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百家券商三季度成績單出爐,傳統第一大業務收入快被取代

眼下, 券商各業務條線已進入“拼年度收入目標完成率”的衝刺階段, 盤點前三季度成績必不可少。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梳理發現,

今年前三季度129家券商證券投資業務收入合計594.02億元, 占全行業營業收入比重26.55%, 較上年同期增幅超三成。 券商自營業務保持“一枝獨秀”增長態勢;而券商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收入卻同比降幅明顯, 較上年同期減少近三成。

一大變化很是突出。 從以往經紀、投行、資管、自營等幾大傳統業務的收入與占比排名來看, 經紀業務一直保持第一位置。 但從今年前三季度來看, 經紀和投行收入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22.78%和27.59%, 下滑態勢明顯。 自營業務反成今年一枝獨秀, 收入594.02億元, 占比為26.55%, 逐步接近甚至有可能超越經紀業務收入。

整體來看, 今年前三季度, 129家證券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237.54億元, 同比下降7.52%;營業支出1182.64億元, 同比下降4.36%;實現淨利潤851.04億元, 同比下降11.18%。 共有9家券商虧損。

經紀業務:平均淨傭金率萬分之3.94

今年前三季度, 證券市場整體呈回升態勢, 債券市場震盪回落;滬深兩市股票日均成交額4613.04億元, 同比下滑11.75%;9月末上證綜指、深證綜指收盤分別比上年末上漲7.90%和0.98%, 中債指數較上年末下跌0.32%。

受交易量及傭金費率下降影響, 經紀業務收入同比依然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收入)626.10億元, 同比減少22.78%。 2017年前三季度行業平均淨傭金率為萬分之3.94。 第三季度受市場交易量放大影響,

經紀業務收入環比有所回升。

券商“跑馬圈地”之熱情不減。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全國129家證券公司共有10196個營業網點, 這較去年前三季度的8778家增加了1418家。 也就是說, 一年時間內, 券商營業網點新增超過1000家。

投行業務:承銷債券降幅近三成

2017年前三季度,

投行業務收入及承銷規模較2016年同期有所下降。 證券公司實現投行業務收入355.49億元, 同比減少26.91%。 其中, 承銷與保薦、財務顧問收入分別為276.70億元、78.51億元, 降幅分別為27.59%、24.59%。

2017年前三季度從承銷量來看, 募集資金總規模達到6.11萬億元, 同比下降25.32%, 其中, 承銷股票7033.40億元, 同比下降38.33%, 占當期承銷證券業務總額的11.51%;承銷債券5.31萬億元,同比下滑23.46%,占證券承銷業務總額的86.96%。

資管業務:資管業務收入品質提升

2017年前三季度,在去通道降杠杆的政策大環境下,證券公司通道類資管規模擴張受到抑制。三季度資產管理規模環比繼續下降,其中,定向資管規模降幅明顯。從收入來看,資管收入環比依然維持正增長,表明資管業務收入品質有所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213.57億元,同比增長13.40億元,增幅為6.70%,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接近10%。

從資產管理收入結構上看,定向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81.76億元,占比38.28%;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淨收入68.92億元,占比32.27%;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56.35億元,占比26.39%;專項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6.27億元,占比2.93%。除集合資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其他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各類資管業務收入貢獻進一步均衡。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受定向資管受託資金規模下降帶動,全行業受託資金降至17.38萬億元,環比二季度末下降6849.02億元,回落至2016年末水準,是近年出現的較明顯且持續的收縮。

自營業務:證券投資收益超550億元

證券投資業務方面,2017年三季度末,受益於股指上漲,投資業務收入增長顯著。證券公司投資業務收入(證券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94.02億元,同比增長99.26億元,增幅32.07%。

按期末市值統計,證券投資規模為20896.02億元,與2016年末相比增長22.86%。其中權益類市值增長15.33%,固定收益類市值大幅增長40.47%。A股市場上漲以及證券公司加倉固定收益類品種整體導致投資敞口大幅提升。據測算,2017年前三季度證券投資產品綜合收益率為3.12%。

