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個民國畫家的肖像——記畫家張弦

【張弦: 英雄與美人】油畫, 45.83×8cm, 1935作。 中國美術館藏品。

【一個民國畫家的肖像——記畫家張弦】

文/丁玉華

畫家張弦要不是近兩年國內幾大民國展上都有他的作品出現,恐怕是不會還有人記得或是知道這個名字的了。 或許有細心的讀者在看過劉海粟、傅雷、倪貽德、龐薰琹、黃苗子等大家、畫家的傳記、自述、回憶錄裡還記得曾經見過張弦的名字。 但對於這個畫家畫的什麼畫, 長得什麼樣是說不出個一二來的。

關於張弦的生平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不論是他的出生年代、死因、留學法國的時間等等, 零散的資料、回憶似乎總是無法給出一個統一的答案。 在留存不多的幾張舊相片中, 有1930年6月張弦在法國與劉海粟、傅雷一起拜見畫家阿爾培•裴那時的留影(圖①);有1932年10月在上海法租界愛麥虞限路中華學藝社門前與決瀾社第一屆畫展成員的合影(圖②);還有一兩張1931年到1936年上海美專任教時的師生合照(圖③)。 相片裡的張弦中等身材,很清瘦,面孔很黑, 一身整潔的西裝,一絲不亂的髮型,臉上還總是有著那麼一絲淡定和從容。

1901年出生在浙江青田的張弦, 字亦琴(也有說是1898年, 見《麗水地區人物志》) , 性格內向, 不愛多說話,

時常喜歡一個人孤獨地關在房裡, 研調者茜紅、粉綠、朱砂、鵝黃等的顏色, 在畫布上實驗著新的創作, 在朋友眼裡這個極內向的人有時也會說出有趣的話來讓人發笑。 20年代初張弦赴法留學, 後畢業於巴黎美術學校。 陳抱一在《洋畫運動過程略記》中說張弦是從上海美專畢業後赴法留學的, 不過我們在上海美專早期選科畢業生 、早期正科畢業生和西洋畫選課畢業生名錄中都並未發現張弦的名字。 還有一種說法是張弦20年代初赴法前曾考入南京政治大學, 畢業後在南京某中學任教(見《麗水地區人物志》)。 不過第二種說法在美術界並不流行。 而說張弦是上海美專學生出身的還有傅雷。 1936年傅雷在寫給劉抗的信中稱張弦與劉海粟 “桃李得悉”,
後來在1957年的“傅雷自述”中當提到張弦時仍說張生前是上海美專學生出身的教授。 傅雷和張弦在法國留學時結識, 後又共事於上海美專, 兩人一直以兄弟相稱, 所以傅雷說張弦曾就讀於上海美專還是可信的, 但張大概當時未畢業就赴法國留學去了。

圖2

張弦先後去過兩次法國。 第一次是赴法留學, 時間是1920-1928。 (見劉曉路編的“中國近代留學西方近代美術家”留學年表) 這是目前廣泛採用的一種說法。 張弦家境並不富裕, 在法國考上了巴黎美術學校, 是靠勤工儉學完成了最後的學業。 黃苗子在上海美專學習期間常去先生張弦宿舍談天, 也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 張弦有說起自己在法國的經歷, 所以後來黃苗子在《畫壇師友錄》中才會說“張弦是靠賣青田石流浪到巴黎, 一面做苦工一面習畫而苦學成名的畫家”。 張弦第二次赴法是陪同時任上海美專校長的劉海粟作歐遊考察, 時間估算是在1929年- 1930年。 那次赴法前張弦在上海辦了個展, 籌了些赴法的經費。 倪貽德說張弦是具有藝術家的憨性的,因為他心甘情願“拿了勞作的酬勞來滿足他研究藝術的欲望”。 那次歐渡張弦雖然是同劉海粟一同前往的,但估計是經費有限,他並未和劉海粟一起去義大利、瑞士等國考察,而且比劉海粟先行回國。回到上海後就開始擔任上海美專素描課教授。根據畫家龐薰琹的回憶1931年暑假過後他去上海美專代邱代明的素描課,而當時美專有三個素描教室,一個教室是張弦,一個教室是倪貽德,一個教室是邱代明,並提到那時劉海粟還在法國。 《劉海粟年譜》的記載也只說1931年8月劉海粟攜妻和傅雷啟程返國,並未提及張弦。

