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9小時成交額突破1000億,天貓雙11催生商業物種大爆炸

11月11日上午9點00分04秒, 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成交額超1000億元 。 或許, 真正的商業物種大爆炸, 已經在向我們走來。

財經天下(ID:cjtxzk) 文|孫靜

編輯|胡劉繼

天貓雙11前夕, 一則怪誕的招聘啟事在互聯網上擴散:阿裡巴巴要招機器人“飼養員”。 應聘者要教機器人寶寶“學說話”, 幫其儘快掌握未知知識, 還要“科學餵養”、為其搭建成長模型。

這個號稱工作成就感“勝過大熊貓飼養員”的崗位, 在即將到來的天貓雙11中, 將充當人工客服“解放者”的角色。

當一部分人還在憂慮AI未來會奪取人類的工作機會時, 另一部分人則發現, 互聯網正源源不斷製造新的工種。

以電商為例, 2003年淘寶網上線後, 平臺先後催生了快遞員、網紅、淘女郎等一批新興職業。 而O2O的興起, 則讓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這些服務工種, 快速融入城市運轉洪流。

達爾文曾在《物種起源》中歸納自然界的物種進化法則:“有限的資源將所有物種都逼上了生存競爭的戰場,

只有受到自然偏愛的物種能夠存活下來, 在自然選擇的法則下開始物種起源。 ”

觀照當下的互聯網世界, 幾乎每一次消費場景的變遷、科學技術的爆發, 都預示著新一輪的物種起源。 比如在新零售的語境下, 出現了諸多智慧物種的迅猛進化;而在消費升級的框架內, 則出現了內容電商與達人。

“曾幾何時, 我們談論淘寶、天貓時, 會說買家和賣家, 現在這個講法已經過時了。 賣家我們現在叫商家, 商家跟賣家不一樣, 賣家只是賣東西, 商家可能是商品的供應者、商品的品牌擁有者或者商品的生產者, 這個詞裡面是蘊含著社會分工的。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告訴《財經天下》週刊。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

張勇進一步解釋說, 今天的社會分工延展到什麼領域?從原來我們熟悉的服務領域比如客服、行銷、物流, 延展到達人、網紅店主。 比如一名女孩是辣媽, 她寫了很多如何帶孩子的文章, 一幫辣媽都跟著她學, 這就創造了新的職業。

2009年, 阿裡巴巴第一次推出雙11時,

淘寶商城上僅有27個品牌商參與活動, 當日交易額5000萬元。 到2016年, 全網狂歡, 平臺交易額飆升至1207億元。 8年時間, 翻了2414倍。

這些資料爆炸的背後, 是電商生態借助網路協同和資料智慧的“雙螺旋”動力, 快速演進。 諸如機器人“飼養員”、AI設計師、BA網紅、神秘抽檢師等一系列新生力量的出現, 最為直觀地印證了這種商業進化。

機器人“飼養員”

森馬服飾員工海桐說, 他終於可以過一個輕鬆些的雙11了。 往年, 這場線上狂歡像一場大考, 提前一個月就讓客服部門集體抓狂。 海桐是客服部的小組長。

商務部資料顯示, 2016年中國網上零售額達5.16萬億元, 穩居世界第一。 而在雙11這天, 國民的網購熱情將達到峰值。 零點一到, 無數消費者憋悶了許久的購物欲望,

如破閘的洪水, 瞬間漫灌到商家店鋪。

客服諮詢成了第一道考題。 在促銷活動期間, 森馬需要臨時招聘成百上千名兼職客服。 否則, 買家線上提問後, 光客服回復就要等待一兩個小時, 非常影響購物體驗。

如果公司位於其他城市, 招兼職或許不是大問題,偏偏森馬電商部門位於杭州——中國電商大本營,眾多公司都有臨時客服的需求。短時需求過盛,兼職客服就變得特別搶手。海桐形容為要“滿大街”拉人。

從以往的報導可以看到,多家上市公司甚至直接與大專院校簽訂“雙11合作專案”,由在校學生承擔部分雙11客服工作。

諸多無奈之舉背後,隱藏著電商客服的兩個痛點:促銷期間兼職難招、人員流失率高。缺人到什麼程度?有一次,仲介推薦的兼職中,甚至有個不會用電腦打字的中年人,估計是在路邊直接拉回來的。海桐聽說後徹底無語。

2016年天貓雙11,森馬聘用了700多名臨時工做客服,為此支出的費用超過預算。但同時,兼職客服效果差,培訓成本和雇傭費用卻居高不下。

作為一個公司的成本中心而非利潤中心,客服部門的天然訴求便是提高效率。當淘寶的協同網路發展到一定階段,其複雜程度已經超過了人能夠處理的程度。據稱,森馬曾想自主開發一套智慧客服系統,但因研發成本太高,後來放棄了。

就在這時,阿裡巴巴智慧客服“店小蜜”上線。這個為商家開發的客服機器人,只要一鍵授權,就能上崗幫助商家一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提供客服服務。