利息淨收入: 股票質押業務利息收入增五成

2017年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利息收入同比增長1.83%,除股票質押業務外,其他方面的利息收入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利息支出方面,受市場利率上行影響,證券公司融資成本有所提高。證券公司通過以債券融資替代回購融資來維持資金來源穩定和成本可控。共同導致證券公司實現利息淨收入275.83億元,同比微增0.87%。

融資融券業務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共有94家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利息及傭金收入合計589.35億元,其中利息收入520.62億元,傭金收入68.73億元。全年客戶累計融資買入7.66萬億元,同比下降11.45%,占同期兩市股票成交額的9.02%;累計融券賣出1374.06億元,同比增長193.50%。年末融出資金餘額為9687.41億元,較2016年末回升3.19%,市場融資融券平均維持擔保比例327.25%,較2016年末提升9.14個百分點。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股票質押依然是信用業務的主要增長點。共有95家公司開展此項業務,實現利息收入257.41億元,同比增長53.98%。期末待回購金額15000.35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22.32%。

其中證券公司自有資金融出規模為7445.64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53.34%,占比49.64%;以資管計畫作為融資工具的表外業務為7554.71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1.99%,占比50.36%。自有資金規模占比持續提升。

資本仲介:招商證券躋身前十

今年以來,以兩融和股權質押為代表的資本仲介業務成為證券公司重要盈利增長點。

截至三季度末,資本仲介業務規模行業排名第一的是中信證券,達1769.14億元,中信證券資本仲介業務行業占比7.15%;海通證券排名第二,三季度末資本仲介業務規模合計1600.01億元,較今年上半年末增加約95億元。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廣發證券資本仲介業務規模也超過了1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招商證券首次躋身資本仲介業務規模前十,三季度末達787.33億元,行業占比3.18%。而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資本仲介業務規模均處於行業前十的長江證券,三季度則退出了前十席位。

今年三季度末,客戶資金餘額及資管受託資金較上年末出現下滑。信用類業務,特別是股票質押業務規模依然保持持續增長。

這22家券商增加股權資本

今年前三季度,證券公司整體資產規模穩中有升,資本實力持續增強。截至2017年9月30日,行業總資產5.9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3.23%;淨資產1.79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72%。主要為實收資本及資本公積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有3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合計39.08億元。這3家券商分別是萬和證券、中山證券和國泰君安資管,三季度均增資擴股,分別補充資本金15億元、12.08億元、12億元。

力拼資本金,券商忙“補血”。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有22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20家增資擴股、2家新上市公司),合計765.51億元。

今年一季度,8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7家增資擴股、1家新上市公司),合計265.07億元。除證券公司補充資本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值對資本公積也產生較大影響;今年二季度,11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10家增資擴股、1家新上市公司),合計461.36億元。

券商負債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利率上行,證券公司融資成本顯著提高,短期負債占比提升,淨穩定資金率有所下降。

據統計,證券公司平均發債融資成本一年間上升約150BP-200BP,信用業務利潤率受到大幅壓縮。二級市場回暖帶動信用業務規模增長,證券投資敞口擴大,證券公司負債率有所提升。其中,短期負債增長快於長期負債。特別是中小型公司由於融資管道相對受限,存在一定的成本壓力和流動性風險隱患。行業整體淨穩定資金率由上半年149%下降至9月末138%。

在持續去杠杆的宏觀環境下,證券公司應充分做好流動性風險監控,適時調整負債結構,特別是中小型證券公司更應當審慎評估融資成本與流動性風險。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占當期承銷證券業務總額的11.51%;承銷債券5.31萬億元,同比下滑23.46%,占證券承銷業務總額的86.96%。

資管業務:資管業務收入品質提升

2017年前三季度,在去通道降杠杆的政策大環境下,證券公司通道類資管規模擴張受到抑制。三季度資產管理規模環比繼續下降,其中,定向資管規模降幅明顯。從收入來看,資管收入環比依然維持正增長,表明資管業務收入品質有所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213.57億元,同比增長13.40億元,增幅為6.70%,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接近10%。

從資產管理收入結構上看,定向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81.76億元,占比38.28%;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淨收入68.92億元,占比32.27%;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56.35億元,占比26.39%;專項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6.27億元,占比2.93%。除集合資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其他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各類資管業務收入貢獻進一步均衡。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受定向資管受託資金規模下降帶動,全行業受託資金降至17.38萬億元,環比二季度末下降6849.02億元,回落至2016年末水準,是近年出現的較明顯且持續的收縮。

