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學古人,煉自己

中國文化概括為兩個字, 就是道和術。 老子是道的最高代表之一, 孫子是術的最高代表之一。

老子做人之道

1.順其自然, 隨緣而安

老子說:“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

天地只是自然, 不刻意存在, 無目的運轉。 這種自然, 就是自然而然。

人也應該依從自然的狀態, 順其自然, 隨緣而安, 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 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事情臨到了, 人自會知道怎麼做;事情還不明朗, 也別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這就是順其自然、隨緣而安。

不強求, 能知足。 如此, 內心才會安然, 外在才會和諧。

2.獨立思考, 做人適度

老子說:“大道廢, 有仁義;智慧出, 有大偽;六親不和, 有孝慈;國家昏亂, 有忠臣。 ”

社會和人往往是這樣, 越缺什麼越標榜什麼, 那些表面美好的東西, 背後的真相可能恰恰相反。 所以看人看事千萬別看表面, 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欲望不是不可以有, 但是別過分。 如果過度, 人的能力、時間精力、機遇都有限, 就會活得很累、很苦。

況且“水滿則溢, 月滿則虧”, 過度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得不償失。

3.眼光長遠, 順逆皆宜

所謂“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 一切事情放長遠了看, 都會“不一定”, 好的不一定好,

壞的不一定壞, 所謂“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如果能看到這點, 處順境就不會得瑟, 而有危機意識;處逆境就不會沉淪, 努力尋求轉機。 於是不利就能降到最低, 有利就能保持最久, 這就是眼光長遠, 順逆皆宜。

4.懂得柔弱, 和光同塵

老子主張“不敢為天下先”, 因為“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

做人應該像水一樣, 要有極大的可塑性。 因為水性柔而能變形, 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 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 在杯盤中是杯盤之形, 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和光同塵, 首先要有寬大包容的胸懷, 老子所謂“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這就是常說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然後是承認和接納人、事、物的差異性, 世間萬物本就千姿百態,

世間事本就各種各樣, 每一個人也都有每一個人的活法。

最後是對任何事都要做好一個平衡, “和”說到底就是平衡, 無論是處世和還是心中和。

平衡需要的是綜合把握各個方面, 做好其中的權衡取捨和合理安排。

孫子做事之術

1.謀事在人, 深謀遠慮

《孫子兵法·計篇》:“多算勝,

少算不勝。 ”

謀事在人, 在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 都始終堅信自己是命運的主人, 才會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人的一生很多時候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 在出發前, 有所準備總會是好的。 哪怕是只準備一張粗略的航海圖和一個簡易的羅盤, 都要比毫無準備地駛入茫茫大海強得多。

深謀遠慮, 看清自己的未來, 不要急功近利, 我們才會更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對挑戰。

2.果斷決策, 抓住時機

《孫子兵法·勢篇》有雲:“凡戰者, 以正合, 以奇勝。 ”

擁有睿智的頭腦不如擁有果斷的決策能力。 如果一個人原本做了決定, 但在聽到自己朋友的反對意見時猶豫動搖、舉棋不定, 那麼他很可能一事無成。

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它經常藏在看來並不重要的生活瑣事中,讓那些不善於發現的人失之交臂。就像在漫漫的長夜裡等待黎明一樣,太陽總是在最黑暗的時刻才升起。迅速抓住機遇,才能夠做事成功。

3.快速制勝,先發制人

《孫子兵法·作戰篇》:“兵貴速,不貴久。”

想要比別人快一步,就必須先于別人一步,先於別人一分。只有做到了先於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於摔倒。

先於別人,就是要跳出慣有的思維習慣,大膽地去創新,想別人所不想,幹別人所不幹的。創新能力是一個人動態而實用的能力。當今大資料時代,知識更新一日千里,資訊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造。

4.審時度勢,攻守兼備

《孫子兵法·形篇》:“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能勝則攻,不能勝則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軍事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戰勝敵人的基本條件之一。其實,人生也是這樣,不利的作戰環境相當於人生的逆境,相當於人生出現的危機。要想克服這些困難,就要學會在逆境中生存,懂得化危機為轉機,學會以退為進的生存之法。

它經常藏在看來並不重要的生活瑣事中,讓那些不善於發現的人失之交臂。就像在漫漫的長夜裡等待黎明一樣,太陽總是在最黑暗的時刻才升起。迅速抓住機遇,才能夠做事成功。

3.快速制勝,先發制人

《孫子兵法·作戰篇》:“兵貴速,不貴久。”

想要比別人快一步,就必須先于別人一步,先於別人一分。只有做到了先於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於摔倒。

先於別人,就是要跳出慣有的思維習慣,大膽地去創新,想別人所不想,幹別人所不幹的。創新能力是一個人動態而實用的能力。當今大資料時代,知識更新一日千里,資訊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造。

4.審時度勢,攻守兼備

《孫子兵法·形篇》:“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能勝則攻,不能勝則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軍事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戰勝敵人的基本條件之一。其實,人生也是這樣,不利的作戰環境相當於人生的逆境,相當於人生出現的危機。要想克服這些困難,就要學會在逆境中生存,懂得化危機為轉機,學會以退為進的生存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