而“店小蜜”的出現,則催生了一項新工種——人工智慧訓練師,即機器人“飼養員”。阿裡巴巴智慧服務事業部人工智慧訓練師曹恬向《財經天下》週刊介紹,訓練師分兩種,一種在阿裡體系內,一種是商家自己的訓練師。訓練師要瞭解基本的演算法邏輯和鏈路,他的職責包括:替機器人感知使用者,設計服務機制和流程;豐富機器人的“大腦”,交給機器人更多知識,檢查機器人服務結果和資料,優化知識體系,讓機器人服務得更好;讓機器人更像人,不是冷冰冰的知識回答,比如賦予機器人“軟妹體”“發飆體”等各種擬人風格。

2016年開始測試,2017年4月正式上線,店小蜜至今已獲得近30萬商家授權。森馬是最早加入“店小蜜”測試的9個商家之一,最初投入只有0.5個人,現在是7人。

當時的0.5便是海桐,他是在本職工作之外,兼職“餵養”智慧型機器人。大學畢業後,這名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便進入森馬公司,從普通客服一路做起。同學聽說他訓練機器人,會好奇地問:也就是咱們專業名稱的“自動化”?

▲機器人“飼養員”海桐。

海桐啞然失笑。那段時間他天天加班,壓力山大。測試期的店小蜜收集資料量不夠,並沒有那麼智慧,還有點“答非所問”的機械感。比如在回答某身高、體重對應的服裝尺碼、發哪家快遞、幾天到貨這些個性化問題時,就有可能掉鏈子。

“就像一個機器人,但不能叫智慧型機器人。”海桐對《財經天下》週刊坦言,公司一開始對這款智慧產品也不是很信任。由於擔心店小蜜接待諮詢時出差錯,導致顧客流失,公司選擇在夜間時段測試,白天仍用人工客服。

去年雙11當天,店小蜜只參戰了10多分鐘,但其完成的工作量相當於25名人工客服。意識到智慧科技在提升商業效率方面的潛力後,今年1月初,森馬將智慧客服作為獨立專案來運營,團隊由海桐負責。

通過對銷售指標、解決率、詢單轉化率、售後承接、差評率等指標判斷,店小蜜的工作表現相當不錯。今年6月開始,店小蜜的詢單轉化率全面超過人工。

海桐總結,過去一年,森馬天貓店鋪業績持續增長,但客服人力卻沒有增加,店小蜜幫店鋪節省了至少30%~40%的人工。

在海桐團隊調教下,店小蜜越來越智慧,訓練師地工作也越來越精細。比如服裝類店鋪不斷上新,推出新的促銷活動,這個過程便不斷塑造出新的場景。每個新場景,都需要“飼養員”收集語料,添加到知識庫裡,教機器人去識別買家意圖。進入冬天,買家會問褲子加不加絨?如果換個問法,也可能是“衣服戴不戴毛兒?”單就店裡的“買二送二活動”,訓練師團隊便總結出200多種問法。在訓練師的調教下,機器人推薦服裝尺碼的準確率已經完勝人工。

在設定店小蜜角色屬性上,他們也下了一番功夫。假如買家資料為年輕男性,當他詢問180cm身高對應的尺碼時,店小蜜會稱呼對方為“大長腿小哥哥”,讓消費者心花怒放。撒嬌賣萌、說段子,也成了智慧客服的必備技能。

曹恬介紹,從交流回饋來看,不少買家並未識別出正同他們對話的是機器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機器人“飼養員”的存在,讓智慧客服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問答,技術在潛移默化間提升了消費體驗。

海桐覺得新工作既新鮮又充滿挑戰,他的職業角色也由服務管理轉型到運營。在他26年成長史中,與“飼養”有關的記憶只是一隻小倉鼠,還是朋友送的。安靜的小倉鼠存在感很低,它無法與人交流,並在某一天突然不知所蹤。相比之下,海桐更喜歡“飼養”訓練店小蜜的過程。每天早晨到公司,他第一件事便是打開資料看板,檢查店小蜜的工作表現。機器人解決率低的問題,就是“飼養員”接下來要去著重優化的內容。他還會花兩個小時,幫機器人作標記訓練,每次標記內容約為150條。機器人“飼養員”還要到客戶服務平臺裡面挖掘新問法,收集整理有用的問法,聚類成相應的場景。

“今年兼職客服招聘計畫一個都沒有,但我們的目標是業績至少翻1倍。”海桐預計,今年雙11,僅森馬單品牌旗艦店內,店小蜜的接待量將破20萬人次。

在今年10月13日雲棲大會上,阿裡巴巴智慧服務事業部宣佈全面開放智慧服務經驗,推出雲小蜜,讓淘寶天貓商家以外的企業也能輕鬆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客服。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企業需要機器人“飼養員”這一崗位。

馬雲此前在多個場合提及他對未來科技的價值願景:“人類應該去做更加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機器做的事情。”在新零售體系下,電商系統內的服務架構,已經從原來的一個客服主管帶大量人工,變成一個客服主管帶領“機器人+機器人飼養員+少量人工”的全新組織模式。

