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成都著力發展共用經濟,企業:用“成都基因”助力新經濟發展

從共用單車到共用汽車、共用雨傘、共用充電寶, 乃至共用城市物流……近年來, 成都湧現出一大批共用經濟企業。 11月9日,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在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大會上表示,

目前, 成都聚集共用經濟企業超過100家, 上半年網路零售額達1050.7億元, 增長44.5%。

在成都, 無論是生產性服務共用經濟、生活性服務共用經濟還是公共性服務共用經濟, 共用經濟已遍及市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據瞭解, 2016年, 我國共用經濟市場規模已達3.9萬億元, 增長率高達76.4%, 成為我國經濟發展6個新增長點之一。 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共用經濟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 到2020年, 共用經濟規模將突破10萬億、占GDP比重將達10%以上。

范銳平在大會上說, 成都要聚焦“六大形態”, 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 共用經濟, 便是“六大新經濟形態”其中一。

范銳平指出, 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共用經濟。

通過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多種方式, 推動辦公空間、生產線、研發中心等創新資源, 專利技術成果、知識技能服務、人力資本服務等創新能力和供應鏈管理、智慧倉儲、現代交通運輸等流通資源分享, 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和生產服務供給能力。

11月9日上午, 四川駒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企劃部的甘露從公司趕到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大會現場, 她自願前來學習大會精神, 希望通過學習能夠向公司其他同事傳達, 在將來企業文化中融入其精髓。 “范書記提到要著力發展共用經濟, 這給了我們更加充足的動力和自信。 ”在甘露看來, 作為一家“互聯網+城市物流”的新型物流模式公司, 他們的共用化運力道路,

正好契合了成都新經濟發展的藍圖。

甘露所在的公司, 目前已實現了覆蓋全國省會城市近30座, 擁有的車隊規模超過8000輛, 在公司負責人白如冰看來, 這樣的成果離不開企業堅持深耕行業, “解決城市配送服務的‘最後50公里’”的發展目標。

白如冰介紹, 其公司以運力版塊切入, 從司機的職業素質和生產技能著手, 讓司機不只懂拉貨, 而是成為城配服務者, 開啟“司機創業扶持計畫”, 通過接納一批、培訓一批、支持一批的“三步走”策略, 為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優先就業和資金扶持。 讓卡車, 不再是一堆會在路上跑的鐵, 而是成為適配場景的智慧化工具, 推出了中國首輛實戰型“互聯生態卡車”。 通過科技手段完成運力池的全面智慧化智慧化升級。

以金融手段優化物流資源配置, 共用物流資源。 從而解決城市物流配送各類難點問題。 在新能源、共用化運力、倉配一體化等方向做出積極探索, 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 逐步完成全國佈局。 白如冰說, 公司通過這樣的創新創業精神, 開創了駕駛員、客戶、公司三贏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