引起風波的照片

張弦第二次從法國回來在作品的造型上更過地開始傾向於野獸派,平面化的構圖,簡練的線條,有意識的變形,形式上也更講求裝飾化,不過在色彩方面張弦並沒有採用野獸派的鮮豔濃重的色彩,尤其他的油畫人物色彩很單純。張弦的這一畫風主要體現在畫家1932年-1935年在決瀾社時期的創作。在近年民國畫展上張弦1932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人物作品經常被拿來展出,這幅作品是張弦參加決瀾社第二次畫展時的作品(見《良友》畫報1933年第82期)。作品高46釐米,寬38.8釐米,畫的是一個年輕女子的半身像,畫面用色非常的簡單,淡灰、黑色和淺紅,與色彩形成呼應的是簡潔自然的線條勾勒,整幅畫在洋氣中還透露著一息古裝仕女的韻味(這幅作品現收藏于劉海粟美術館)(圖④)。而決瀾社第三次畫展中張弦的一張《肖像》(圖⑤)也是這種風格的延續(見《良友》畫報1935年第111期)。倪貽德曾說張弦第二次歸國回來的作品是盡帶著野獸性的單純化的東西,是把以前的技法完全拋棄了,而竭力往新的方面跑。從臨摹梵古、塞尚那些現代繪畫先驅者的作品開始,而漸漸受到馬蒂斯和特朗的影響。 1929年出版的《美展特刊》上刊登了張弦參加首屆全國美展的作品圖片(圖⑥)。因為美展開幕式在1929年的4月,而同年2月張弦已啟程赴法,所以這張參展作品應該是畫家第二次歐遊前交到大會組委會的。那是一張裸體女子側坐像,黑白相片無法看到畫家在色彩上的運用,但是可以看出畫家扎實地素描功底。整幅作品因為畫家大膽地運用了粗線條的輪廓和大色塊的陰影,畫面中人物的重量感,體積感和穩定感被極好地表現了出來。這幅作品反映的正是張弦第一次留法時期所形成的風格。

張弦第二次從法國歸來的風格雖受到野獸派的影響,但也加入了自己的特色,那個時期張弦一直嘗試著在油畫中融入民族化的東西。他常常去逛神隍廟,說可以在那裡發現他所需要的東西,還用毛筆在宣紙上鉤畫了古裝仕女,試圖在中國的民間藝術裡發現出一點新的東西來。 張弦作品中單純的色彩或許也是他東方情結的一種表現,不過有時也會顯得缺乏生氣。當時就有評論家指出張弦的色彩有時不免陷於枯燥單調,“雖然在他那過人的深刻素描修養之下,也往往可看出那在色彩上底缺憾的。在他的人像與靜物畫上,有時憑了他那有力的線條力量,還可以將那些色彩的不足之處掩飾過去,可是,在他的風景畫上,這缺憾就往往非常明顯地流露了出來。” (見李寶泉的《中國當代畫家評》1937年出版)劉海粟美術館收藏了張弦的5幅風景畫,作品大致是畫家在上海美專任教期間創作的,在歷次的展覽中也都陸續向公眾展出過,作品尺寸都不大,估計是當年張弦外出寫生時的作品,構圖上比較保守,色彩上確實也沒有十分突出的表現(圖⑦)。但即使是這樣,張弦畫中獨有的寧靜和沉默有時就像“荒漠中僅有的一朵鮮花,有似鋼琴詩人蕭邦的憂鬱孤潔的情調(風景畫),有時又在明快的章法中暗示著無涯的淒涼(人體畫),像莫札特把淡寞的哀感隱藏在暢朗的快適外形中一般。”

張弦從法國回來後一直在上海美專任教,教素描,教油畫,也帶著學生旅遊寫生,同學們白天作畫晚上就把習作打開讓老師提意見。 張弦與同是從留法歸來的劉抗最受學生歡迎,因為兩位老師比較開放,當時的美專是比較開放的。張弦素描課上有個“小模特”,不但同學們喜歡她,張弦也很喜歡,有時還親自給這個“小模特”擺姿勢。 黃苗子在美專上素描課期間就經常到張弦先生的宿舍談天,從那裡黃苗子第一次接觸到了巴黎畫派,後來還認識了決瀾社的成員。還有1934年考入上海美專的王琦,在第二年級的自選畫室課程中選了張弦畫室(另外還有兩個畫室分別由王遠勃和劉抗任教師)。根據老畫家王琦的回憶“張弦老師的油畫畫風接近歐洲現代派,但他極為重視素描基礎的訓練,在課堂上要求同學十分嚴格,特別要大家重視人物形體結構和解剖部位的分析、把握。” 張弦的素描功底和素養被當時的評論家李寶泉譽為國內洋畫界唯一一位能與徐悲鴻對抗的畫家。 所以當今城社出版了張弦先生的素描活頁選,學生們都買來當作學習的最好範本。王琦還記得上過張弦畫室的老同學如王益論、吳甲豐、王式廓、張學武等,他們的畢業留校作品陳列在走廊的兩旁壁上,成為大家效法的榜樣。 可見,在學生眼裡張弦是有真才實學的,在教學上講求嚴謹,對學生嚴格負責,但平時和學生相處卻沒有一點架子。