大資料驅動力

在電商生態體系內,解放雙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其背後,靠的是一群演算法大牛。

比如,當演算法與物流相結合,他們可能會以交響樂指揮家的氣勢,控制整條鏈路的運轉節奏。而那支指揮棒,就是大資料。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興起後,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期待值節節攀高。2003年9月,淘寶網上線後,現任阿裡巴巴速賣通負責人沈滌凡曾下單網購了一盒普洱茶。經過1個月的漫長等待,他收到了一罐從雲南寄來的茶葉。沈滌凡第一反應是驚喜,“居然真的收到了”。換作今天,性急的消費者可能早就給出差評或申請退貨。

國家郵政局相關人士預測,今年雙11期間物流訂單量將達到新的量級,靠人力作業難以保證效率,需要智慧物流的大規模應用。

根據規劃,菜鳥公司在今年會大範圍啟用機器人倉庫,實現智慧化運作,全程跟蹤包裹的產生和分揀,精准定位包裹送達時間。

▲菜鳥網路超級機器人倉庫。

菜鳥人工智慧部演算法工程師朱禮君告訴《財經天下》週刊,通過大資料和演算法,他的團隊為倉庫設計機器人工作路線、構建分揀模型、設立動態貨架,上面的貨物都是根據以往關聯度安排陳放順序。比如消費者常在選購面膜時順帶買口紅,那他們就會預先把兩種商品放在一起調度。

派單時,系統會把大量訂單分解成小任務,再綜合考量每名分揀員所在位置安排任務。“任務分配不好,撿貨員就要跑全場。”甚至連用哪種箱型打包,朱禮君的團隊都寫入了演算法程式。他還會跑到倉庫去“蹲點”,觀察撿貨員的執行行為是否符合演算法預估結論。

菜鳥曾做過調查,一個傳統倉內的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的時間內,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近人工揀貨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機器人會將貨架送到撿貨員面前。揀貨員僅走2563步,揀貨就達3000件。

未來,機器是否會替代撿貨員?朱禮君認為,兩者不是對立的關係。當下的主要矛盾是物流運量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力不足,才需要通過構建智慧倉來提高效率,同時間接增加單個倉庫輸送量。

隨著今年雙11臨近,朱禮君團隊的日常工作主線簡化為調試系統。相對其他部門,少了些許臨戰氣氛。“要是最後再忙,就完蛋了。”他說。

往年,在最後階段衝刺的,還有店鋪視覺設計師。雙11前,即使不吃不喝,一個視覺設計師一天最多能做50張普通海報。而阿裡巴巴人工智慧團隊調教出的AI設計師“魯班”,能花半個月學會今年的雙11風格,並在一天內完成4000萬張廣告海報設計。

科技為雙11這項超級工程賦予了輕鬆感,也由此創造了更多新物種。比如站上風口的無人便利店,雖然可能取代收銀員等前臺機械崗位,但卻催生了更多智慧化的後臺崗位。業內人士判斷,如智慧倉庫揀貨員、資料分析師等這些可持續優化的新工種,將成為新零售時代下最緊缺的崗位。

更多新奇物種

早年,商業界熱衷於討論“為什麼淘寶在中國戰勝eBay”,人們往往將其歸因為淘寶對商家的免費。但阿裡巴巴副總裁曾鳴表示,那不是關鍵,允許賣家直接服務買家,鼓勵所有玩家之間充分連接,才是早期淘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一點。

在淘寶這張“網”上,已經密佈了海量的“點”,它們就是在直連互動中的各個角色。而這些“點”又連成了縱橫交織的“線”,每條“線”就是一個細分場景、一個雙邊市場。互聯網像毛細血管延伸至經濟生活的每一處角落,淘寶、天貓成了能夠交易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一個智慧生態平臺。在平臺之上,各物種都有自己發展生存的空間,並構成繁茂的生態體系。

▲電商備貨迎戰雙十一。

“我們最強大的東西是我們的商業生態體系,而且它不斷演進出新的商業場景,這個場景帶來很多應用的可能性。”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說。

在淘寶上,00後男生朱河存開起了“作死雜貨鋪”,店裡只有一件名為“堅持”的寶貝,月銷147筆,評價過千。

朱河存說,他的業務是一對一監督,專治拖延症,每天服務費4元。買家群體中,有緊張備考的高三學生,也有脾氣暴躁的戒煙者。

兩年前在淘寶店掛出這項服務時,這名00後只是圖個好玩。他想嘗試零本錢去創業,有腦子靈活的朋友建議他賣服務。半個月後,旺旺上“叮咚”一聲,第一單生意找上門。對方求監督絕食3天,期間只喝水不吃飯。

兩年間,朱河存接過2000多單“監督”生意,平均月收入有數千元。在中專同學還在等待家裡寄生活費的時候,他靠網店基本實現了“生活費自由”,業務忙時還要雇兼職。

網路連接像開了一扇傳送門,小朱在螢幕這一端,見證了螢幕另一端不同個體的人生片段,片段裡有自我挑戰、有怪誕、有親情,也有他人無法抵達的孤獨。有人想戒掉《王者榮耀》,有人不想畢業選擇考研,有人賭氣禁止自己跟男友聊天,有40多歲的中年人計畫減肥,有抑鬱症患者準備參加藝術生考試,也有在外打工的父母想請小朱監督兒子按時寫作業。

