包,精氣神卻出奇的好,說話語速飛快。入職一年多以來,他平均每天會跟2-3家工廠溝通訂單生產情況,多的時候,同時溝通的訂單就有80個。

一般情況下,跟單專家在接到品牌方的訂單時,會先瞭解對方的品牌定位、銷量、品質等,之後再來跟工廠協調,跟進訂單情況。而保持資訊對稱,是這項工作的基礎。

於是,11月3日下午,程劍輾轉了三輛高鐵,費時9小時,急吼吼地從東莞直接跑到沈先文的工廠內,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跟單專家程劍

程劍下意識地抬了抬架在鼻樑上的老花眼鏡,仔細研究起這批買錯的紐扣。他曾在外企服裝公司擔任過生產總經理,又親自下海辦過廠,在服裝生產行業有著幾十年的經驗。現在,退休後的他重新成為連接品牌方與工廠的紐帶,一眼便開出問題。

“哪些不能用的,擺在一遍,扔掉處理;哪些能用的,統計準確的數字,及時跟對方回饋。不要糾結了,馬上趕這個訂單的貨期。”

在平時的工作中,程劍便十分雷厲風行,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邏輯清楚,就是為了讓訂單按時完成。臨近雙11,這根弦自然被拉得更緊了。

沈先文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之前,他遇到過的問題比這嚴重百倍。線下訂單延遲時間長,沒人監管是否發貨,這些都再正常不過。所以按照傳統思維,現在,商家出現物料問題,不應該來主動解決問題嗎?

他一開始想不通,後來開始有些抱怨,甚至懷疑網路管道是否靠譜。“我們都說了不行,但是對方就是不相信。照理來說買家應該過來看。”

程劍的語氣也開始激動。“客戶可能會犯錯,但是不能到你這裡來你把錯誤變大了。誰不會犯錯,你為什麼不能主動地去解決呢?”

幾句爭論後,程劍意識到,儘管共青城的這些工廠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但要讓老沈們完全適應互聯網方式,與商家一起磨合做小單快返的節奏,仍然任重道遠。

雙11

這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如果沒有遇到“紐扣事件”,沈先文已經對接下來的雙11充滿信心。但現在,他要重新評估雙11訂單對自己的挑戰性。

今年,是沈先文與阿裡巴巴開啟合作的第一年。在帶頭大哥的帶領下,這也幾乎成為了共青城整個產業帶參加雙11的第一年。

從左至右:唐相權、沈先文、“緣來阿裡”旗下工廠的老閔

唐相權是老沈們的雙11客戶。88年的他,已是一家年銷過4億的淘品牌“NO1 DARA“的供應鏈負責人。他與沈先文兩人之前從未謀面,卻在10月第一次見面時便敲定合作。

這事出有因。去年雙11,唐相權嘗過心跳的感覺:因為品牌轉型,部分產品的工廠資源匱乏,造成產能缺口,沒有貨品可賣;而全盤產品備貨比例超過70%,導致後期壓貨嚴重,售罄率只有60%多,資金流動困難。

因此在今年,他早早地做好準備,特意來尋找柔性生產羽絨服的機會。11月3日,他跟程劍同一天到工廠,當看到原定的5000多個訂單已經完成,終於松了口氣。

對於沈先文來說,通過淘工廠的平臺機制,賬期有了保證。在唐相權下單之後的15天內,訂單資金便能到賬。

通常情況下,雙11預售從10月20日開始,除了常規備貨,商家需要不斷根據預售資料,及時與工廠溝通,安排好翻單的數量和節奏。唐相權將今年的備貨比例控制在了50%,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訂單,都將通過後續翻單來完成。

而老沈們的工廠,就需要在雙11期間,接受這樣快速翻單的考驗。沈先文表態:“我們也很高興,願意接受挑戰及理念的更新。”

唐相權的訂單算得上是大單了。更多時候,來自網上的訂單量少則100單,多則上千單。而小單量,也就意味著翻單週期大大減少。

在沈先文的廠房內,原先一條流水線由20-25個工人組成。但為了應對小批量、快速翻單的生產節奏,工廠必須將大流水縮小至7-10人,一人承擔多個環節。

好在在平時的生產作業中,他們便常常在不同崗位輪崗,減少因重複機械縫製一個部位帶來的厭倦感。在這樣的訓練之下,不出三年,一個工人便能成為一個服裝生產老手。現在,當地80%以上的工人都可以獨立完成一件服裝的所有環節。