像張弦那樣很多早期美術留學生回國後都投入了教育事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國內的西畫市場仍未形成,搞西畫的靠賣畫是不能糊口的,畫家往往要到美術學校去做臨時或長期的美術教員以維持生計。但在上海美術教員的收入並不好。上海的美術學校多是私立的不如官方、國立的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如遇軍閥戰亂,學生入學人數大減,學校經費不足,教職員薪資也得按比例減少。張弦執教的上海美專在經費上一直存在著問題,作為校長的劉海粟對外向來表示學校經費全有其私人籌畫,不受公家捐助,因為經費問題學校1919年申請立案時已被指出“無確定之基金,與私立專校不符”。 張弦雖然在美專深受學生的歡迎,但大概是因為生計的原因,在上海他也感到苦悶,想到北平去發展。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當時即將去北平發展的龐薰琹,那是在1936年。龐薰琹到了北平就向北平藝專提出了聘請張弦為繪畫基礎教師的建議,學校方面很快辦了聘書手續,並寄出了聘書。但就在那份聘書寄出後沒幾天,張弦卻在家鄉病逝,最終也沒看到那份聘書。 關於張弦的死一說是1936年夏張弦從上海回到青田老家後不久患上了腸炎脫水不治而亡。 (見劉海粟的“傅雷二三事”)還有一種說法是傳那年夏天張弦回鄉度假時不幸溺水而死 (見張弦的學生王琦、黃苗子回憶錄)。當時作為張弦的摯友傅雷堅持張弦的死絕不是單純的生病不治而亡,而是因為受了美專的剝削,抑鬱而死的。 傅雷1936年冬在洛陽考察龍門石窟時寫信給當時還在上海美專任教的劉抗說洛陽初中和洛陽高級師範某些教圖畫音樂的教師資歷比劉抗低,收入卻比劉抗高了許多。 由此讓我們推想到了張弦的收入是否也過低,如果真是這樣,按照張弦的性格對於自己的待遇問題會選擇沉默、隱忍,不會主動向校方討個什麼說法,所以傅雷說“張弦的氣死,越想越應該,像他那樣剛烈的人怎能不氣呢?” 雖然傅雷與劉海粟私交也甚好,兩人在巴黎時形影不離,但張弦的英年早逝使性情耿直的傅雷最終與劉海粟決裂,斷交了整整20年,直到50年代兩人才重歸於好。

張弦的不幸逝世在當年的美術界還是引起了不小轟動。1936年10月14日由傅雷提議舉辦的張弦遺作展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樓開幕, 當天參加人數多達二百餘人,除了張弦生前執教的上海美專師生,包括美專校長劉海粟,畫家王濟遠;張弦文藝界的朋友,潘玉良、劉抗、傅雷,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上海市商會主席王曉籟也都參加了張弦先生的遺作展。第二天《申報》上還報導了張弦遺作展的情況。 因為張弦對於自己的繪畫作品看得很重,對於自己的作品,有許多在朋友們覺得已經很佳妙了,他終是隨便塗掉撕掉的,所以死後的遺作就並不是很多。 在遺作展上蔡元培先生發表了演說稱讚張弦藝術高超,可惜天不永年,並呼籲愛好藝術的同志勇於購藏張之遺作,一則可永資紀念,一則也因為張身後蕭條,可為寡妻孤雛籌措資金。 當時身為美專學生的王琦花了15元大洋購得了一幅張弦的上色素描, 這幅作品王琦後來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圖⑧)。那幅作品題為“英雄與美人”,創作于1935年,畫中美人凝視著壁上的雄獅圖若有所思。此畫線條運用上流暢凝練,很能看出張弦的素描功底,同時在人體比例上的拉長又增加了作品的裝飾趣味。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還有多少張弦的遺作還留存在世。早期中國油畫運動的探索者都曾經努力地創作過,即使是在最艱苦的條件下,不幸的是他們的作品即使僥倖躲過了連年的戰亂、動亂,最終也不能倖免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還有一點也許知道的人更少了,張弦除了畫畫,刻章也很好。書法家于右任先生寫的對聯上用的兩方圖章中就有張弦刻的款。

當我整理完手頭那些關於張弦的零散資料、回憶筆記後,又細細重讀了傅雷悼念張弦的那篇悼文,我似乎覺得那時我才真正讀懂了傅雷筆下的張弦“(他)的生活與常人並沒有分別,不過比常人更純樸而淡泊,那是擁有孤潔不移的道德力與堅而不驕的自信力的人。(同時)光明奮勉的私生活,對於藝術忠誠不變的心志,使他充分具有一個藝人所應有的可敬的嚴正坦率。”

