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音樂劇《澤西男孩》:美國四季樂隊的一部“傳記片”

“I love you baby, Trust in me when I say, Oh pretty baby,don't bring me down……”

你可能不知道四季樂隊的故事, 但一定聽過他們的歌, 尤其是這首被無數人翻唱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11月9日, 百老匯音樂劇《澤西男孩》登陸上海大寧劇院, 連演35場。

《澤西男孩》劇照

這部“傳記型”音樂劇以四季樂隊創始成員——法蘭基·維力、鮑勃·高迪、湯米·德維托、尼克·馬西為原型, 展現了這支美國樂隊從無名到轟動, 最後分崩離析只剩一人的全過程。

如果要問哪支樂隊稱得上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樂隊, 絕大多數人應該會回“披頭士”, 然而在1963年的夏天, 一位美國DJ談到剛剛在英國造成轟動的披頭士, 卻將他們形容為“英國版”的四季樂隊。

1960年代初, 四季樂隊曾以三首單曲——《Sherry》《Big Girls Don’t Cry》《Walk Like a Man》連奪全美音樂排行榜冠軍, 刷新了美國流行音樂的歷史, 主唱法蘭基獨特的假音唱法更是備受追捧。

在當時, 四季樂隊毫無疑問是美國最成功的樂隊。

《澤西男孩》劇照

他們的歌曾伴隨一代美國人成長, 然而隨著樂隊內部頻生矛盾, “英倫狂潮”席捲美國重創無數本土歌手, 紅了十多年的四季樂隊漸漸沉寂下來。

1970年代末, 四季樂隊黯然解體, 他們的歌雖然被無數後人翻唱, 很多人卻不知道原唱是他們。

21世紀初, 樂隊創始成員之一的鮑勃·高迪找到馬歇爾·布瑞克曼、瑞克·艾利斯,

希望他們用四季樂隊的歌編寫一部音樂劇。

馬歇爾是美國名編劇, 長期與伍迪·艾倫合作, 《安妮·霍爾》《曼哈頓》等電影劇本均出自其手。 接到鮑勃的創作邀請後, 馬歇爾建議製作一部關於樂隊歷史的音樂劇, 而不只是像《媽媽咪呀》那樣, 在一個新的故事中重現經典歌曲。

《澤西男孩》劇照

為寫劇本, 兩位編劇採訪了樂隊各個時期的多名成員, 掌握了大量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以及樂隊成員的“黑歷史”。 最終, 他們選用春夏秋冬四季, 敘述樂隊由盛而衰的過程, 每一章都由一名樂手從自己的角度講述故事。

2005年, 《澤西男孩》在百老匯首演, 從托尼獎斬獲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在內的4個獎項, 2007年更是將格萊美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收入囊中。

演了十多年, 《澤西男孩》拉斯維加斯版、百老匯版、西區版陸續封箱, 現年31歲的英國導演盧克·謝伯德把它帶來了中國。

【對話】

澎湃新聞:四季樂隊盛行於1960年代, 他們對歐美人有怎樣的影響?

盧克·謝伯德:這部音樂劇的第一個場景,

就是巴黎的一支樂隊在翻唱四季樂隊的一首歌, 我們將時間設定在2000年, 再倒敘到1960年代他們剛出道的時候, 光這一個場景就已經證明, 四季樂隊在歐美的影響力很大。

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四季樂隊是誰, 但肯定都聽過他們的歌, 這些歌被很多人翻唱過。 四季樂隊曾經是一支“現象級”的樂隊, 不管是對美國還是對國際流行文化都很有影響, 但他們不像披頭士一樣, 人人皆知。

這部音樂劇提供了一個契機, 讓觀眾去瞭解這支樂隊和樂手們的一些經歷。 就像我從小就有聽這些歌曲, 不管是原版還是翻唱版, 對這些歌的旋律都很熟悉, 但我也和別人一樣, 不是很瞭解這支樂隊。 通過導演這部音樂劇, 我對這四個男孩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已經是他們的頭號粉絲了。

澎湃新聞:你會怎麼總結四季樂隊的風格?你覺得他們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會有吸引力嗎?

盧克·謝伯德:四季樂隊音樂的獨特之處在於好聽的旋律,他們每一首歌的旋律都很撩人,直擊人心。再就是主唱法蘭基的聲音,他用假聲唱歌,這種嗓音是其他任何樂隊所沒有的,這也是四季樂隊最獨特的一個地方。

這一次我們採用了雙卡司(cast)模式,兩個男主角會替換著演繹法蘭基,他們會去致敬、去模仿法蘭基的假聲,嗓音都非常棒。

好旋律是從來不會過時的,現在還有那麼多歌手、那麼多樂隊翻唱他們的歌,那麼多電視劇、電影選用他們的音樂做插曲,足以說明他們的歌曲不會過時,還能吸引很多年輕觀眾。

《澤西男孩》劇照

澎湃新聞:這次來中國巡演的是倫敦西區版還是紐約百老匯版?

