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離騷》讀殺渾無味,好個詩家阮步兵!

元好問, 字裕之, 號遺山, 是金朝的文壇宗師, 代表了金朝文學的最高成就。 他詩詞文均達到了極高的成就, 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清代的劉熙載在《藝概》中評價元好問的詞道:“疏快之中, 自饒深婉, 亦可謂集兩宋之大成。 ”他最著名的一首詞當屬《摸魚兒·雁丘詞》, 被金庸引用至《神雕俠侶》。

1234年, 金朝在南宋和蒙古人的夾擊下宣告覆亡, 身為亡國之民, 元好問滿腹悲痛又無處訴說, 只好借酒澆愁, 並寫下了一首詞一澆胸中塊壘。

《鷓鴣天》

只近浮名不近情。 且看不飲更何成。 三杯漸覺紛華遠, 一鬥都澆塊磊平。

醒複醉, 醉還醒。 靈均憔悴可憐生。 《離騷》讀殺渾無味, 好個詩家阮步兵!

國破家亡, 難免生出世事如夢之慨, 在這一刻, 元好問好像李白附體, 宣稱:如果一個人只追求名利, 而對酒無動於衷, 那他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三杯酒下肚, 飄飄然如墜仙境, 漸漸覺得世間的榮華富貴都那麼無聊;喝了一鬥之後, 心中的苦悶將一掃而空, 再也沒有痛苦和悲傷。

下半片, 元好問用屈原和阮籍的例子論證自己的觀點。 想那屈原, 是個忠心耿耿的人物吧, 但他的一生活得多麼可憐, 最終也只能投水而死。 (屈原, 字靈均。 )

最後兩句是此詞的精華所在:我熟讀離騷, 發現一點意思都沒有, 全都是些牢騷話;還不如學阮籍, 做一個痛飲狂歌的隱士, 活得多麼逍遙自在。

其實, 這都是一時的憤激之語, 中國古代文人在面臨絕境時, 精神上總會暫時的皈依道家, 以此擺脫內心的苦悶,

完全的放浪形骸哪裡那麼容易。

後來, 元好問得到了蒙古國的寬待, 允許他回家著述, 編纂了《中州集》, 為金朝文學立此存照, 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也成為研究金朝的第一手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