原文載自《美術博覽》2009年10月號刊

上海美專教授、著名美術家 張弦

文/陳木雲

張弦(1898-1936),字亦琴,浙江青田縣城鶴城鎮後街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央大學(南京)藝術系教授。現代著名美術家。

張弦六歲父喪,由祖婆與大哥撫養長大。自幼聰明好學,喜愛琴棋書畫,讀書過目不忘,畫物酷似,深得老師的稱讚。青田敬業小學(今縣實驗小學)畢業後,考入溫州中學。畢業後,赴南京考入政治大學,攻讀政治系二年,頗受著名學者于右任的賞識。學成後在南京一所中學任教三年。

張 弦 教授像

1924年到法國自費留學,考入巴黎美術學院,學習西畫。學習之餘,以出賣油畫、素描維持生活。在巴黎學習時,與當時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恩來有過交往。由於他勤奮刻苦,學業大進,成績優異,曾參加過世界油畫素描比賽獲獎。法國大畫家愛奈士羅倫極為賞識,稱其為“第一高材生”,畢業後,被校方留下任教。

後經當時中國駐法國大使顧維鈞的敦促,應校長劉海粟聘請,1928年回國到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前身)任油畫教授,藝苑研究所指導。1929年,由劉海粟資助,再度赴法進修西洋畫,就學羅辛門下。1931年學成歸國後,曾受蔡元培之聘先後任教于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和中央大學(南京)藝術系教授。他認真研究中國民間藝術和傳統繪畫,尋求與油畫相結合的新路,他時常一個人孤獨地關在房內研調著各種顏色,在畫布上試驗著各種新企圖,從而形成了他那獨特的以簡潔的線條、單純的色彩,富有東方神韻的繪畫風采,被時人稱為“在國內現有的西畫家中,張弦可以說是稀有的一個”。

張弦 教授 作品

1931年,張弦與龐熏琹、倪貽德(後任過中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美協主席)、王濟遠等人發起過當時頗有影響的進步美術團體“決瀾社”,在探討畫藝、介紹西方美術、聯絡進步畫家、擴大油畫的社會影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美術界享有較好的聲譽。並與劉海粟、張大千、何香凝、徐悲鴻等交往甚密。商務印書館還出版過《張弦素描集》。1936年,蔣介石、汪精衛擬請名畫家作頤和園宮圖。經何香凝推薦,特地邀請他到北京,擬定半月薪金二千銀元。因此時學校暑假在即,張弦先回青田探親度假。

1936年夏,張弦帶著兒子在青田鶴城大埠頭甌江游泳時,當時游泳的人比較多,因一時不見兒子,誤以為出事了,受到驚嚇刺激,之後便得了風寒病。由於當地醫生的誤診和家屬以迷信相解,乃至病情日重,送至溫州白累德醫院,為時已晚,不治身亡,時年39歲。安葬在青田丹山門外。

留心過中國現代美術史的人,一定會想知道現代較早出洋留學的中國畫家。美術界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考證:如以出洋先後為序,第一位是廣東的李鐵夫,繼而是李叔同(弘一法師)。二李之後,大批有志于西畫的青年陸續出洋。其中,1928年任國立藝術院首任院長的林風眠為第六人,全國美協的首任主席徐悲鴻為第七人,現任美協主席吳作人為第十二人,而張弦為第九人。

張弦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年輕美術家,是現代中國美術界的先軀者之一。他少年篤學,遠涉重洋,力開中國西畫先河,注意吸收西歐印象派、野獸派等現代學派的繪畫觀念,又注意對祖國傳統繪畫優點的繼承,融中西方美術精華為一體,在美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商務印書館曾出版他的《張弦素描集》。

1936年傅雷、張弦、劉海粟夫婦拜訪畫家裴那

正當張弦在藝壇上風華正茂時,不幸身亡,引起了當時上海、南京美術界震動,由蔡元培、劉海粟發起,在上海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天何厄藝人之苛”,這是當時在上海美術專業學校的張弦靈堂上的一幅橫批。唁念靈堂裡掛滿了當時各界名流題贈的挽詞。靈堂正中懸掛著蔡元培先生的大幅挽詞“潛宮永翳”,兩側分別掛有劉海粟、于右任兩先生的挽聯,劉海粟揮淚相題:“微子多能諸生崇拜,何竟長辭此校淒其,淚灑秋風;”著名學者、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藝絕留寰宇,哀歌雜薤蒿”。