還有一名留學生,下單選了半年監督,要求“只發消息,其他不用管”。半年期間,小朱每次微信上按時發監督資訊,提醒過對方不要貪吃或者該學習了,這名留學生一次沒有回復過。但過節時,朱河存收到對方微信發來的一個50元紅包。他愣住了。

這份“花時間”的兼職,將朱河存自己的日常生活切割成碎片。“治沒治好買家的拖延症不好說,起碼自己的拖延症是被治癒了。”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高峰期他基本每小時都要完成一個任務,有的間隔只有十幾分鐘,兩部工作手機上定的鬧鐘密密麻麻,“離開手機半小時以上的活動都參加不了。”

一年多來,他似乎沒有完整看過一部電影。有回在電影院看《功夫瑜伽》,到點要催促買家學習,他抽身出去發消息,回來後卻發現,劇情怎麼也接不上了。

前一陣,朱河存的故事被報導出來,淘寶上一下子多出幾十家類似的網店。研究完買家的訴求,他準備開發一系列新的衍生服務,但現在“要保密”。

在淘寶這個開放的平臺上,總有敏銳者能夠捕捉到互聯網另一端最隱秘的訴求,並將其當作一門生意。一名23歲的成都女孩,開了家淘寶店幫情侶測試忠誠度。經她測試的200多對情侶中,有40%未通過忠誠測試,那些戀人多以分手告終。

淘寶之上,萬物生長。現階段,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考慮的是,如何讓淘寶來引領熱愛創新、潮流的90後一代,甚至創造出更多的新物種。“淘寶已經走在內容化、社區化和智能化的路上,它不再是個貨架,最重要的功能是發現和推薦,是創造用戶需求。”

在飛豬旅行平臺上,“帶你買”成為一種內容變現模式。旅行達人們通過分享旅行攻略、介紹定制玩法等,便可在電商平臺變現。

今年的天貓雙11,飛豬設了專門的“雙11榜單”主題頁面,旅行達人、酒店達人可以把自己的旅行經歷和體驗,轉化為圖文、視頻、榜單、攻略等不同形式的內容,為消費者介紹全球精彩目的地私藏玩法。

10月23日,旅行達人常琳與飛豬就合作了一次旅行直播,介紹某旅行社一套定價19999元的馬爾地夫旅行套餐。常琳曾是電視臺主持人,2015年辭職創業,拍攝旅行視頻。

馬爾地夫套餐中的旅行項目,常琳要在直播中逐一替觀眾體驗。水上屋長什麼樣子?帶小孩旅行如何收費?贈送的SPA是否有隱形消費?直播中遇到觀眾提問,常琳會及時互動,打消他們的消費顧慮。為此,她提前一天到馬爾地夫做“功課”。

兩小時直播期間,累積46000多條互動,產品點擊量2000多次。旅行社方面告訴她,直播過程中就陸續有了訂單成交,後臺還湧入眾多諮詢者。

常琳說,在飛豬這種電商平臺,直播、視頻中出現的戶外服飾、手機、相機等產品,都能成為品牌植入管道,這也是不同於以往的變現方式。

彩妝師李佳琦則依託淘寶,實現了從線下導購到美妝網紅的轉變。2015年大學畢業後,他進歐萊雅做彩妝師。去年11月,公司試水BA網紅化項目,選出7人在淘寶做直播,每天教大家化妝知識技巧。李佳琦入選,他在淘寶大學學習網紅課程和直播技巧,每天堅持直播,接近崩潰。直到被天貓發現並給予流量扶持後,粉絲量大增,並組建了自己的5人團隊來做選品。現在,李佳琦團隊每天選出10款優質商品,直播推薦3種左右。

今年,天貓美妝開始扶持BA,聯手《美麗俏佳人》等節目打造BA網紅爭霸賽,幫助線下BA有更多機會接觸互聯網用戶,培養線上更廣闊空間的銷售技巧,BA網紅也將成為新零售成功扶持的新工種。

物種演化沒有盡頭

在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看來,阿裡經濟體最為奇妙的地方在於:“其實所有新物種的產生,都不是靠指導或行政調控,變化都是市場自發產生的。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因為市場需要。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在這樣的土壤上,很多新機會被敏銳的創業者所抓住、被放大,變成一群人追求的方向。”

當淘寶初期以圖片銷售為主要模式時,便產生了海量的模特需求,“淘女郎”應需而生。當越來越多的店主希望自己的店鋪頁面更美觀、更獨特時,生態體系內出現了專業的設計師、網頁製作者。

隨著雙邊的商品買賣環節向廣告、物流、供應鏈等環節延展時,更多的場景被網羅進來,這樣的新角色在電商平臺越來越多。如淘寶客、ISV(開放平臺上的開發者)、導購達人……他們不是由淘寶規劃出來的,但是一旦誕生,平臺立即給與支援,或建設新市場,或開發新工具,以便讓這些新角色成長得更加茁壯。

