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理念分享(1):隨機性和確定性

操作

對於操作而言沒有太多的技巧, 設定好價格然後機械式操作。

不賠的方法就是要一直使用贏下去。

設定下行的止贏止損位置是上行需要長陽來確定上行速度, 更複雜的調整態勢不做考慮, 因為即便走出複雜的調整形態在完成之前也是難以預測的。

實際上漲得多了必然要調整就如同跌得多了必然要反彈一樣, 但主要的問題是, 一段上升行情中只有一個高點產生, 而其他的都是上漲過程, 這是點與線的概念。 從操作上來講, 如果要提到一個主拋點, 那麼必須要有一個主吸點對應, 這樣才可以完成高拋低吸的過程,

也就是說假如你不是徹底的離開市場那麼無論你何時想出局都要有一個何時進場的準備點。

在市場急速下跌的過程中,價格會比較吸引人,但此時不宜尋找各種理由和支撐去反復抄底。

一個波段的低點形成只有一個,而下跌的過程是線,理論上只有一次抄底的機會,而出錯的機會近於無限. 底意味著要有一個進場點, 配合一個止贏或者止損點, 如果止贏位置到達不了, 那麼就要止損, 市場是很嚴謹的, 交易是一個過程。 所以下跌階段不能輕易出手.要想舒服自在的獲利,就要學會比別人更能忍耐。

上行階段持有要忍耐連續逼空而不出局,下行階段要忍耐價格不斷降低的誘惑而不抄底。

炒股要多敢於持, 空能於忍。

在下跌中我們很耐心的等待, 上漲中也要耐得住寂寞, 形態沒有改變前就是制定好右側止贏位置持有。

操作是一個過程, 在持續上行中, 就不宜測頂。 而下行回落有止損位置做為保險措施, 並不是做為死多存在, 在此時我們是趨勢的跟隨者而不是通過預測進行交易。 當然這裡多種角度考慮, 包括成本測量。

在持續上行中, 我們的策略就是跟隨趨勢, 直到看到調整發生我們才承認調整發生。

這似乎是一個很笨拙的策略, 實際這是完整吃到魚身的不二法門。 是有節制的賺錢方式, 即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有止贏止損點的保護, 下破後不再留戀, 若一路向上, 那麼就會不停的一路持有。

若是單邊行情, 那麼這種策略可以持倉不動直至最高, 若是小型反彈會及時抽身而退這不同於不論漲跌一律看多的無節制。

從一段趨勢的運行來說, 高拋低吸都是逆市操作, 風險很大。 因為最高最低點只有一個, 若不是買賣到最高或者最低點,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 過早的進場或者出局。

市場就是這樣, 如果錯過了一個節奏, 那麼等待下一個輪回。

隨機性和確定性

未來存在著一定的確定性與隨機性.這一點是必須要明白.

江恩曾說過:“市場上沒有一個次要的頂部或底部,不能應用角度線及阻力位加以解釋,分析者可留意市場在這些水準上的每日走勢及成交量變化.”這句話與江恩說的何時必須何價相悖,他在這裡所說並不是市場將在何時必須到達何價,而是市場在一個重要的時候到達一個重要的價格要注意轉勢是否將形成.這註定了在時價迴圈達到江恩的層次,完美的預測也只是隨機的出現.所以江恩制定了12條買賣規則,清楚的將市場買賣與市場預測分開,這是他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把握的原則.所以我們每次交易前在考慮到重要的時間與價格之後還要考慮當市場走勢出乎意料時的對策。

我從不認為我或者任何人可以完全正確, 在隨機性面前看的是出的錯誤少, 出的錯誤小。 大賺小賺加小賠這是一個模式。

價格的原因有很多, 之所以說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就是有一些情況是必然受影響的。

迴圈破解了迴圈就如同佛家說的跳出輪回一樣,

那是神之領域、人的禁區, 我們只能近似的得到結論, 所以永遠處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

市場的漲跌可以從週期迴圈, 從價格迴圈, 從心理迴圈及各種理論中去尋找根據, 當某一種力量試圖控制並左右市場走勢時, 從來不會有效也沒有好的結果

市場漲漲跌跌是迴圈, 心理也是迴圈, 迴圈就是只要人不產生大的變化, 歷史的表現就會是將來的表現, 即便再出現上升波段也會是不斷找頂, 但最終的頂部還是會錯過。

因為市場的隨機超過了太多的預期, 會使操作者的心態浮燥, 內心彷徨、操作混亂, 到最終頂部來臨的時候反而象飛蛾一樣撲向火焰。 因為持有太過簡單, 所以過於簡單有效反而很難能做到。

如果要想得很多,那麼問題會比看到的更複雜,要麼就複雜到底方方面面都考慮到,要麼就用模糊的原則,差不多就可以.江恩:迴圈中有迴圈,正如輪中之輪,當你窮究細波迴圈的同時也將往往陷入迴圈的旋渦.多智者多疑,技術分析到一定程度往往提前介入市場或者提前出局的原因.尋找各種迴圈的終點,不斷的尋找機會或者感到風險.以至於忘記了市場還存在隨機,這一點在主升或者主跌段會相當的明顯,就象前期我們持有的過程策略是"笨拙"的持有,沒必要天天風險,天天關鍵點,挑風險找時間窗似乎忙得很,其實一段主升無幾日.單邊市大部分技術分析者跑不贏死多,這也是技術分析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巴菲特的買進並持有受到追捧的原因所在.

