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一季度投資總結:勝在藍籌 敗在重組

先回顧下 一季度大盤整體情況。 上證指數上漲幅度為3.83%, 深成指為2.47%, 中小板為4.22%, 創業板跌幅為2.79%, 按照上面四個指數的平均數, 如果你一季度盈利達到2%就算跑贏大盤了, 但這點錢還不夠當日股票波動的比例。 先談談金三胖。 從低估值的銀行板塊看, 喜憂參半。 不考慮新上市的銀行股, 一季度除了四大行(國家隊護盤)穩中有升外, 以前大家都看好的浦發、平安、民生和興業等表現都不太好。 新上市銀行估值過高, 有博傻的意味。 四大行股本過大, 大家都認為漲不動, 所以買入四大行的人估計不多。 保險股表現也不好,

西水股份更是大跌, 業績優良的平安也表現平平!證券板塊表現更是糟糕, 很多證券股新低不斷, 如太平洋、西南和海通。

從市場表現看, 一季度持有重組股和創業板股票的朋友可能損失更大。 根據軟體統計, 一季度漲幅前列的股票基本都是新股, 其中漲幅第一的至純科技由於發行價僅1.73元, 其一季度漲幅高達1086%。 而跌幅榜前列的和筆者預測的一樣, 主要是重組股和創業板。 其中創業板股票開爾新材跌幅第一, 接近50%。 像武昌魚、香梨股份、仁智股份、三江購物、同達創業、st明科、廊坊發展、華資實業等重組股均在跌幅榜前列。 如果你手裡是金三胖或者是重組股, 想跑贏大盤真的不容易, 而一季度的大盤也是一波三折,

如果你不見好就收, 怎麼吃進去的還會怎麼吐出來!如果你一味追高市場熱點, 很可能會被套在高點。 次新股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當你看到次新的火爆行情心裡癢癢地去追進時, 政策一打壓, 次新板塊立刻掉頭, 有些次新股的估值確實高的離譜, 如果高位被套真的不知道何時才能解套!

筆者在年初文章《【2016投資總結】精選+潛伏+輪動+打新》中就提出, 2017年大盤並不樂觀, 可能會很難操作。 當時的原話是:“從目前情況看2017年應該比2016年更難操作, 我給自己預定的目標收益率是20%”。 從一季度的情況看果然如此, 有些朋友忙了半天可能一無所獲,

還可能被套牢!具體到我自己實盤來說, 一季度我的倉位大概控制在80%左右, 其中藍籌60%, 重組股20%, 一季度總體收益在10%左右。 投資成果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投資的藍籌收穫不小, 其中海螺水泥、萬華化學、中集集團表現都不錯, 藍籌板塊一個季度的盈利大概在20%左右, 這也是我雪球組合《基金經理算什麼》基金經理算什麼盈利的主要貢獻力量。 憂在哪裡呢?當然是重組股一塌糊塗, 我實盤中重組股的平均跌幅在15%左右(當然也有漲的比較好的, 如祁連山, 相關文章見《關於水泥板塊爆漲後的思考》), 有兩個已經深度套牢, 不過跌到這個份上我是絕對不會去割肉的, 因為我手裡的重組股主要是兩種, 一是國有低價殼,
我相信政府不會撒手不管的;另一類是股東實力很強並且重組預期也很強的重組股。 本次重組股的殺跌也有矯枉過正的勢頭, 借殼雖然越來越難難, 但也沒有完全被禁止, 非借殼的資產並購依然是政府鼓勵的行為, 重組股跌多了勢必會反彈, 我的倉位不算太重, 還能抗得住。 具體操作思路是等反彈時進一步減倉重組股, 認真篩選後就保留2只重組股, 把重組股整體倉位控制10%以內, 頑抗到底!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不能不提, 那就是打新股的收穫。 一季度我總共中了3只新股, 基本是每月一隻。 這和去年全年12只新股的成績來比, 沒有太大的變化。 由於今年IPO數量有望突破450家, 我自己按照概率計算, 2017年我應該能夠收穫15只新股。