也有一類物種延伸與秩序有關。阿裡平臺每天展示的商品資訊超過10億條,其中難免混入假冒偽劣產品。阿裡巴巴選擇主動打假,隨之,平臺治理部出現了抽檢師這一神秘工種。

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開湖之前,神秘的抽檢師分隊“突襲”天貓包湖區,他們帶著協力廠商質檢機構,現場撈蟹送檢,並雄心勃勃地要實現天貓包湖區商家全覆蓋。這種抽檢全部隨機進行,且不會事先通知商家,意在產蟹第一線把握大閘蟹的品質,與線上抽檢模式有效互補。

工作屬性決定他們要不斷地買買買。團隊80多人,一年平均發起十余萬次“突襲”,活動經費超過1億元。也因此,他們被戲稱為阿裡巴巴“最敗家”的部門。

多年在真假貨之間的鑒別以及和品牌方不厭其煩的認證,造就了抽檢師的火眼金睛。作為“敗家部門”的一分子,阿裡巴巴平臺治理部小二“秦僧”養成了職業病。在馬路上,他會盯著行人的鞋子研究:咦,這雙“白斑馬”不是正品。

▲阿裡巴巴平臺治理部神秘抽檢師秦僧。

神秘的抽檢團隊還專門租用了一個年租金20萬元、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倉庫,存留假冒偽劣商品,為日後起訴作存證。庫存商品有來自深圳華強北的假名表,有來自福建莆田的假鞋,有Coach、Dior的假包,還有來自韓國的假化妝品……對於抽檢出的不合格商品及店鋪,輕則下架商品,讓商家整改,重則刪除商品,甚至於關閉商家,清退店鋪。

“隨著行業發展,出現了不同的社會分工的可能性。說到底,新物種起源於社會分工的演化。”張勇告訴《財經天下》週刊,物種進化遠遠沒有盡頭。隨著商業的發展,未來一定會出現很多新的物種。

正如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所說:“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或許,真正的商業物種大爆炸,已經在向我們走來。

【本文首刊於2017年11月6日出版的第145期《財經天下》週刊】

招兼職或許不是大問題,偏偏森馬電商部門位於杭州——中國電商大本營,眾多公司都有臨時客服的需求。短時需求過盛,兼職客服就變得特別搶手。海桐形容為要“滿大街”拉人。

從以往的報導可以看到,多家上市公司甚至直接與大專院校簽訂“雙11合作專案”,由在校學生承擔部分雙11客服工作。

諸多無奈之舉背後,隱藏著電商客服的兩個痛點:促銷期間兼職難招、人員流失率高。缺人到什麼程度?有一次,仲介推薦的兼職中,甚至有個不會用電腦打字的中年人,估計是在路邊直接拉回來的。海桐聽說後徹底無語。

2016年天貓雙11,森馬聘用了700多名臨時工做客服,為此支出的費用超過預算。但同時,兼職客服效果差,培訓成本和雇傭費用卻居高不下。

作為一個公司的成本中心而非利潤中心,客服部門的天然訴求便是提高效率。當淘寶的協同網路發展到一定階段,其複雜程度已經超過了人能夠處理的程度。據稱,森馬曾想自主開發一套智慧客服系統,但因研發成本太高,後來放棄了。

就在這時,阿裡巴巴智慧客服“店小蜜”上線。這個為商家開發的客服機器人,只要一鍵授權,就能上崗幫助商家一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提供客服服務。

而“店小蜜”的出現,則催生了一項新工種——人工智慧訓練師,即機器人“飼養員”。阿裡巴巴智慧服務事業部人工智慧訓練師曹恬向《財經天下》週刊介紹,訓練師分兩種,一種在阿裡體系內,一種是商家自己的訓練師。訓練師要瞭解基本的演算法邏輯和鏈路,他的職責包括:替機器人感知使用者,設計服務機制和流程;豐富機器人的“大腦”,交給機器人更多知識,檢查機器人服務結果和資料,優化知識體系,讓機器人服務得更好;讓機器人更像人,不是冷冰冰的知識回答,比如賦予機器人“軟妹體”“發飆體”等各種擬人風格。

2016年開始測試,2017年4月正式上線,店小蜜至今已獲得近30萬商家授權。森馬是最早加入“店小蜜”測試的9個商家之一,最初投入只有0.5個人,現在是7人。

當時的0.5便是海桐,他是在本職工作之外,兼職“餵養”智慧型機器人。大學畢業後,這名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便進入森馬公司,從普通客服一路做起。同學聽說他訓練機器人,會好奇地問:也就是咱們專業名稱的“自動化”?

▲機器人“飼養員”海桐。

海桐啞然失笑。那段時間他天天加班,壓力山大。測試期的店小蜜收集資料量不夠,並沒有那麼智慧,還有點“答非所問”的機械感。比如在回答某身高、體重對應的服裝尺碼、發哪家快遞、幾天到貨這些個性化問題時,就有可能掉鏈子。

“就像一個機器人,但不能叫智慧型機器人。”海桐對《財經天下》週刊坦言,公司一開始對這款智慧產品也不是很信任。由於擔心店小蜜接待諮詢時出差錯,導致顧客流失,公司選擇在夜間時段測試,白天仍用人工客服。

去年雙11當天,店小蜜只參戰了10多分鐘,但其完成的工作量相當於25名人工客服。意識到智慧科技在提升商業效率方面的潛力後,今年1月初,森馬將智慧客服作為獨立專案來運營,團隊由海桐負責。