張弦教授追悼會紀念照

張弦生前與劉海粟私人交誼甚善,他卒後,劉海粟還時常在經濟上幫助張弦的家屬,並將張弦生前的遺作奉還其家屬。可惜,後大多毀于“文革”的浩劫之中。

張弦教授于1919年在青田縣鶴城鎮後街(現鶴城鎮後街38號5間2層磚木結構房屋)與林雲妹(青田縣水南村頭人)結婚,育有一子張玉磷、一女張玉音。張弦突然離世,夫人林雲妹傷心不已,但她未曾再嫁,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撫養長大,於1982年去世,享年92歲。張弦教授孫子張秉福,在青田縣人民法院工作。

張弦作品流傳下來極少,生平資料極為有限,據曾任中國美協黨組書記的王琦回憶,張弦的素描功底相當深厚,在當時的巴黎,是僅次於畢卡索、馬蒂斯等大師的水準。他“誨導後進,不厭不倦,及門數百人皆崇拜服膺,課餘輒自作畫,寫生寫意俱臻神妙,年來攻國畫白描人物,動盪迴旋,有不可捉摸之力感,獨樹一幟,實開中國藝壇之新紀元。”(節錄《張弦先生遺作展覽會》前言)。直到2004年7月12日上海《新民晚報》刊登了《照片背後的故事——拔開上海美專“模特兒照片”的迷霧》一文,人們才重新認識了這位元才藝卓絕的藝術大師。

張弦教授 素描作品

張弦教授1932年作的一幅布面油畫《虞山風景》(33×46.5cm,簽名:弦.1932),(見下圖)在上海工美拍賣有限公司2004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海派書畫專場上,估價5-8萬元,成交價101200元人民幣;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杭州)2006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名家西畫作品專場,起拍價則標為12-18萬元人民幣。

張弦(1898~1936)虞山風景,布面油畫,1932年作,簽名:弦.1932

倪貽德說張弦是具有藝術家的憨性的,因為他心甘情願“拿了勞作的酬勞來滿足他研究藝術的欲望”。 那次歐渡張弦雖然是同劉海粟一同前往的,但估計是經費有限,他並未和劉海粟一起去義大利、瑞士等國考察,而且比劉海粟先行回國。回到上海後就開始擔任上海美專素描課教授。根據畫家龐薰琹的回憶1931年暑假過後他去上海美專代邱代明的素描課,而當時美專有三個素描教室,一個教室是張弦,一個教室是倪貽德,一個教室是邱代明,並提到那時劉海粟還在法國。 《劉海粟年譜》的記載也只說1931年8月劉海粟攜妻和傅雷啟程返國,並未提及張弦。

引起風波的照片

張弦第二次從法國回來在作品的造型上更過地開始傾向於野獸派,平面化的構圖,簡練的線條,有意識的變形,形式上也更講求裝飾化,不過在色彩方面張弦並沒有採用野獸派的鮮豔濃重的色彩,尤其他的油畫人物色彩很單純。張弦的這一畫風主要體現在畫家1932年-1935年在決瀾社時期的創作。在近年民國畫展上張弦1932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人物作品經常被拿來展出,這幅作品是張弦參加決瀾社第二次畫展時的作品(見《良友》畫報1933年第82期)。作品高46釐米,寬38.8釐米,畫的是一個年輕女子的半身像,畫面用色非常的簡單,淡灰、黑色和淺紅,與色彩形成呼應的是簡潔自然的線條勾勒,整幅畫在洋氣中還透露著一息古裝仕女的韻味(這幅作品現收藏于劉海粟美術館)(圖④)。而決瀾社第三次畫展中張弦的一張《肖像》(圖⑤)也是這種風格的延續(見《良友》畫報1935年第111期)。倪貽德曾說張弦第二次歸國回來的作品是盡帶著野獸性的單純化的東西,是把以前的技法完全拋棄了,而竭力往新的方面跑。從臨摹梵古、塞尚那些現代繪畫先驅者的作品開始,而漸漸受到馬蒂斯和特朗的影響。 1929年出版的《美展特刊》上刊登了張弦參加首屆全國美展的作品圖片(圖⑥)。因為美展開幕式在1929年的4月,而同年2月張弦已啟程赴法,所以這張參展作品應該是畫家第二次歐遊前交到大會組委會的。那是一張裸體女子側坐像,黑白相片無法看到畫家在色彩上的運用,但是可以看出畫家扎實地素描功底。整幅作品因為畫家大膽地運用了粗線條的輪廓和大色塊的陰影,畫面中人物的重量感,體積感和穩定感被極好地表現了出來。這幅作品反映的正是張弦第一次留法時期所形成的風格。

