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持倉量創新高引交割擔憂

隨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推進,玉米價格市場化程度增強,玉米價格波動加大,現貨產業鏈全面啟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玉米期貨市場,以滿足風險管理需求。

據初步統計,目前,100%的大型玉米貿易企業、75%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50%的全國30強飼料企業集團均已參與期貨市場。

在玉米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的同時,玉米期貨也成為國內持倉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 資料顯示,截至3月10日,玉米1705合約單邊持倉量為85.6萬手,較2月上旬時的最高持倉量176萬手已減倉一半,但仍是去年同期的3.1倍。

按美國成熟市場發展經驗,玉米期貨持倉規模是其現貨規模的一半。

以此推算,我國玉米期貨單邊持倉量有望達到1000萬手(1億噸)。 由此來看,我國玉米期貨市場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

大規模持倉的市場發展前景對交易所的交割制度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當玉米期貨真正實現了1000萬手如此大規模的持倉量,市場中是否有足額匹配的實物進行交割?指定的交割庫容是否能夠滿足交割需求?交易所風險管控能力是否能夠相匹配?交易所必須未雨綢繆,才能運籌帷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