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廣州發展的“綠色發展”

新華網廣州11月12日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 廣東的大型能源企業是如何學習貫徹這一理念的呢?廣州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放技術升級改造, 其下屬的燃煤電廠煙氣排放達到超低(超潔淨)排放標準。

今年3月, 《廣州市推進管道燃氣三年提升計畫的實施方案》發佈, 要求2019年底廣州要新增管道燃氣居民用戶80萬戶, 且八成城中村出租屋公房要加裝管道燃氣。 承擔加裝管道燃氣改造的是廣州發展旗下的廣州燃氣集團, 多年來, 它已為超過220萬戶居民提供用戶管道燃氣供應, 並在廣州建設了超過4000公里的燃氣高中壓輸配管網。

“過去的幾年, 我們將老舊的燃氣管道統一更換為防腐性能更好的聚乙烯PE管材, 讓廣州許多老舊城區管網安全使用壽命由過去的30年提升到50年。 ”伍竹林說。

創新不輟 佈局企業“綠色未來”

近期, 伍竹林成了連軸轉的“大忙人”:不停帶隊去廣船國際等單位考察交流, 圍繞珠三角內河船舶運輸清潔化話題, 加緊推動電動船研發業務。 他對記者說:“我們正在研製行業領先的電動船, 目前它已進入最後的標準制定和測試階段, 本月將下水試航。 ”

伍竹林事業的起點與“電”和“船”有關:1985年8月至1988年9月, 他在廣州黃埔造船廠工作, 那時, 他的夢想是“造艦艇”。

如今, 伍竹林“掌舵”廣州發展, 他開始嘗試將新能源技術拓展運用到水上交通領域:研發製造電動船。

“珠三角水網河道密佈, 內河運輸中高污染高耗能的散貨船舶已不匹配廣州的發展需要, 我們希望運用新能源技術在內河航運船舶升級換代上做一些嘗試。 ”伍竹林說。

近年來, 加強船舶大氣污染治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今年6月,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廣東省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意見》, 力爭到2020年實現珠三角水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比2015年分別下降65%、20%和30%。

據伍竹林介紹, 這艘純電動的船不使用燃油, 碳、硫等廢氣污染物及PM2.5顆粒將努力實現“零排放”, 有助於船舶大氣污染治理。

電動船研發只是廣州發展業務創新的一個縮影。 他們還將聚焦風電、光伏和電動汽車充電等領域的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伍竹林說,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進步, 企業家精神就是要有理想有情懷, 不忘初心, 與社會一同進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