沈先文粗略估計,比起往年的純線下,通過雙11的增量,今年訂單總數能夠增加20%以上。

淘工廠這邊,也為雙11儲備了20000家服裝工廠。其中,江西共青城羽絨服產業帶就有100萬件羽絨服的產能儲備。而在訂單生產過程中,淘工廠也將對VIP訂單全過程監控預警,跟單專家跟進。這是made in Internet 提出後的首次雙11,也是新製造的大閱兵。

“雙11的訂單,如何大家配合著做,一定能夠做好這筆生意。”老沈說。

車工小陳嫺熟地縫著邊,看上去這是一件羽絨服的袖子部位。雙11之後,當一位漂亮的女士穿上它時,一定想不到這會出自一位90後的酷男孩之手。

臨近雙11,小陳的工作時常被拉長到12-13小時,每天的收入能達到300元,每月入手八九千元,妥妥的。要知道,當地一個還不錯的社區的房價不過4000元一平米。這些工人們看上去年紀都不大,戴上耳機,一塊半平方米的桌面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

而在轟鳴車間的另一頭,新建的大學城正在拔地而起,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地標。到時候,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獨立學院不斷入駐,會給當地的羽絨服裝行業帶來新鮮血液嗎?

沈先文的憧憬似乎又多了幾分。

光靠一家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又找來8個合夥人。

淘工廠正式上線於2013年12月,是一個對接淘寶商家和工廠,完成生產需求精准對接的網路平臺。通過透明化的交易流程,也讓賬期和訂單週期得到保障。

8月,新的集團公司正式成立。有意思的是,因為緣分來自于阿裡巴巴的淘工廠,他索性直接將集團取名為“緣來阿裡”。

車開過江西服裝學院共青城校區不遠,這幾個佇立在一幢四層大樓樓頂的大字,便顯得異常矚目。

這是沈先文想要轉型的決心。

這兩幢新辦公樓各自有4層,總面積達到16000平方米,是他花費近千萬元打造的全新辦公區域。

大樓一層是羽絨服樣品展示區,沈先文專門請來展會設計師設計的。服裝設計團隊則以入股的方式加入,來自杭州一家設計公司。他還成立了電商公司“樂尚科技”,嘗試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品節”,已經運營數月,打算明年開到天貓上。而在展示區對面,則是剛剛對接的國家面料館。

目前,該集團旗下工人接近7000人,每年產能能達到2000多萬件。在他的規劃中,未來,共青城將會有更多公司抱團加入淘工廠。“爭取明年就可以發展到15-20家,工人人數擴大到15000人。”沈先文對此充滿信心。

據他介紹,每年設計的款式預計會達到8000款,同時,這些樣衣都將通過展銷、訂貨的方式推廣到更前沿的城市區。

碰撞

眼下,老沈的煩惱則來自一顆紐扣。

在對著一批買錯的紐扣發愁數天后,沈先文終於按耐不住。此時離第一批的貨品交期只有兩天。

這個訂單是他10月20日通過淘工廠平臺接到的,來自浙江,雙11的貨,需要在11月5日前生產第一批貨500件,到15日前再生產2000件。

對於產能,沈先文自認為有十足的把握。光是他的3家工廠,加起來就有六七百號人。但不久後,他發現一個問題,品牌方買來的紐扣不匹配,螺絲怎麼也擰不上。雙方在幾次溝通後無果,這事兒竟就這麼耽擱下來。

眼看著要誤了時間,沈先文心裡有些發怵,另一邊,跟單專家程劍心裡也跟著著急。

程劍是去年9月加入淘工廠服務商團隊的。這個特殊的新物種介於淘工廠和商家之間,不僅要“監督”訂單流程,還要不斷協調解決矛盾,保證訂單在規定貨期內完成。

55歲的他皮膚黝黑、頭髮有些花白,但背著雙肩包,精氣神卻出奇的好,說話語速飛快。入職一年多以來,他平均每天會跟2-3家工廠溝通訂單生產情況,多的時候,同時溝通的訂單就有80個。

一般情況下,跟單專家在接到品牌方的訂單時,會先瞭解對方的品牌定位、銷量、品質等,之後再來跟工廠協調,跟進訂單情況。而保持資訊對稱,是這項工作的基礎。

於是,11月3日下午,程劍輾轉了三輛高鐵,費時9小時,急吼吼地從東莞直接跑到沈先文的工廠內,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跟單專家程劍

程劍下意識地抬了抬架在鼻樑上的老花眼鏡,仔細研究起這批買錯的紐扣。他曾在外企服裝公司擔任過生產總經理,又親自下海辦過廠,在服裝生產行業有著幾十年的經驗。現在,退休後的他重新成為連接品牌方與工廠的紐帶,一眼便開出問題。

“哪些不能用的,擺在一遍,扔掉處理;哪些能用的,統計準確的數字,及時跟對方回饋。不要糾結了,馬上趕這個訂單的貨期。”

在平時的工作中,程劍便十分雷厲風行,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邏輯清楚,就是為了讓訂單按時完成。臨近雙11,這根弦自然被拉得更緊了。

沈先文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之前,他遇到過的問題比這嚴重百倍。線下訂單延遲時間長,沒人監管是否發貨,這些都再正常不過。所以按照傳統思維,現在,商家出現物料問題,不應該來主動解決問題嗎?