“我投資股票20多年,最大的體會是:在股票投資中唯一不變的就是市場在不斷變化中。當你感覺已經看透了這個市場並感覺得心應手的時候,可能你馬上就要遇到麻煩了。識時務者為俊傑,要想獲得長久的收益必須不斷的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操作!”這句話是我今年一月份文章《關於當前殼資源價值的幾點看法》裡的經典語句,這篇文章也再次提醒大家“以後炒殼真的要小心點了” !在此之前,我在2016年8月份文章《藍籌加打新 收益穩當當》中已經建議把藍籌和打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現在該談談我的組合了,說實話我現在真的沒有時間打理這些組合了,因為組合調倉時間都是開盤時間,而這個時候正是我最忙的時候。人怕出名豬怕壯,從去年開始我陸續在其他幾家網站開通了博客和直播和問答,也建了一些其他組合。我是個獨行俠,不像很多大V那樣是團隊作戰,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要操作自己的帳戶,同時還要直播、回答粉絲的問題,晚上還要熬夜寫文章,有時候搞的我很疲憊!在忙碌了一年後我也在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好自己的投資最重要,其他的量力而行。以下是我的兩個組合的收益曲線圖,第一個是《基金經理算什麼》,第二個是《2016十隻殼資源》這兩個組合恰好代表了藍籌和重組這兩個板塊。

組合1創建於2015年8月,建倉後基本沒有操作過,屬於隨波逐流,業績表現堪憂。2016年6月1日組合開始重新調倉轉向藍籌(此時組合收益率為-12%),先後買入過上海機場、川投能源、萬華化學、白雲山、海螺水泥等藍籌股,現在不到一年,截至到3月末,組合收益達到61.31%(其中一季度收益12%),也就是說這9個月的操作收益達到73%,而同期上證指數上漲306點,漲幅僅為10%。因此,我對這個組合的表現還是滿意的。如果你持有這個組合並堅持打新,估計還會有8%左右的打新收益,那麼9個月的收益率要超過80%了!

目前該組合繼續持有萬華化學,同時重倉介入了一隻短線高送轉股浙江仙通。根據筆者前期文章《詳解次新妖股新宏澤的前生今世》的分析邏輯,我發現浙江仙通上市後籌碼快速集中(1月26日股東數為8271戶),加上2016年業績大幅預增,極有可能通過高送轉的方式拉高出貨,於是筆者在其年報公佈日的前一天潛伏進入,準備來個短平快。當晚公司公佈了年報每股收益每股收益2.22元/股(其實攤薄股本後沒有這麼高),同時10轉20派6元,預計 2017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886.35萬元-6222.72 萬元(上年同期 3363.63萬元,同比增長75%-85%)。目前次新股被管理層重點監控,該公司剛推出高送轉後隨即被證監會問詢,其實當晚公佈年報已經拖到10點以後,估計是上交所反復提醒不要高送轉,而大股東堅持非要高送轉不可,這樣才導致年報公佈時間較晚。當然上交所也不是吃素的,要求公司停牌回復問題,4月1日公司已經按照要求進行了問題回復,公司認為本次高送轉符合相關規定,高送轉預案具備合理性、可行性,公司將在4月5日按時複牌。希望該股複盤能夠夠我的組合帶來好的收益!

組合

2創建於2016年3月,當時的操作思路是:分別買入十隻重組殼資源,每檔股票持倉為10%。操作原則是,買入後一股不動,耐心持股1-2年。一旦其中一檔股票重組複牌後暴漲就果斷賣出,將盈利資金補倉組合中其他未漲個股,或重新選擇一隻合適的新標的建倉。大家看到了,這個組合建倉後的前1個多月表現還可以,5月初最高收益曾達到14%。但到了5月18日該組合收益直線下降,最低曾達到-7%。半個多月振幅達到20%,究其原因是當時證監會正在對重組辦法徵求意見,導致重組股大跌。而此時筆者並沒有完全看空重組股,反而在6月7日推出文章《國有殼資源的春天即將來臨》。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重組股依然熱火朝天。到2016年11月22日的時候,我的殼資源組合收益達到27.3%。如果從5月18日算起,這半年時間組合漲幅高達35%,也真的算不錯了!這也是這個組合的成功之處。