張弦第二次從法國歸來的風格雖受到野獸派的影響,但也加入了自己的特色,那個時期張弦一直嘗試著在油畫中融入民族化的東西。他常常去逛神隍廟,說可以在那裡發現他所需要的東西,還用毛筆在宣紙上鉤畫了古裝仕女,試圖在中國的民間藝術裡發現出一點新的東西來。 張弦作品中單純的色彩或許也是他東方情結的一種表現,不過有時也會顯得缺乏生氣。當時就有評論家指出張弦的色彩有時不免陷於枯燥單調,“雖然在他那過人的深刻素描修養之下,也往往可看出那在色彩上底缺憾的。在他的人像與靜物畫上,有時憑了他那有力的線條力量,還可以將那些色彩的不足之處掩飾過去,可是,在他的風景畫上,這缺憾就往往非常明顯地流露了出來。” (見李寶泉的《中國當代畫家評》1937年出版)劉海粟美術館收藏了張弦的5幅風景畫,作品大致是畫家在上海美專任教期間創作的,在歷次的展覽中也都陸續向公眾展出過,作品尺寸都不大,估計是當年張弦外出寫生時的作品,構圖上比較保守,色彩上確實也沒有十分突出的表現(圖⑦)。但即使是這樣,張弦畫中獨有的寧靜和沉默有時就像“荒漠中僅有的一朵鮮花,有似鋼琴詩人蕭邦的憂鬱孤潔的情調(風景畫),有時又在明快的章法中暗示著無涯的淒涼(人體畫),像莫札特把淡寞的哀感隱藏在暢朗的快適外形中一般。”

張弦從法國回來後一直在上海美專任教,教素描,教油畫,也帶著學生旅遊寫生,同學們白天作畫晚上就把習作打開讓老師提意見。 張弦與同是從留法歸來的劉抗最受學生歡迎,因為兩位老師比較開放,當時的美專是比較開放的。張弦素描課上有個“小模特”,不但同學們喜歡她,張弦也很喜歡,有時還親自給這個“小模特”擺姿勢。 黃苗子在美專上素描課期間就經常到張弦先生的宿舍談天,從那裡黃苗子第一次接觸到了巴黎畫派,後來還認識了決瀾社的成員。還有1934年考入上海美專的王琦,在第二年級的自選畫室課程中選了張弦畫室(另外還有兩個畫室分別由王遠勃和劉抗任教師)。根據老畫家王琦的回憶“張弦老師的油畫畫風接近歐洲現代派,但他極為重視素描基礎的訓練,在課堂上要求同學十分嚴格,特別要大家重視人物形體結構和解剖部位的分析、把握。” 張弦的素描功底和素養被當時的評論家李寶泉譽為國內洋畫界唯一一位能與徐悲鴻對抗的畫家。 所以當今城社出版了張弦先生的素描活頁選,學生們都買來當作學習的最好範本。王琦還記得上過張弦畫室的老同學如王益論、吳甲豐、王式廓、張學武等,他們的畢業留校作品陳列在走廊的兩旁壁上,成為大家效法的榜樣。 可見,在學生眼裡張弦是有真才實學的,在教學上講求嚴謹,對學生嚴格負責,但平時和學生相處卻沒有一點架子。

像張弦那樣很多早期美術留學生回國後都投入了教育事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國內的西畫市場仍未形成,搞西畫的靠賣畫是不能糊口的,畫家往往要到美術學校去做臨時或長期的美術教員以維持生計。但在上海美術教員的收入並不好。上海的美術學校多是私立的不如官方、國立的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如遇軍閥戰亂,學生入學人數大減,學校經費不足,教職員薪資也得按比例減少。張弦執教的上海美專在經費上一直存在著問題,作為校長的劉海粟對外向來表示學校經費全有其私人籌畫,不受公家捐助,因為經費問題學校1919年申請立案時已被指出“無確定之基金,與私立專校不符”。 張弦雖然在美專深受學生的歡迎,但大概是因為生計的原因,在上海他也感到苦悶,想到北平去發展。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當時即將去北平發展的龐薰琹,那是在1936年。龐薰琹到了北平就向北平藝專提出了聘請張弦為繪畫基礎教師的建議,學校方面很快辦了聘書手續,並寄出了聘書。但就在那份聘書寄出後沒幾天,張弦卻在家鄉病逝,最終也沒看到那份聘書。 關於張弦的死一說是1936年夏張弦從上海回到青田老家後不久患上了腸炎脫水不治而亡。 (見劉海粟的“傅雷二三事”)還有一種說法是傳那年夏天張弦回鄉度假時不幸溺水而死 (見張弦的學生王琦、黃苗子回憶錄)。當時作為張弦的摯友傅雷堅持張弦的死絕不是單純的生病不治而亡,而是因為受了美專的剝削,抑鬱而死的。 傅雷1936年冬在洛陽考察龍門石窟時寫信給當時還在上海美專任教的劉抗說洛陽初中和洛陽高級師範某些教圖畫音樂的教師資歷比劉抗低,收入卻比劉抗高了許多。 由此讓我們推想到了張弦的收入是否也過低,如果真是這樣,按照張弦的性格對於自己的待遇問題會選擇沉默、隱忍,不會主動向校方討個什麼說法,所以傅雷說“張弦的氣死,越想越應該,像他那樣剛烈的人怎能不氣呢?” 雖然傅雷與劉海粟私交也甚好,兩人在巴黎時形影不離,但張弦的英年早逝使性情耿直的傅雷最終與劉海粟決裂,斷交了整整20年,直到50年代兩人才重歸於好。