通過對銷售指標、解決率、詢單轉化率、售後承接、差評率等指標判斷,店小蜜的工作表現相當不錯。今年6月開始,店小蜜的詢單轉化率全面超過人工。

海桐總結,過去一年,森馬天貓店鋪業績持續增長,但客服人力卻沒有增加,店小蜜幫店鋪節省了至少30%~40%的人工。

在海桐團隊調教下,店小蜜越來越智慧,訓練師地工作也越來越精細。比如服裝類店鋪不斷上新,推出新的促銷活動,這個過程便不斷塑造出新的場景。每個新場景,都需要“飼養員”收集語料,添加到知識庫裡,教機器人去識別買家意圖。進入冬天,買家會問褲子加不加絨?如果換個問法,也可能是“衣服戴不戴毛兒?”單就店裡的“買二送二活動”,訓練師團隊便總結出200多種問法。在訓練師的調教下,機器人推薦服裝尺碼的準確率已經完勝人工。

在設定店小蜜角色屬性上,他們也下了一番功夫。假如買家資料為年輕男性,當他詢問180cm身高對應的尺碼時,店小蜜會稱呼對方為“大長腿小哥哥”,讓消費者心花怒放。撒嬌賣萌、說段子,也成了智慧客服的必備技能。

曹恬介紹,從交流回饋來看,不少買家並未識別出正同他們對話的是機器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機器人“飼養員”的存在,讓智慧客服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問答,技術在潛移默化間提升了消費體驗。

海桐覺得新工作既新鮮又充滿挑戰,他的職業角色也由服務管理轉型到運營。在他26年成長史中,與“飼養”有關的記憶只是一隻小倉鼠,還是朋友送的。安靜的小倉鼠存在感很低,它無法與人交流,並在某一天突然不知所蹤。相比之下,海桐更喜歡“飼養”訓練店小蜜的過程。每天早晨到公司,他第一件事便是打開資料看板,檢查店小蜜的工作表現。機器人解決率低的問題,就是“飼養員”接下來要去著重優化的內容。他還會花兩個小時,幫機器人作標記訓練,每次標記內容約為150條。機器人“飼養員”還要到客戶服務平臺裡面挖掘新問法,收集整理有用的問法,聚類成相應的場景。

“今年兼職客服招聘計畫一個都沒有,但我們的目標是業績至少翻1倍。”海桐預計,今年雙11,僅森馬單品牌旗艦店內,店小蜜的接待量將破20萬人次。

在今年10月13日雲棲大會上,阿裡巴巴智慧服務事業部宣佈全面開放智慧服務經驗,推出雲小蜜,讓淘寶天貓商家以外的企業也能輕鬆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客服。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企業需要機器人“飼養員”這一崗位。

馬雲此前在多個場合提及他對未來科技的價值願景:“人類應該去做更加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機器做的事情。”在新零售體系下,電商系統內的服務架構,已經從原來的一個客服主管帶大量人工,變成一個客服主管帶領“機器人+機器人飼養員+少量人工”的全新組織模式。

大資料驅動力

在電商生態體系內,解放雙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其背後,靠的是一群演算法大牛。

比如,當演算法與物流相結合,他們可能會以交響樂指揮家的氣勢,控制整條鏈路的運轉節奏。而那支指揮棒,就是大資料。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興起後,消費者對物流時效的期待值節節攀高。2003年9月,淘寶網上線後,現任阿裡巴巴速賣通負責人沈滌凡曾下單網購了一盒普洱茶。經過1個月的漫長等待,他收到了一罐從雲南寄來的茶葉。沈滌凡第一反應是驚喜,“居然真的收到了”。換作今天,性急的消費者可能早就給出差評或申請退貨。

國家郵政局相關人士預測,今年雙11期間物流訂單量將達到新的量級,靠人力作業難以保證效率,需要智慧物流的大規模應用。

根據規劃,菜鳥公司在今年會大範圍啟用機器人倉庫,實現智慧化運作,全程跟蹤包裹的產生和分揀,精准定位包裹送達時間。

▲菜鳥網路超級機器人倉庫。

菜鳥人工智慧部演算法工程師朱禮君告訴《財經天下》週刊,通過大資料和演算法,他的團隊為倉庫設計機器人工作路線、構建分揀模型、設立動態貨架,上面的貨物都是根據以往關聯度安排陳放順序。比如消費者常在選購面膜時順帶買口紅,那他們就會預先把兩種商品放在一起調度。

派單時,系統會把大量訂單分解成小任務,再綜合考量每名分揀員所在位置安排任務。“任務分配不好,撿貨員就要跑全場。”甚至連用哪種箱型打包,朱禮君的團隊都寫入了演算法程式。他還會跑到倉庫去“蹲點”,觀察撿貨員的執行行為是否符合演算法預估結論。

菜鳥曾做過調查,一個傳統倉內的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的時間內,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近人工揀貨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機器人會將貨架送到撿貨員面前。揀貨員僅走2563步,揀貨就達3000件。