做重組股真的要有膽量和耐心,這不,從2016年年底開始,再融資政策繼續收緊,一些準備採取變通方式借殼的“三方”重組方式也被證監會叫停,很多停牌公司紛紛終止重大事項(如組合中的榮豐控股)。一些推出重組方案後複牌的股漲幅也不理想(如組合中的維科精華),深天馬和天壇生物複牌後僅一個漲停就開始連續下跌。而借殼概念的夢中情人360和萬達相繼公佈IPO排隊,對殼資源打擊巨大。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劉主席對借殼的打擊方式可謂釜底抽薪。現在IPO加速中,IPO排隊的堰塞湖估計明年就能消除,這樣好公司肯定會選擇IPO,因為IPO和借殼所用時間差不多,還省下了幾十億殼費和股權稀釋效果,並且IPO審批過會難度遠低於借殼。現在手裡高價屯殼的大佬們是最著急的人,我們散戶被套認賠割肉就行了,他高價買來的殼賣給誰呢?根據這個思路我開始將組合逐步減倉到50%,即便如此,組合收益還是大幅縮水。鑒於該組合是殼資源組合,我在殼資源裡有發現了超跌的美爾雅,並在其大幅下跌後用前面減倉後現金重倉買入,希望能扭轉敗局,可是事與願違,該股繼續大幅殺跌,導致我現在組合的盈利已經被全部吃盡,目前收益率僅剩下0.5%(一季度收益為-19%)。而我後面的計畫是再繼續堅持幾個月,耐心等反彈後逐步減倉,直至清空全部重組股並關停組合,爭取能夠獲得10%以上的收益,也算這一年多沒有白忙活。總體看,這個組合是不成功的,但那句老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傑,重組板塊賺錢越來越難,我們不要糾結與對與錯,該放手的就放手,天涯何處無芳草呢?

根據一季度大盤特點,筆者認為二季度大盤可能會繼續延續一季度的方式。那就是繼續震盪,但幅度也不會太深,而我對創業板依然較為悲觀。不過過節期間雄安新區的消息公佈,週三開盤應該會帶動大盤沖高,但我認為這一事件雖然重大,但不會對大盤的總體趨勢造成根本性改變,相關概念炒作過後估計還會一地雞毛,大盤繼續震盪探底的趨勢不會有根本性改變。跟隨市場,永遠不要高估自己,降低收益預期。今年的行情應該還是以白馬股為主,震盪行情為格局。具體操作原則就是暴跌敢買,大漲敢賣。要是再具體點的話,還是我那句老話:藍籌加打新,收益穩當當!

文:股市人生牛股多多

“我投資股票20多年,最大的體會是:在股票投資中唯一不變的就是市場在不斷變化中。當你感覺已經看透了這個市場並感覺得心應手的時候,可能你馬上就要遇到麻煩了。識時務者為俊傑,要想獲得長久的收益必須不斷的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操作!”這句話是我今年一月份文章《關於當前殼資源價值的幾點看法》裡的經典語句,這篇文章也再次提醒大家“以後炒殼真的要小心點了” !在此之前,我在2016年8月份文章《藍籌加打新 收益穩當當》中已經建議把藍籌和打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現在該談談我的組合了,說實話我現在真的沒有時間打理這些組合了,因為組合調倉時間都是開盤時間,而這個時候正是我最忙的時候。人怕出名豬怕壯,從去年開始我陸續在其他幾家網站開通了博客和直播和問答,也建了一些其他組合。我是個獨行俠,不像很多大V那樣是團隊作戰,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要操作自己的帳戶,同時還要直播、回答粉絲的問題,晚上還要熬夜寫文章,有時候搞的我很疲憊!在忙碌了一年後我也在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好自己的投資最重要,其他的量力而行。以下是我的兩個組合的收益曲線圖,第一個是《基金經理算什麼》,第二個是《2016十隻殼資源》這兩個組合恰好代表了藍籌和重組這兩個板塊。

組合1創建於2015年8月,建倉後基本沒有操作過,屬於隨波逐流,業績表現堪憂。2016年6月1日組合開始重新調倉轉向藍籌(此時組合收益率為-12%),先後買入過上海機場、川投能源、萬華化學、白雲山、海螺水泥等藍籌股,現在不到一年,截至到3月末,組合收益達到61.31%(其中一季度收益12%),也就是說這9個月的操作收益達到73%,而同期上證指數上漲306點,漲幅僅為10%。因此,我對這個組合的表現還是滿意的。如果你持有這個組合並堅持打新,估計還會有8%左右的打新收益,那麼9個月的收益率要超過80%了!

