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長城寶馬“聯姻”破裂?說出了各自的心聲,到底是誰想分手了?

十月份才剛傳出長城正在與寶馬物色生產基地的消息, 網友們一陣騷動。 但最近, 這一段“聯姻”很可能會破裂, 據國內媒體透露, 一位元接近寶馬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 MINI在寶馬內部已經無人推動, 應該已經停擺。 ”消息人士還解析:“目前這個項目幾乎已經被擱置。 實際上從那時起MINI與長城的項目, 在寶馬內部推進就非常困難。 ”

如果消息屬實, 意味著長城與外資公司成立合資企業的專案可能就此告吹。 那麼長城和寶馬之前談不下去了, 到底是誰更想分手了?

長城:壓力重重, 尋求伴侶心切

長城的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品牌多元化的壓力, 另外一方面是新能源政策帶來的壓力。

之前曾有外媒報導中國長城汽車意欲收購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旗下的Jeep品牌, 而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的傳聞, 無疑表露出長城對於尋求合作夥伴的急切之心。

對於長城而言, 比起繼續沖銷量, 未來發展的格局和走出困局更為緊迫。 推出的WEY雖然幫助長城向高端品牌的轉型, 但是仍然局限在SUV領域, 長城幾乎已經被框定, 很難自生第二條腿。 一直以來長城都是單打獨鬥, 而身邊的對手都紛紛抱團取暖, 時間一長難免力不從心。

找一個強勁的合作同伴是獲取技術和經驗, 推動品牌多元化發展的捷徑。

雙積分政策下長城的壓力也很大。 長城新能源汽車的產品矩陣佈局本來就慢人一步, 旗下僅有一款C30的新能源汽車。 另外, 主攻SUV的長城在油耗上也很難達標。

這就意味著, 長城要在兩項積分的達標上都壓力重重。 如果長城MINI項目被擱置, 長城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失去一張惶牌。 在新能源領域起步較晚, MINI或是彌補的最佳時機, 帶來的新能源車型和技術對長城來說至關重要。 而長城與河北禦捷合資生產電動汽車的計畫, 並不會為長城帶來更多突破性的技術。

寶馬:有“多娶一房”之意, 但並不是非長城不可

業內一位資深人士曾表示:“作為曾在全球長期坐穩豪華品牌霸主地位, 卻在中國中氣不足的寶馬, 事實上更多是由於華晨方面不給力的拖累。 所以寶馬一直沒有放棄在中國的求變。 ”

華晨和寶馬之間的合作顯然是寶馬“付出”的更多, 華晨依靠著寶馬的市場紅利和技術支援, 自身造血能力仍然薄弱。 而寶馬希望的技術換市場一直沒有實現。 寶馬想要在豪華品牌中提升需要極具實力的合作夥伴。

但一定要是長城嗎?非也。有人認為新能源政策會是推動雙方合作的因素。但是在雙積分政策方面,寶馬在國內市場已經推出了9款新能源汽車。華晨寶馬總裁魏嵐德也曾透露,在工信部的平均油耗統計中,華晨寶馬是平均油耗最低的企業。這意味著,不管是油耗積分還是新能源積分,寶馬完全可以自己應對,甚至還可能有富餘積分。而長城在新能源方面沒有優勢,寶馬不可能會因為雙積分的壓力和長城合作。

編輯總結

長城和寶馬雙方都有著尋找合作夥伴的需求,相比之下,長城顯得更為急切。雙方合作擱淺源於雙方的推動力不足,或許雙方都想要尋找更好的可能。

但一定要是長城嗎?非也。有人認為新能源政策會是推動雙方合作的因素。但是在雙積分政策方面,寶馬在國內市場已經推出了9款新能源汽車。華晨寶馬總裁魏嵐德也曾透露,在工信部的平均油耗統計中,華晨寶馬是平均油耗最低的企業。這意味著,不管是油耗積分還是新能源積分,寶馬完全可以自己應對,甚至還可能有富餘積分。而長城在新能源方面沒有優勢,寶馬不可能會因為雙積分的壓力和長城合作。

編輯總結

長城和寶馬雙方都有著尋找合作夥伴的需求,相比之下,長城顯得更為急切。雙方合作擱淺源於雙方的推動力不足,或許雙方都想要尋找更好的可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