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曾冬:唐詩素描——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村, 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 忽到龐公棲隱處。 岩扉松徑長寂寥, 惟有幽人夜來去。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夕陽坐在山岡上正想著心事, 就被一陣偷襲的晚風踢進了對面的山壑。 寺院合上吟誦了一天的經書, 悠悠地敲起了收工的鐘點。 空寂的禪音從山上淌下, 水一樣漫過了黃昏。

歲月的碼頭, 容不下一個空閒的日子。 漁梁渡口, 來來往往的船隻依然忙忙碌碌地搖著長長的漿櫓。 上上下下的人群, 在淚眼朦朧的揮手之間, 總是期待有一隻傷感的船擱淺。

農夫們侍弄了一天莊稼, 疲憊不堪地踏著岸邊的沙路, 向著升起炊煙的村落, 走進了一雙牽掛的眼睛。 哪一扇柴門, 已經燃起了溫暖的燈盞?一把清瘦的摺扇, 乘一葉小舟, 朝幽靜的鹿門山駛去。 塵世的煙火, 真的飄不過隔江相望的距離麼?

青山如黛。 千年的月色, 純潔得如同偷下凡間的仙女, 在煙靄濛濛的樹叢中, 穿著輕紗的裙袂翩翩起舞。 忽然間, 有一間破落的草房, 恍然映照在幽靜的松林, 東漢隱士龐德公的棲所, 依舊是遁世的歸宿, 誘納著落寞的詩人。

松下的小徑深處, 等待的岩門, 被一雙熟悉的手再次啟開。 從此, 寂寥的山中, 又多一位隱者自來自去的身影。 那夜, 是誰聽到了月光的天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