張弦的不幸逝世在當年的美術界還是引起了不小轟動。1936年10月14日由傅雷提議舉辦的張弦遺作展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樓開幕, 當天參加人數多達二百餘人,除了張弦生前執教的上海美專師生,包括美專校長劉海粟,畫家王濟遠;張弦文藝界的朋友,潘玉良、劉抗、傅雷,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上海市商會主席王曉籟也都參加了張弦先生的遺作展。第二天《申報》上還報導了張弦遺作展的情況。 因為張弦對於自己的繪畫作品看得很重,對於自己的作品,有許多在朋友們覺得已經很佳妙了,他終是隨便塗掉撕掉的,所以死後的遺作就並不是很多。 在遺作展上蔡元培先生發表了演說稱讚張弦藝術高超,可惜天不永年,並呼籲愛好藝術的同志勇於購藏張之遺作,一則可永資紀念,一則也因為張身後蕭條,可為寡妻孤雛籌措資金。 當時身為美專學生的王琦花了15元大洋購得了一幅張弦的上色素描, 這幅作品王琦後來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圖⑧)。那幅作品題為“英雄與美人”,創作于1935年,畫中美人凝視著壁上的雄獅圖若有所思。此畫線條運用上流暢凝練,很能看出張弦的素描功底,同時在人體比例上的拉長又增加了作品的裝飾趣味。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還有多少張弦的遺作還留存在世。早期中國油畫運動的探索者都曾經努力地創作過,即使是在最艱苦的條件下,不幸的是他們的作品即使僥倖躲過了連年的戰亂、動亂,最終也不能倖免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還有一點也許知道的人更少了,張弦除了畫畫,刻章也很好。書法家于右任先生寫的對聯上用的兩方圖章中就有張弦刻的款。

當我整理完手頭那些關於張弦的零散資料、回憶筆記後,又細細重讀了傅雷悼念張弦的那篇悼文,我似乎覺得那時我才真正讀懂了傅雷筆下的張弦“(他)的生活與常人並沒有分別,不過比常人更純樸而淡泊,那是擁有孤潔不移的道德力與堅而不驕的自信力的人。(同時)光明奮勉的私生活,對於藝術忠誠不變的心志,使他充分具有一個藝人所應有的可敬的嚴正坦率。”

原文載自《美術博覽》2009年10月號刊

上海美專教授、著名美術家 張弦

文/陳木雲

張弦(1898-1936),字亦琴,浙江青田縣城鶴城鎮後街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央大學(南京)藝術系教授。現代著名美術家。

張弦六歲父喪,由祖婆與大哥撫養長大。自幼聰明好學,喜愛琴棋書畫,讀書過目不忘,畫物酷似,深得老師的稱讚。青田敬業小學(今縣實驗小學)畢業後,考入溫州中學。畢業後,赴南京考入政治大學,攻讀政治系二年,頗受著名學者于右任的賞識。學成後在南京一所中學任教三年。

張 弦 教授像

1924年到法國自費留學,考入巴黎美術學院,學習西畫。學習之餘,以出賣油畫、素描維持生活。在巴黎學習時,與當時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恩來有過交往。由於他勤奮刻苦,學業大進,成績優異,曾參加過世界油畫素描比賽獲獎。法國大畫家愛奈士羅倫極為賞識,稱其為“第一高材生”,畢業後,被校方留下任教。

後經當時中國駐法國大使顧維鈞的敦促,應校長劉海粟聘請,1928年回國到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前身)任油畫教授,藝苑研究所指導。1929年,由劉海粟資助,再度赴法進修西洋畫,就學羅辛門下。1931年學成歸國後,曾受蔡元培之聘先後任教于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和中央大學(南京)藝術系教授。他認真研究中國民間藝術和傳統繪畫,尋求與油畫相結合的新路,他時常一個人孤獨地關在房內研調著各種顏色,在畫布上試驗著各種新企圖,從而形成了他那獨特的以簡潔的線條、單純的色彩,富有東方神韻的繪畫風采,被時人稱為“在國內現有的西畫家中,張弦可以說是稀有的一個”。