目前該組合繼續持有萬華化學,同時重倉介入了一隻短線高送轉股浙江仙通。根據筆者前期文章《詳解次新妖股新宏澤的前生今世》的分析邏輯,我發現浙江仙通上市後籌碼快速集中(1月26日股東數為8271戶),加上2016年業績大幅預增,極有可能通過高送轉的方式拉高出貨,於是筆者在其年報公佈日的前一天潛伏進入,準備來個短平快。當晚公司公佈了年報每股收益每股收益2.22元/股(其實攤薄股本後沒有這麼高),同時10轉20派6元,預計 2017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886.35萬元-6222.72 萬元(上年同期 3363.63萬元,同比增長75%-85%)。目前次新股被管理層重點監控,該公司剛推出高送轉後隨即被證監會問詢,其實當晚公佈年報已經拖到10點以後,估計是上交所反復提醒不要高送轉,而大股東堅持非要高送轉不可,這樣才導致年報公佈時間較晚。當然上交所也不是吃素的,要求公司停牌回復問題,4月1日公司已經按照要求進行了問題回復,公司認為本次高送轉符合相關規定,高送轉預案具備合理性、可行性,公司將在4月5日按時複牌。希望該股複盤能夠夠我的組合帶來好的收益!

組合

2創建於2016年3月,當時的操作思路是:分別買入十隻重組殼資源,每檔股票持倉為10%。操作原則是,買入後一股不動,耐心持股1-2年。一旦其中一檔股票重組複牌後暴漲就果斷賣出,將盈利資金補倉組合中其他未漲個股,或重新選擇一隻合適的新標的建倉。大家看到了,這個組合建倉後的前1個多月表現還可以,5月初最高收益曾達到14%。但到了5月18日該組合收益直線下降,最低曾達到-7%。半個多月振幅達到20%,究其原因是當時證監會正在對重組辦法徵求意見,導致重組股大跌。而此時筆者並沒有完全看空重組股,反而在6月7日推出文章《國有殼資源的春天即將來臨》。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重組股依然熱火朝天。到2016年11月22日的時候,我的殼資源組合收益達到27.3%。如果從5月18日算起,這半年時間組合漲幅高達35%,也真的算不錯了!這也是這個組合的成功之處。

做重組股真的要有膽量和耐心,這不,從2016年年底開始,再融資政策繼續收緊,一些準備採取變通方式借殼的“三方”重組方式也被證監會叫停,很多停牌公司紛紛終止重大事項(如組合中的榮豐控股)。一些推出重組方案後複牌的股漲幅也不理想(如組合中的維科精華),深天馬和天壇生物複牌後僅一個漲停就開始連續下跌。而借殼概念的夢中情人360和萬達相繼公佈IPO排隊,對殼資源打擊巨大。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劉主席對借殼的打擊方式可謂釜底抽薪。現在IPO加速中,IPO排隊的堰塞湖估計明年就能消除,這樣好公司肯定會選擇IPO,因為IPO和借殼所用時間差不多,還省下了幾十億殼費和股權稀釋效果,並且IPO審批過會難度遠低於借殼。現在手裡高價屯殼的大佬們是最著急的人,我們散戶被套認賠割肉就行了,他高價買來的殼賣給誰呢?根據這個思路我開始將組合逐步減倉到50%,即便如此,組合收益還是大幅縮水。鑒於該組合是殼資源組合,我在殼資源裡有發現了超跌的美爾雅,並在其大幅下跌後用前面減倉後現金重倉買入,希望能扭轉敗局,可是事與願違,該股繼續大幅殺跌,導致我現在組合的盈利已經被全部吃盡,目前收益率僅剩下0.5%(一季度收益為-19%)。而我後面的計畫是再繼續堅持幾個月,耐心等反彈後逐步減倉,直至清空全部重組股並關停組合,爭取能夠獲得10%以上的收益,也算這一年多沒有白忙活。總體看,這個組合是不成功的,但那句老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傑,重組板塊賺錢越來越難,我們不要糾結與對與錯,該放手的就放手,天涯何處無芳草呢?

根據一季度大盤特點,筆者認為二季度大盤可能會繼續延續一季度的方式。那就是繼續震盪,但幅度也不會太深,而我對創業板依然較為悲觀。不過過節期間雄安新區的消息公佈,週三開盤應該會帶動大盤沖高,但我認為這一事件雖然重大,但不會對大盤的總體趨勢造成根本性改變,相關概念炒作過後估計還會一地雞毛,大盤繼續震盪探底的趨勢不會有根本性改變。跟隨市場,永遠不要高估自己,降低收益預期。今年的行情應該還是以白馬股為主,震盪行情為格局。具體操作原則就是暴跌敢買,大漲敢賣。要是再具體點的話,還是我那句老話:藍籌加打新,收益穩當當!

文:股市人生牛股多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