盧克·謝伯德:巡演版既不是西區版,也不是百老匯版,它是一個全新的,為了今年的國際巡演定制的全新版。

百老匯版、西區版在這兩座城市演了很久,在百老匯有近12年,在西區至少也有9年,舞美設計、導演風格、表演風格都挺陳舊了。國際巡演版的製作團隊十分年輕,對整部劇有一個全新的演繹。這部劇採用了“傳記式”的風格,很像電影,有50多個場景,你怎麼在舞臺上做到自由的切換,需要用非常創新的思維去對舞美設計進行構想。

這兩天我一直在看上海演出的一些音樂劇,我發現中國觀眾,尤其是上海觀眾對音樂劇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也希望把一些比較先鋒的概念、比較創新的音樂劇帶到中國來。

澎湃新聞:巡演版的演員都是從哪裡選的?你們會在唱功、長相上尋找貼合的演員嗎?

盧克·謝伯德:這部劇其實很難招演員,比如要把法蘭基的假聲演繹準確,就已經是很高難度的事情,同時這部劇對群舞的要求也很高,有的群舞可能要一人扮演10-12個角色,演員必須要有多面性,才可以去詮釋不同的角色。

因為這是傳記式的音樂劇,講的都是真實的故事,演員們要對這些角色、這些人物有所尊重,所以在選角的時候,我們會希望演員身上會帶有某一角色的某一種特質。

國際巡演版會去很多國家演出,也因此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演員來面試。我們大部分演員是在倫敦招的,也有人來自紐西蘭、澳大利亞,共通的一點是,這些演員身上都帶有四季樂隊的DNA在。

澎湃新聞:這個故事是按春夏秋冬四季來敘事,用不同的樂手代表四季,為什麼會這樣安排?

盧克·謝伯德:用春夏秋冬四個篇章來構架劇情,是非常獨特的一種模式,據我所知,沒有別的音樂劇有這樣的結構。

用四個樂隊成員來代表一個季節,主要原因是他們每一個人對樂隊發展的每一個階段,起到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第一個篇章的敘述者是湯米,在樂隊剛起步的時候,他起到的作用最大,或者說他是一個領導性的角色。最後一個篇章的敘述者是法蘭基,樂隊興衰起落之後只剩他一人留在舞臺上,在樂隊歷史上,他有不一樣的意義。春夏秋冬很好地表達了這支樂隊興衰起落的過程。

《澤西男孩》劇照

澎湃新聞:你們是怎麼把四季樂隊的歌曲串聯其中的?

盧克·謝伯德:我們俗稱《澤西男孩》是一部“點唱機”式的音樂劇,總共用了24首樂隊的歌。有些點唱機式音樂劇如《媽媽咪呀》,演員一言不合就開始唱歌,抒發情感,或讓觀眾知道他們內心的一些想法,《澤西男孩》更像話劇,劇中有歌曲表演的片段,但這些歌不是強加在劇情上,而是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是在講這些歌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創作過程中發生了哪些事,他們在哪裡表演,表演狀態是怎樣的,是一個非常自然的嵌入過程。

澎湃新聞:四季樂隊的成員如今的生活狀態如何?

盧克·謝伯德:鮑勃·高迪現在住在美國西海岸。法蘭基80多歲了,年紀挺大了,但還是一直在演出。就像他在音樂劇的最後有一句話,我還會一直演出,就像“永動兔”一樣。法蘭基對國際巡演版也給予了很大支持,他還親自錄了兩段寄語視頻給我們的中國巡演送祝福。

澎湃新聞:《澤西男孩》百老匯、西區版為什麼會選擇封箱?

盧克·謝伯德:百老匯、西區版演了這麼長時間也算長跑劇碼了,西區版結束後可能會在英國境內巡演,將來有可能會再回到倫敦西區,一個劇有它的有效期,需要休息一段時間重新孵化,根據時代潮流去更新,這樣它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

我對這四個男孩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已經是他們的頭號粉絲了。

澎湃新聞:你會怎麼總結四季樂隊的風格?你覺得他們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會有吸引力嗎?

