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科華控股過會破魔咒,審核趨嚴下IPO要三思

11月10日週五晚間, 新三板企業科華控股(831263.OC)首發獲批, 成為“大發審委”履職以來首家過會的新三板企業, 也是今年第16家成功過會的新三板掛牌公司。

自10月新發審委亮相後, 共有5家新三板企業上會, 其中兩家被否, 兩家暫緩表決。 IPO低通過率反映出, 審核者不僅關注淨利潤等數量型指標, 也更加注意業績真實性、經營規範性等品質型指標。

分析人士指出, IPO審核趨嚴背景下, 掛牌公司需要掂量自身, 如果還處在快速發展期, 或經營尚不平穩, 應該先在新三板市場鞏固鞏固再做打算。 不過, IPO審核變嚴也會對過會企業形成背書,

增大上市收益率。

科華控股打破“連否”魔咒

在11月10日上會的五家企業中, 浙江捷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通過;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暫緩表決。 包括科華控股在內的三家公司首發申請獲通過。

自10月中旬第十七屆發審委亮相後, 共有5家新三板企業上會, 在科華控股之前, 奧飛資料(832745.OC)和博拉網路(834484.OC)均遭遇暫緩表決, 森鷹窗業(430483.OC)和钜泉光電(835933.OC)被否。

截至2017年11月2日, 在證監會排隊IPO的企業總數為489家, 其中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就達到130家, 占到總數超過四分之一, 並且還在不斷增加。 由於新三板可以公開轉讓未上市股權, 因此受到Pre-IPO階段投資者關注。

科華控股2014年11月掛牌新三板, 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產業中的渦輪增壓器零部件細分行業。

公司於2016年9月開始啟動IPO工作, 接受東北證券的上市輔導, 從受理至上會排隊時間315天, 期間曾於今年9月因簽字註冊會計師離職主動申請中止審查, 後於11月1日恢復審查。

根據財報, 科華控股近幾年業績維持穩定增長, 且歸母淨利潤在去年邁過億元大關。 招股書顯示, 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 公司分別實現營收7.35億元和4.03億元, 同期歸母淨利潤為1億元和5737萬元。

公司在掛牌期間僅實施過一次增發, 出現過一筆交易。 2015年4月, 科華控股對外發行2000萬股, 每股7.2元, 募集資金1.44億元, 引進上海正海聚弘、上海尚頎增富、上海斐君鉭晟3家機構。 同年7月, 科華控股發生掛牌後唯一一筆交易, 上海貝元將所持400萬股轉讓給自然人張霞,

成交金額1196萬元。

對於科華控股, 證監會重點關注的是公司業績真實性, 包括銷售真實性、毛利率較高、費用率較低等問題。 發審委還要求發行人披露未來履行合同的能力, 說明未來一年業務量和經營業績是否會較大幅度減少。

在科華控股之前上會的森鷹窗業和钜泉光電就沒有這樣幸運。 森鷹窗業雖然去年淨利潤達到6073萬元, 但在10月31日上會時依然被否。 審核者指出, 公司應收賬款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逐年上升, 存貨和預付款餘額大幅增加, 同時經銷業務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業平均水準等。

11月3日上會的钜泉光電過去三年中淨利潤逐年下滑, 去年淨利潤只有2242萬元。 發審委質疑公司是否過於依賴單一客戶, 從而影響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審核者還重點關注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 質疑可能存在資金體外迴圈及關聯方承擔成本費用的情形。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表示, 從最近發審委的審核情況看, 越來越關注企業經營的品質, 而不光是數量, 利潤過億也有被否的案例。 想上市的企業需要先衡量一下自己, 經營是否足夠規範, 適不適合走IPO這條路。

審核趨嚴下申報IPO須謹慎

今年9月, 證監會將主機板發審委和創業板發審委合併為“大發審委”。 在新一屆發審委履職以來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共審核44家企業, 其中通過僅25家, 通過率為57%, 11月7日更出現了“6否5”的結果。