自營業務:證券投資收益超550億元

證券投資業務方面,2017年三季度末,受益於股指上漲,投資業務收入增長顯著。證券公司投資業務收入(證券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94.02億元,同比增長99.26億元,增幅32.07%。

按期末市值統計,證券投資規模為20896.02億元,與2016年末相比增長22.86%。其中權益類市值增長15.33%,固定收益類市值大幅增長40.47%。A股市場上漲以及證券公司加倉固定收益類品種整體導致投資敞口大幅提升。據測算,2017年前三季度證券投資產品綜合收益率為3.12%。

利息淨收入: 股票質押業務利息收入增五成

2017年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利息收入同比增長1.83%,除股票質押業務外,其他方面的利息收入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利息支出方面,受市場利率上行影響,證券公司融資成本有所提高。證券公司通過以債券融資替代回購融資來維持資金來源穩定和成本可控。共同導致證券公司實現利息淨收入275.83億元,同比微增0.87%。

融資融券業務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共有94家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利息及傭金收入合計589.35億元,其中利息收入520.62億元,傭金收入68.73億元。全年客戶累計融資買入7.66萬億元,同比下降11.45%,占同期兩市股票成交額的9.02%;累計融券賣出1374.06億元,同比增長193.50%。年末融出資金餘額為9687.41億元,較2016年末回升3.19%,市場融資融券平均維持擔保比例327.25%,較2016年末提升9.14個百分點。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股票質押依然是信用業務的主要增長點。共有95家公司開展此項業務,實現利息收入257.41億元,同比增長53.98%。期末待回購金額15000.35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22.32%。

其中證券公司自有資金融出規模為7445.64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53.34%,占比49.64%;以資管計畫作為融資工具的表外業務為7554.71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1.99%,占比50.36%。自有資金規模占比持續提升。

資本仲介:招商證券躋身前十

今年以來,以兩融和股權質押為代表的資本仲介業務成為證券公司重要盈利增長點。

截至三季度末,資本仲介業務規模行業排名第一的是中信證券,達1769.14億元,中信證券資本仲介業務行業占比7.15%;海通證券排名第二,三季度末資本仲介業務規模合計1600.01億元,較今年上半年末增加約95億元。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廣發證券資本仲介業務規模也超過了1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招商證券首次躋身資本仲介業務規模前十,三季度末達787.33億元,行業占比3.18%。而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資本仲介業務規模均處於行業前十的長江證券,三季度則退出了前十席位。

今年三季度末,客戶資金餘額及資管受託資金較上年末出現下滑。信用類業務,特別是股票質押業務規模依然保持持續增長。

這22家券商增加股權資本

今年前三季度,證券公司整體資產規模穩中有升,資本實力持續增強。截至2017年9月30日,行業總資產5.9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3.23%;淨資產1.79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72%。主要為實收資本及資本公積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季度,有3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合計39.08億元。這3家券商分別是萬和證券、中山證券和國泰君安資管,三季度均增資擴股,分別補充資本金15億元、12.08億元、12億元。

力拼資本金,券商忙“補血”。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有22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20家增資擴股、2家新上市公司),合計765.51億元。

今年一季度,8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7家增資擴股、1家新上市公司),合計265.07億元。除證券公司補充資本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值對資本公積也產生較大影響;今年二季度,11家證券公司增加了股權資本(10家增資擴股、1家新上市公司),合計461.36億元。

券商負債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利率上行,證券公司融資成本顯著提高,短期負債占比提升,淨穩定資金率有所下降。

據統計,證券公司平均發債融資成本一年間上升約150BP-200BP,信用業務利潤率受到大幅壓縮。二級市場回暖帶動信用業務規模增長,證券投資敞口擴大,證券公司負債率有所提升。其中,短期負債增長快於長期負債。特別是中小型公司由於融資管道相對受限,存在一定的成本壓力和流動性風險隱患。行業整體淨穩定資金率由上半年149%下降至9月末138%。

在持續去杠杆的宏觀環境下,證券公司應充分做好流動性風險監控,適時調整負債結構,特別是中小型證券公司更應當審慎評估融資成本與流動性風險。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