盧克·謝伯德:四季樂隊音樂的獨特之處在於好聽的旋律,他們每一首歌的旋律都很撩人,直擊人心。再就是主唱法蘭基的聲音,他用假聲唱歌,這種嗓音是其他任何樂隊所沒有的,這也是四季樂隊最獨特的一個地方。

這一次我們採用了雙卡司(cast)模式,兩個男主角會替換著演繹法蘭基,他們會去致敬、去模仿法蘭基的假聲,嗓音都非常棒。

好旋律是從來不會過時的,現在還有那麼多歌手、那麼多樂隊翻唱他們的歌,那麼多電視劇、電影選用他們的音樂做插曲,足以說明他們的歌曲不會過時,還能吸引很多年輕觀眾。

《澤西男孩》劇照

澎湃新聞:這次來中國巡演的是倫敦西區版還是紐約百老匯版?

盧克·謝伯德:巡演版既不是西區版,也不是百老匯版,它是一個全新的,為了今年的國際巡演定制的全新版。

百老匯版、西區版在這兩座城市演了很久,在百老匯有近12年,在西區至少也有9年,舞美設計、導演風格、表演風格都挺陳舊了。國際巡演版的製作團隊十分年輕,對整部劇有一個全新的演繹。這部劇採用了“傳記式”的風格,很像電影,有50多個場景,你怎麼在舞臺上做到自由的切換,需要用非常創新的思維去對舞美設計進行構想。

這兩天我一直在看上海演出的一些音樂劇,我發現中國觀眾,尤其是上海觀眾對音樂劇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也希望把一些比較先鋒的概念、比較創新的音樂劇帶到中國來。

澎湃新聞:巡演版的演員都是從哪裡選的?你們會在唱功、長相上尋找貼合的演員嗎?

盧克·謝伯德:這部劇其實很難招演員,比如要把法蘭基的假聲演繹準確,就已經是很高難度的事情,同時這部劇對群舞的要求也很高,有的群舞可能要一人扮演10-12個角色,演員必須要有多面性,才可以去詮釋不同的角色。

因為這是傳記式的音樂劇,講的都是真實的故事,演員們要對這些角色、這些人物有所尊重,所以在選角的時候,我們會希望演員身上會帶有某一角色的某一種特質。

國際巡演版會去很多國家演出,也因此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演員來面試。我們大部分演員是在倫敦招的,也有人來自紐西蘭、澳大利亞,共通的一點是,這些演員身上都帶有四季樂隊的DNA在。

澎湃新聞:這個故事是按春夏秋冬四季來敘事,用不同的樂手代表四季,為什麼會這樣安排?

盧克·謝伯德:用春夏秋冬四個篇章來構架劇情,是非常獨特的一種模式,據我所知,沒有別的音樂劇有這樣的結構。

用四個樂隊成員來代表一個季節,主要原因是他們每一個人對樂隊發展的每一個階段,起到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比如第一個篇章的敘述者是湯米,在樂隊剛起步的時候,他起到的作用最大,或者說他是一個領導性的角色。最後一個篇章的敘述者是法蘭基,樂隊興衰起落之後只剩他一人留在舞臺上,在樂隊歷史上,他有不一樣的意義。春夏秋冬很好地表達了這支樂隊興衰起落的過程。

《澤西男孩》劇照

澎湃新聞:你們是怎麼把四季樂隊的歌曲串聯其中的?

盧克·謝伯德:我們俗稱《澤西男孩》是一部“點唱機”式的音樂劇,總共用了24首樂隊的歌。有些點唱機式音樂劇如《媽媽咪呀》,演員一言不合就開始唱歌,抒發情感,或讓觀眾知道他們內心的一些想法,《澤西男孩》更像話劇,劇中有歌曲表演的片段,但這些歌不是強加在劇情上,而是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是在講這些歌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創作過程中發生了哪些事,他們在哪裡表演,表演狀態是怎樣的,是一個非常自然的嵌入過程。

澎湃新聞:四季樂隊的成員如今的生活狀態如何?

盧克·謝伯德:鮑勃·高迪現在住在美國西海岸。法蘭基80多歲了,年紀挺大了,但還是一直在演出。就像他在音樂劇的最後有一句話,我還會一直演出,就像“永動兔”一樣。法蘭基對國際巡演版也給予了很大支持,他還親自錄了兩段寄語視頻給我們的中國巡演送祝福。

澎湃新聞:《澤西男孩》百老匯、西區版為什麼會選擇封箱?

盧克·謝伯德:百老匯、西區版演了這麼長時間也算長跑劇碼了,西區版結束後可能會在英國境內巡演,將來有可能會再回到倫敦西區,一個劇有它的有效期,需要休息一段時間重新孵化,根據時代潮流去更新,這樣它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