和非掛牌企業一樣, 新三板企業上會通過率也有所降低。

諸海濱認為, 有兩類企業並不適合IPO, 一是正在快速發展階段的企業, 由於業務發展非常快, 加上並購外延式增長, 一旦公司經營發生變化, 會影響上市進程。 其次是經營狀況不夠平穩、利潤波動較大的企業, 他們不必著急去IPO排隊, 可以先在新三板市場鞏固發展, 等待政策明朗再做判斷。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認為, “近期IPO審核較嚴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 在年底前對新三板擬IPO企業會形成考驗。 從上會情況看, 財務審核不光考察淨利潤指標, 行業變化、關聯交易等因素也是重點考察範圍。 ”

他對第一財經表示, 高否決率未必會一直持續, 如果企業財務規範、經營具有增長可持續性, 還是可以繼續申報IPO。 並且, IPO審核變嚴實際上對過會企業會形成一種背書, 增大投資者的收益率,當然也要求投資者全方位衡量企業,不能只看淨利潤。

困擾新三板企業IPO的還有“三類股東”和股東人數超過200人問題。海容冷鏈(830822.OC)、有友食品(831377.OC)等排隊企業因為三類股東問題一直沒有機會上會,奧飛資料和博拉網路雖然清理了三類股東,但依然被暫緩表決。

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券商資管計畫和信託計畫,曾是新三板企業融資重要的資金來源。一些交易活躍、被市場看好的新三板企業往往都含有三類股東。

據媒體報導,在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於深圳舉辦保薦代表人培訓會上,證監會發審委相關人士介紹了200人公司審核和“三類股東”清理要點。

該人士表示,核查三類股東具體內容包括,其設立的合法性,是否規範運作,資金往來是否涉及代持現象,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合規,背後投資者是否真實、適格,是否與產品管理人存在利益輸送或者利益衝突,是否影響發行人股權結構穩定性等等。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對第一財經表示,200人股東和三類股東的問題仍然沒有突破,沒有看到解決方案,還需要觀察更多上會的相關案例。他認為,新三板已經成為最大的Pre-IPO市場,將有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IPO申請被受理。

諸海濱指出,“三類股東是新、舊制度之間銜接出現了問題,已經是整個新三板市場的死結,很多企業紛紛轉協議,就是怕做市過程中不可控,被三類股東買去了。機構投資人包括公募、信託、私募基金也都不能夠融資,不知道自己能買什麼。”

增大投資者的收益率,當然也要求投資者全方位衡量企業,不能只看淨利潤。

困擾新三板企業IPO的還有“三類股東”和股東人數超過200人問題。海容冷鏈(830822.OC)、有友食品(831377.OC)等排隊企業因為三類股東問題一直沒有機會上會,奧飛資料和博拉網路雖然清理了三類股東,但依然被暫緩表決。

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券商資管計畫和信託計畫,曾是新三板企業融資重要的資金來源。一些交易活躍、被市場看好的新三板企業往往都含有三類股東。

據媒體報導,在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於深圳舉辦保薦代表人培訓會上,證監會發審委相關人士介紹了200人公司審核和“三類股東”清理要點。

該人士表示,核查三類股東具體內容包括,其設立的合法性,是否規範運作,資金往來是否涉及代持現象,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合規,背後投資者是否真實、適格,是否與產品管理人存在利益輸送或者利益衝突,是否影響發行人股權結構穩定性等等。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對第一財經表示,200人股東和三類股東的問題仍然沒有突破,沒有看到解決方案,還需要觀察更多上會的相關案例。他認為,新三板已經成為最大的Pre-IPO市場,將有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IPO申請被受理。

諸海濱指出,“三類股東是新、舊制度之間銜接出現了問題,已經是整個新三板市場的死結,很多企業紛紛轉協議,就是怕做市過程中不可控,被三類股東買去了。機構投資人包括公募、信託、私募基金也都不能夠融資,不知道自己能買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