未來,機器是否會替代撿貨員?朱禮君認為,兩者不是對立的關係。當下的主要矛盾是物流運量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力不足,才需要通過構建智慧倉來提高效率,同時間接增加單個倉庫輸送量。

隨著今年雙11臨近,朱禮君團隊的日常工作主線簡化為調試系統。相對其他部門,少了些許臨戰氣氛。“要是最後再忙,就完蛋了。”他說。

往年,在最後階段衝刺的,還有店鋪視覺設計師。雙11前,即使不吃不喝,一個視覺設計師一天最多能做50張普通海報。而阿裡巴巴人工智慧團隊調教出的AI設計師“魯班”,能花半個月學會今年的雙11風格,並在一天內完成4000萬張廣告海報設計。

科技為雙11這項超級工程賦予了輕鬆感,也由此創造了更多新物種。比如站上風口的無人便利店,雖然可能取代收銀員等前臺機械崗位,但卻催生了更多智慧化的後臺崗位。業內人士判斷,如智慧倉庫揀貨員、資料分析師等這些可持續優化的新工種,將成為新零售時代下最緊缺的崗位。

更多新奇物種

早年,商業界熱衷於討論“為什麼淘寶在中國戰勝eBay”,人們往往將其歸因為淘寶對商家的免費。但阿裡巴巴副總裁曾鳴表示,那不是關鍵,允許賣家直接服務買家,鼓勵所有玩家之間充分連接,才是早期淘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一點。

在淘寶這張“網”上,已經密佈了海量的“點”,它們就是在直連互動中的各個角色。而這些“點”又連成了縱橫交織的“線”,每條“線”就是一個細分場景、一個雙邊市場。互聯網像毛細血管延伸至經濟生活的每一處角落,淘寶、天貓成了能夠交易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一個智慧生態平臺。在平臺之上,各物種都有自己發展生存的空間,並構成繁茂的生態體系。

▲電商備貨迎戰雙十一。

“我們最強大的東西是我們的商業生態體系,而且它不斷演進出新的商業場景,這個場景帶來很多應用的可能性。”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說。

在淘寶上,00後男生朱河存開起了“作死雜貨鋪”,店裡只有一件名為“堅持”的寶貝,月銷147筆,評價過千。

朱河存說,他的業務是一對一監督,專治拖延症,每天服務費4元。買家群體中,有緊張備考的高三學生,也有脾氣暴躁的戒煙者。

兩年前在淘寶店掛出這項服務時,這名00後只是圖個好玩。他想嘗試零本錢去創業,有腦子靈活的朋友建議他賣服務。半個月後,旺旺上“叮咚”一聲,第一單生意找上門。對方求監督絕食3天,期間只喝水不吃飯。

兩年間,朱河存接過2000多單“監督”生意,平均月收入有數千元。在中專同學還在等待家裡寄生活費的時候,他靠網店基本實現了“生活費自由”,業務忙時還要雇兼職。

網路連接像開了一扇傳送門,小朱在螢幕這一端,見證了螢幕另一端不同個體的人生片段,片段裡有自我挑戰、有怪誕、有親情,也有他人無法抵達的孤獨。有人想戒掉《王者榮耀》,有人不想畢業選擇考研,有人賭氣禁止自己跟男友聊天,有40多歲的中年人計畫減肥,有抑鬱症患者準備參加藝術生考試,也有在外打工的父母想請小朱監督兒子按時寫作業。

還有一名留學生,下單選了半年監督,要求“只發消息,其他不用管”。半年期間,小朱每次微信上按時發監督資訊,提醒過對方不要貪吃或者該學習了,這名留學生一次沒有回復過。但過節時,朱河存收到對方微信發來的一個50元紅包。他愣住了。

這份“花時間”的兼職,將朱河存自己的日常生活切割成碎片。“治沒治好買家的拖延症不好說,起碼自己的拖延症是被治癒了。”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高峰期他基本每小時都要完成一個任務,有的間隔只有十幾分鐘,兩部工作手機上定的鬧鐘密密麻麻,“離開手機半小時以上的活動都參加不了。”

一年多來,他似乎沒有完整看過一部電影。有回在電影院看《功夫瑜伽》,到點要催促買家學習,他抽身出去發消息,回來後卻發現,劇情怎麼也接不上了。

前一陣,朱河存的故事被報導出來,淘寶上一下子多出幾十家類似的網店。研究完買家的訴求,他準備開發一系列新的衍生服務,但現在“要保密”。

在淘寶這個開放的平臺上,總有敏銳者能夠捕捉到互聯網另一端最隱秘的訴求,並將其當作一門生意。一名23歲的成都女孩,開了家淘寶店幫情侶測試忠誠度。經她測試的200多對情侶中,有40%未通過忠誠測試,那些戀人多以分手告終。

淘寶之上,萬物生長。現階段,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考慮的是,如何讓淘寶來引領熱愛創新、潮流的90後一代,甚至創造出更多的新物種。“淘寶已經走在內容化、社區化和智能化的路上,它不再是個貨架,最重要的功能是發現和推薦,是創造用戶需求。”