張弦 教授 作品

1931年,張弦與龐熏琹、倪貽德(後任過中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美協主席)、王濟遠等人發起過當時頗有影響的進步美術團體“決瀾社”,在探討畫藝、介紹西方美術、聯絡進步畫家、擴大油畫的社會影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美術界享有較好的聲譽。並與劉海粟、張大千、何香凝、徐悲鴻等交往甚密。商務印書館還出版過《張弦素描集》。1936年,蔣介石、汪精衛擬請名畫家作頤和園宮圖。經何香凝推薦,特地邀請他到北京,擬定半月薪金二千銀元。因此時學校暑假在即,張弦先回青田探親度假。

1936年夏,張弦帶著兒子在青田鶴城大埠頭甌江游泳時,當時游泳的人比較多,因一時不見兒子,誤以為出事了,受到驚嚇刺激,之後便得了風寒病。由於當地醫生的誤診和家屬以迷信相解,乃至病情日重,送至溫州白累德醫院,為時已晚,不治身亡,時年39歲。安葬在青田丹山門外。

留心過中國現代美術史的人,一定會想知道現代較早出洋留學的中國畫家。美術界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考證:如以出洋先後為序,第一位是廣東的李鐵夫,繼而是李叔同(弘一法師)。二李之後,大批有志于西畫的青年陸續出洋。其中,1928年任國立藝術院首任院長的林風眠為第六人,全國美協的首任主席徐悲鴻為第七人,現任美協主席吳作人為第十二人,而張弦為第九人。

張弦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年輕美術家,是現代中國美術界的先軀者之一。他少年篤學,遠涉重洋,力開中國西畫先河,注意吸收西歐印象派、野獸派等現代學派的繪畫觀念,又注意對祖國傳統繪畫優點的繼承,融中西方美術精華為一體,在美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商務印書館曾出版他的《張弦素描集》。

1936年傅雷、張弦、劉海粟夫婦拜訪畫家裴那

正當張弦在藝壇上風華正茂時,不幸身亡,引起了當時上海、南京美術界震動,由蔡元培、劉海粟發起,在上海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天何厄藝人之苛”,這是當時在上海美術專業學校的張弦靈堂上的一幅橫批。唁念靈堂裡掛滿了當時各界名流題贈的挽詞。靈堂正中懸掛著蔡元培先生的大幅挽詞“潛宮永翳”,兩側分別掛有劉海粟、于右任兩先生的挽聯,劉海粟揮淚相題:“微子多能諸生崇拜,何竟長辭此校淒其,淚灑秋風;”著名學者、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藝絕留寰宇,哀歌雜薤蒿”。

張弦教授追悼會紀念照

張弦生前與劉海粟私人交誼甚善,他卒後,劉海粟還時常在經濟上幫助張弦的家屬,並將張弦生前的遺作奉還其家屬。可惜,後大多毀于“文革”的浩劫之中。

張弦教授于1919年在青田縣鶴城鎮後街(現鶴城鎮後街38號5間2層磚木結構房屋)與林雲妹(青田縣水南村頭人)結婚,育有一子張玉磷、一女張玉音。張弦突然離世,夫人林雲妹傷心不已,但她未曾再嫁,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撫養長大,於1982年去世,享年92歲。張弦教授孫子張秉福,在青田縣人民法院工作。

張弦作品流傳下來極少,生平資料極為有限,據曾任中國美協黨組書記的王琦回憶,張弦的素描功底相當深厚,在當時的巴黎,是僅次於畢卡索、馬蒂斯等大師的水準。他“誨導後進,不厭不倦,及門數百人皆崇拜服膺,課餘輒自作畫,寫生寫意俱臻神妙,年來攻國畫白描人物,動盪迴旋,有不可捉摸之力感,獨樹一幟,實開中國藝壇之新紀元。”(節錄《張弦先生遺作展覽會》前言)。直到2004年7月12日上海《新民晚報》刊登了《照片背後的故事——拔開上海美專“模特兒照片”的迷霧》一文,人們才重新認識了這位元才藝卓絕的藝術大師。

張弦教授 素描作品

張弦教授1932年作的一幅布面油畫《虞山風景》(33×46.5cm,簽名:弦.1932),(見下圖)在上海工美拍賣有限公司2004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海派書畫專場上,估價5-8萬元,成交價101200元人民幣;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杭州)2006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名家西畫作品專場,起拍價則標為12-18萬元人民幣。

張弦(1898~1936)虞山風景,布面油畫,1932年作,簽名:弦.193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