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獨家專訪馬駿:中歐探尋建立綠色金融全球標準,邁出第一步

11月11日, 波恩氣候大會進入第五天, 如何真正落實《巴黎協定》減排目標細則, 如何解決各國經濟向綠色經濟轉型, 如何解決應對氣候變化中所需要的資金問題等等話題, 在秋意濃郁的萊茵河畔被熱烈討論。

就在這天,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 也有一些銀行是自己搞一套, 像歐洲投資銀行, 自己有自己的準則, 多邊開發銀行(MDB)他們也有一套準則, 這些準則相互之間不一致, 猶如相互之間用的語言都是無法理解的。 因為分類標準是不一樣的, 在溝通有困難的情況下, 很難促進國際綠債市場的資本流動。

由於各地所發綠債由於標準不同, 可能就不能互相認同, 這就可能需要, 既在這裡得到認證, 又要在那裡得到認證, 成本就會很高, 成本一高, 資本的流動就會受到阻力。 因此,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 需要各方努力去推動綠色債券標準的一致化。

這份白皮書, 可以說是第一步, 首先把中國的標準與歐洲投資銀行和多邊發展銀行的標準進行詳盡的比較, 到底哪些中國認為是綠色的專案, 在國外沒有被認為是綠色;哪些他們認為是綠色的, 我們不認為是綠色, 差距在哪裡, 未來如何才能形成一套共同認可的標準或者定義。 制定標準很重要。 中國的綠債市場已經占到全球市場的40%, 去年歐洲發行的綠債占到全球的35%,

這兩個經濟體放在一起, 就是75%, 如果占比市場75%的標準制定者能夠形成共識, 那麼就比較容易形成一個全球性的共識。

第一財經:中國的綠色金融走在了世界前列, 請你介紹一下最新情況?

馬駿:全世界都非常關注綠色金融的發展。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 尤其是從2016年開始, 中國作為主席國首次在G20提出綠色金融議題, 中國也發起了中國綠色金融研究小組, 由中國人民銀行和英國央行擔任聯合主席, 這個小組在2016年期間, 推出了7項倡議, 這7項倡議都寫進了G20公報。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 通過二十國峰會平臺推出的, 基本上就是全球共識, 這7項倡議寫進公告之後, 在全球金融界, 在全球政策制定中引起巨大反響。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

很多國家都首次推出綠色金融政策框架;還有很多國家首次發行綠色債券, 這也體現了中國的影響力。 比如綠色債券市場, 中國在2016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 一共發行2300億元綠色債券, 占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的40%, 體現了中國政府推動這項改革的決心和力度。

在其他領域, 中國也有比較出色的地方。 比如, 地方政府發起的綠色基金,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50多個, 在國際上是比較多的;還有綠金委旗下的工商銀行的環境壓力測試小組, 他們的環境壓力測試方法, 被國際上認為是領先的, 且變為一個模版;還有我們的綠色債券指數, 個數是全球領先的, 評級的方法是全球評級公司中推出最多;今年9月,

綠金委聯合其他六家行業協會, 包括銀行業協會、基金業協會等一起發佈“中國對外投資風險管理倡議”, 要保證我們對外投資, 包括銀行、基金、大型企業在國外投資企業時, 管住環境風險, 盡可能做綠色的投資, 不要做污染型的投資, 倡議得到全世界認可。

第一財經:中國綠色債券的特點有哪些?

馬駿:中國綠色債券從整個生態系統來看是比較完整的, 舉例來說, 綠債剛剛啟動時, 就有中國人民銀行的“39號文”, 規定了什麼樣的金融機構可以發綠債。 當時, 綠金委發了一個綠債目錄, 明確了什麼樣的項目可以界定為綠色債券支援的專案, 規則制度先行, 其實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另外, 要求發行者盡可能地用協力廠商的認證和評估,

所以在中國綠債市場上發行的債券, 90%左右都是由協力廠商認證的;另外, 在資訊披露方面, 要求發行綠債的主體銀行或企業, 在發行綠債之後, 要定期披露其資金的用途。

還有一些方面正在改進, 比如綠債標準現在是兩套, 明年上半年將會整合成一套;關於協力廠商的論證, 很快也會有規範性的指導意見出來, 披露也會有更規範的模版等。

第一財經:中國宣佈進一步開放金融領域, 會在哪些方面利好綠色金融的發展?

馬駿:在綠色金融領域, 有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 比如國外資產證劵化做得很好, 尤其是歐盟, 資產證券化是讓銀行能夠更多的以自己有限的資本金參與綠色投融資的一種方式, 比如把一部分綠色信貸通過證劵的方式, 賣給機構投資者,騰出資本金可以進一步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

賣給機構投資者,騰出資本金可以進一步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