在飛豬旅行平臺上,“帶你買”成為一種內容變現模式。旅行達人們通過分享旅行攻略、介紹定制玩法等,便可在電商平臺變現。

今年的天貓雙11,飛豬設了專門的“雙11榜單”主題頁面,旅行達人、酒店達人可以把自己的旅行經歷和體驗,轉化為圖文、視頻、榜單、攻略等不同形式的內容,為消費者介紹全球精彩目的地私藏玩法。

10月23日,旅行達人常琳與飛豬就合作了一次旅行直播,介紹某旅行社一套定價19999元的馬爾地夫旅行套餐。常琳曾是電視臺主持人,2015年辭職創業,拍攝旅行視頻。

馬爾地夫套餐中的旅行項目,常琳要在直播中逐一替觀眾體驗。水上屋長什麼樣子?帶小孩旅行如何收費?贈送的SPA是否有隱形消費?直播中遇到觀眾提問,常琳會及時互動,打消他們的消費顧慮。為此,她提前一天到馬爾地夫做“功課”。

兩小時直播期間,累積46000多條互動,產品點擊量2000多次。旅行社方面告訴她,直播過程中就陸續有了訂單成交,後臺還湧入眾多諮詢者。

常琳說,在飛豬這種電商平臺,直播、視頻中出現的戶外服飾、手機、相機等產品,都能成為品牌植入管道,這也是不同於以往的變現方式。

彩妝師李佳琦則依託淘寶,實現了從線下導購到美妝網紅的轉變。2015年大學畢業後,他進歐萊雅做彩妝師。去年11月,公司試水BA網紅化項目,選出7人在淘寶做直播,每天教大家化妝知識技巧。李佳琦入選,他在淘寶大學學習網紅課程和直播技巧,每天堅持直播,接近崩潰。直到被天貓發現並給予流量扶持後,粉絲量大增,並組建了自己的5人團隊來做選品。現在,李佳琦團隊每天選出10款優質商品,直播推薦3種左右。

今年,天貓美妝開始扶持BA,聯手《美麗俏佳人》等節目打造BA網紅爭霸賽,幫助線下BA有更多機會接觸互聯網用戶,培養線上更廣闊空間的銷售技巧,BA網紅也將成為新零售成功扶持的新工種。

物種演化沒有盡頭

在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看來,阿裡經濟體最為奇妙的地方在於:“其實所有新物種的產生,都不是靠指導或行政調控,變化都是市場自發產生的。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因為市場需要。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在這樣的土壤上,很多新機會被敏銳的創業者所抓住、被放大,變成一群人追求的方向。”

當淘寶初期以圖片銷售為主要模式時,便產生了海量的模特需求,“淘女郎”應需而生。當越來越多的店主希望自己的店鋪頁面更美觀、更獨特時,生態體系內出現了專業的設計師、網頁製作者。

隨著雙邊的商品買賣環節向廣告、物流、供應鏈等環節延展時,更多的場景被網羅進來,這樣的新角色在電商平臺越來越多。如淘寶客、ISV(開放平臺上的開發者)、導購達人……他們不是由淘寶規劃出來的,但是一旦誕生,平臺立即給與支援,或建設新市場,或開發新工具,以便讓這些新角色成長得更加茁壯。

也有一類物種延伸與秩序有關。阿裡平臺每天展示的商品資訊超過10億條,其中難免混入假冒偽劣產品。阿裡巴巴選擇主動打假,隨之,平臺治理部出現了抽檢師這一神秘工種。

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開湖之前,神秘的抽檢師分隊“突襲”天貓包湖區,他們帶著協力廠商質檢機構,現場撈蟹送檢,並雄心勃勃地要實現天貓包湖區商家全覆蓋。這種抽檢全部隨機進行,且不會事先通知商家,意在產蟹第一線把握大閘蟹的品質,與線上抽檢模式有效互補。

工作屬性決定他們要不斷地買買買。團隊80多人,一年平均發起十余萬次“突襲”,活動經費超過1億元。也因此,他們被戲稱為阿裡巴巴“最敗家”的部門。

多年在真假貨之間的鑒別以及和品牌方不厭其煩的認證,造就了抽檢師的火眼金睛。作為“敗家部門”的一分子,阿裡巴巴平臺治理部小二“秦僧”養成了職業病。在馬路上,他會盯著行人的鞋子研究:咦,這雙“白斑馬”不是正品。

▲阿裡巴巴平臺治理部神秘抽檢師秦僧。

神秘的抽檢團隊還專門租用了一個年租金20萬元、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倉庫,存留假冒偽劣商品,為日後起訴作存證。庫存商品有來自深圳華強北的假名表,有來自福建莆田的假鞋,有Coach、Dior的假包,還有來自韓國的假化妝品……對於抽檢出的不合格商品及店鋪,輕則下架商品,讓商家整改,重則刪除商品,甚至於關閉商家,清退店鋪。

“隨著行業發展,出現了不同的社會分工的可能性。說到底,新物種起源於社會分工的演化。”張勇告訴《財經天下》週刊,物種進化遠遠沒有盡頭。隨著商業的發展,未來一定會出現很多新的物種。

正如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所說:“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或許,真正的商業物種大爆炸,已經在向我們走來。

【本文首刊於2017年11月6日出版的第145期《財經天下》週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