他一開始想不通,後來開始有些抱怨,甚至懷疑網路管道是否靠譜。“我們都說了不行,但是對方就是不相信。照理來說買家應該過來看。”

程劍的語氣也開始激動。“客戶可能會犯錯,但是不能到你這裡來你把錯誤變大了。誰不會犯錯,你為什麼不能主動地去解決呢?”

幾句爭論後,程劍意識到,儘管共青城的這些工廠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但要讓老沈們完全適應互聯網方式,與商家一起磨合做小單快返的節奏,仍然任重道遠。

雙11

這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如果沒有遇到“紐扣事件”,沈先文已經對接下來的雙11充滿信心。但現在,他要重新評估雙11訂單對自己的挑戰性。

今年,是沈先文與阿裡巴巴開啟合作的第一年。在帶頭大哥的帶領下,這也幾乎成為了共青城整個產業帶參加雙11的第一年。

從左至右:唐相權、沈先文、“緣來阿裡”旗下工廠的老閔

唐相權是老沈們的雙11客戶。88年的他,已是一家年銷過4億的淘品牌“NO1 DARA“的供應鏈負責人。他與沈先文兩人之前從未謀面,卻在10月第一次見面時便敲定合作。

這事出有因。去年雙11,唐相權嘗過心跳的感覺:因為品牌轉型,部分產品的工廠資源匱乏,造成產能缺口,沒有貨品可賣;而全盤產品備貨比例超過70%,導致後期壓貨嚴重,售罄率只有60%多,資金流動困難。

因此在今年,他早早地做好準備,特意來尋找柔性生產羽絨服的機會。11月3日,他跟程劍同一天到工廠,當看到原定的5000多個訂單已經完成,終於松了口氣。

對於沈先文來說,通過淘工廠的平臺機制,賬期有了保證。在唐相權下單之後的15天內,訂單資金便能到賬。

通常情況下,雙11預售從10月20日開始,除了常規備貨,商家需要不斷根據預售資料,及時與工廠溝通,安排好翻單的數量和節奏。唐相權將今年的備貨比例控制在了50%,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訂單,都將通過後續翻單來完成。

而老沈們的工廠,就需要在雙11期間,接受這樣快速翻單的考驗。沈先文表態:“我們也很高興,願意接受挑戰及理念的更新。”

唐相權的訂單算得上是大單了。更多時候,來自網上的訂單量少則100單,多則上千單。而小單量,也就意味著翻單週期大大減少。

在沈先文的廠房內,原先一條流水線由20-25個工人組成。但為了應對小批量、快速翻單的生產節奏,工廠必須將大流水縮小至7-10人,一人承擔多個環節。

好在在平時的生產作業中,他們便常常在不同崗位輪崗,減少因重複機械縫製一個部位帶來的厭倦感。在這樣的訓練之下,不出三年,一個工人便能成為一個服裝生產老手。現在,當地80%以上的工人都可以獨立完成一件服裝的所有環節。

沈先文粗略估計,比起往年的純線下,通過雙11的增量,今年訂單總數能夠增加20%以上。

淘工廠這邊,也為雙11儲備了20000家服裝工廠。其中,江西共青城羽絨服產業帶就有100萬件羽絨服的產能儲備。而在訂單生產過程中,淘工廠也將對VIP訂單全過程監控預警,跟單專家跟進。這是made in Internet 提出後的首次雙11,也是新製造的大閱兵。

“雙11的訂單,如何大家配合著做,一定能夠做好這筆生意。”老沈說。

車工小陳嫺熟地縫著邊,看上去這是一件羽絨服的袖子部位。雙11之後,當一位漂亮的女士穿上它時,一定想不到這會出自一位90後的酷男孩之手。

臨近雙11,小陳的工作時常被拉長到12-13小時,每天的收入能達到300元,每月入手八九千元,妥妥的。要知道,當地一個還不錯的社區的房價不過4000元一平米。這些工人們看上去年紀都不大,戴上耳機,一塊半平方米的桌面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

而在轟鳴車間的另一頭,新建的大學城正在拔地而起,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地標。到時候,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獨立學院不斷入駐,會給當地的羽絨服裝行業帶來新鮮血液嗎?

沈先文的憧憬似乎又多了幾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