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你不得不學的5個基本理財概念

理財投資的5個基本概念:1. 知識是最好的保障;2. 淨資產水準及其把握;3. 流動資產的認識與管理;4.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5. 複利的原理及作用。

一、知識是最好的保障

基本理財知識並不難, 可以通過學習理解快速掌握。 理財是每個人財富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不要希望依賴他人。

即使是專業的理財顧問幫你制定了理財規劃, 在實際操作中也還是要依靠自己來執行, 並承擔最終責任。 理財知識是最好的保障, 也是保護你自己的唯一途徑。

【案例】

保險銷售顧問為了獲得傭金, 可能會竭力向你推銷某一保險產品, 但這可能並不是你所需要的;個人理財顧問為了獲得豐厚的傭金, 可能會向你大力推銷某類共同基金, 因為這樣收取的費用會比其它同類產品高得多。

二、關於淨資產

淨資產是用你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 它代表了個人財富的積累水準。 淨資產水準並不是越高越好,

而是要看誰更好地實現了自己的理財目標。

管理淨資產有三個好用的理財工具:個人資產負債表、個人利潤表和財務比率。

簡單說, 資產負債表就像是個人財務狀況的一張快照:它告訴你在特定時點上, 你積累了多少財富。

個人利潤表更像是財務的一部電影:它能告訴你在一段時期內, 你的錢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這個表完全是以現金流為基礎編制, 只有真正收到錢了, 你才能記錄為收入;只有真正把錢花出去了, 你才能記錄成支出。

財務比率像是財務的溫度計, 能幫助你衡量自己對財務的管理水準, 檢查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

三、關於流動資產的管理

持有流動資產非常必要, 它可以幫你解決不時之需,

不至於手忙腳亂。 通常情況下, 把相當於6個月的生活開支作為應急資金儲備比較合適。

四、關於投資與投機

二者區別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創造價值。

所謂投資, 就是你投資賺了錢以後, 把賺的錢進行再投資——這樣你的投資品本身升值了。 比如:房東收取的租金、儲蓄獲得的利息、炒股的股息收入、股票本身升值。

而投機就像是賭博, 它不是通過讓資產創造價值來獲得收益, 它的收益完全取決於市場的供求關係。 比如:當供小於求時, 價格就會抬高, 你交易越多獲利也就越多。

【案例】

有時投機確實能讓人大賺一筆。 比如:1965 年出版的第一期X戰警漫畫書, 當時的價格只有 12 美分。 48 年過去了, 它現在的價值是 1.35 萬美元, 平均每年的升值比率超過了 27%。

但是投機也可能讓你損失嚴重。 比如:1985 年發行的帶有馬克·麥奎爾頭像的 Topps Tiffamy 卡, 最高時可以賣到 1 萬美元, 但到了 2011 年其價格下降到了 15 美元。

五、關於複利

複利就是所謂“利滾利”, 把已經獲得的投資收益或利息進行再投資。 這樣, 你不僅可以獲得原始投資本金產生的利息, 還能獲得再投資利息產生的利息。

複利發揮威利的關鍵在於時間——如果時間足夠長, 貨幣的價值就會足夠大。 同時複利的週期越短, 你賺錢的速度就會越快。 所以早點動手投資, 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案例】

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一對雙胞胎姐妹, 決定為 35 年後的退休生活攢錢。 假設她們在未來 35 年內的投資回報率均為 8%。

姐姐只在未來 35 年內的前 10 年每年年底投資 2000 元,

一共投資了 2 萬元。 而妹妹則是在前 10 年不攢錢, 在餘下的 25 年裡每年年底投資 2000 元, 一共投資了 5 萬元。

當她們退休時, 儘管姐姐只投資了 10 年, 而妹妹投資了 25 年, 但是姐姐將會積累 20 萬元, 而妹妹只積累了 15 萬元。 這就是時間在複利計算過程中的力量。

如果管理得當, 時間就是你握在手裡的王牌, 它會讓你的錢包出人意料地飽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