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南海裡養了幾百年的魚,被馮國璋撈出來賣了

中國北洋時期軍閥割據, 戰火連天, 政治舞臺上也是變更不停。 然而一代總統馮國璋, 他驍勇善戰, 打得軍神黃興丟盔棄甲;他廉潔奉公, 雖有愛財之名卻不曾貪贓。 但卻為財持續鬧出天大笑話, 被天下人所恥笑。

1917年, 馮國璋擔任代理大總統, 至少在表面上來看是風光無限。 俗話說的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馮國璋此時就面對這樣煩惱。 因北洋時期政局不穩, 稅收入不敷出, 大多都要自掏腰包, 一旦沒錢可花, 到那時滋味就不好受了。 曾經擔任總統的黎元洪就經常抱怨:哎, 總統真是不是人當的。 畢竟每個月開銷太大了, 自己都要賠上不少錢。 因此對錢財敏感的馮國璋來說, 有賺錢的機會是不會白白浪費的。 所以馮國璋在入京代理大總統前就特別提出一個條件, 那就是將崇文門監督一職要到自己名下, 這可是肥缺, 每個月都可以穩定收到二十萬商業稅。


儘管馮國璋要到一個肥缺, 但對財政問題還是有點鬧心。 當有一天, 馮國璋在中南海裡散心時, 看見有金燦燦的大魚在水中遊蕩, 一時興起便仔細打聽消息來。 原來從嘉靖年間以來, 中南海就是歷代皇家放生之處, 很多魚鰭上都賜有皇家所掛的金牌、銀牌,

還有很多名貴品種, 而且幾百年裡從來就沒有被撈過。 結果馮國璋眼裡閃冒著金光, 第二天便下令將這裡的魚一網打盡, 高價賣出去, 據說當時百斤以上的魚極多。 這也引起了極大轟動, 一時間, 飯館裡大呼賣“總統魚”, 這倒是與“東坡肉”相映成趣。 不過這也為總統府獲得一大筆收入。

雖然“賣魚事件”在國外津津樂道, 但在國內馮國璋也有被嘲諷, 然而他卻淡然回復到: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要以為賣魚事件就這麼過去了, 而相伴隨的還有“賣樹事件”。 在他的故鄉河間, 歷代所植樹木甚多, 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漢代, 可謂參天合抱, 盡屬良材。 於是馮國璋下令將河間屬地的大樹大量砍伐, 運到天津出賣, 這也激起不小的民憤。 為此, 時人寫下對聯以示嘲諷:宰相東陵伐木, 元首南海賣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