技術分析複雜到極致,要模糊.上去有回檔,下來有反彈,市場很講道理,總會給人機會.慢慢來.

思維

除了技術手段,投資最重要的還是思維,也可以說是投資理念,也可以說個人的性格等等,就像老說法學奇門的八字帶甲乙最好,遠了點,也有道理,你不能期望一個戰場上的猛將也可以做帳中謀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缺口以昨收盤為准,最高價與最低價有一定的突然性,但十分接近的缺口或者接觸最高最低的我們可以看做力度要弱於完整的。實際這些理論分析都是一些前輩給我們留下來的玩具,理解他們要表達的意思就可以。也可以自己創造這種玩具。比如說缺口,他意味著沒有與昨日相同的價格回補,丟失的價格。回補意味著有再次回補的機會,這本身就體現了市場的強弱特徵,在N年前的缺口也有朋友在用,不過這個個人不贊同,那是已經失效的。即便很久以前留下的缺口有作用,但起決定因素的應該是價格迴圈因素,而不是缺口的意義,因缺口大部分也是產生在價格迴圈的重要位置。重要的是道理相通,可以互相解釋,他們都是一個根源,所以也可以說是玩具。開發技術分析能力用的,但別鑽進去出不來。

頂底之間都存在著數學關係,這是毋庸置疑的,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所以我說技術分析是前輩們創造的玩具,體現他們的思維。

禪宗講頓悟,有見花開而悟,有聽竹聲而悟,凡此種種不同,不能盡數。原來不是很明白,怎麼看到花開就得道了?實際開悟者無一不是飽學大德,知識累積到臨界點但苦苦不能捅破最後一層,由外力引發而得道。這裡並不是談佛學,這與個人能力的突破是一樣的,先積累而後在某一種外力引導下會更上層樓,比如說技術分析,方法明瞭,人人會用,但用法不同,結果不同,只是屋裡屋外一牆的距離而已。

技術分析看到市場表達的語言,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就達到技術分析的目的。

技術分析並不是單純的K線與圖線,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他與投資理念,風險利潤測量都是相互呼應的.

策略的重要性遠大於技術分析,技術分析只是為策略的制定提供可行性方案或者沙盤推演。不要被市場走勢左右你的思維。在市場上漲或下跌的時候大部分人會被左右思維,忘記了市場的本質是波動。逐日分析是技術分析的噩夢,確定性的語言是神話的終結。但實際操作中沒有關注這個概念,只有買或者賣,這一點大家要明白,分析與操作完全是兩件事情。

人們總在為分析的結論而收集根據及注腳,卻往往忽視了事實。分析不用太華麗,其實每天寫博文想得多一點的是怎麼表述已經得出的結論,而不是怎麼分析市場。

股海搏浪船大不易沉,但是泰坦尼克也會撞冰山。只在於駕駛技巧而不在於船的大小。

市場分析注重的是隨機應變,如果窮究一種技術的細節並不能得到較正確的答案,並沒有一種方法是絕對的。技術不能學死了,活學活用。任何交易或者判市的方法都重在隨機應變,法無定法。這些問題不是能談出來的,只有在交易中慢慢體會

當你用一種技術分析方法去研判市場時,如果他是有效果的,那麼他就應該是通用的,與各種理論都可以相互解釋的。

本策略可能會在盤中更新,接收更新提醒,請關注 阿東。

關於作者介紹,請 。

作者不持有文章所涉股票,也不計畫買入。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選股寶立場。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所以過於簡單有效反而很難能做到。

如果要想得很多,那麼問題會比看到的更複雜,要麼就複雜到底方方面面都考慮到,要麼就用模糊的原則,差不多就可以.江恩:迴圈中有迴圈,正如輪中之輪,當你窮究細波迴圈的同時也將往往陷入迴圈的旋渦.多智者多疑,技術分析到一定程度往往提前介入市場或者提前出局的原因.尋找各種迴圈的終點,不斷的尋找機會或者感到風險.以至於忘記了市場還存在隨機,這一點在主升或者主跌段會相當的明顯,就象前期我們持有的過程策略是"笨拙"的持有,沒必要天天風險,天天關鍵點,挑風險找時間窗似乎忙得很,其實一段主升無幾日.單邊市大部分技術分析者跑不贏死多,這也是技術分析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巴菲特的買進並持有受到追捧的原因所在.

技術分析複雜到極致,要模糊.上去有回檔,下來有反彈,市場很講道理,總會給人機會.慢慢來.

思維

除了技術手段,投資最重要的還是思維,也可以說是投資理念,也可以說個人的性格等等,就像老說法學奇門的八字帶甲乙最好,遠了點,也有道理,你不能期望一個戰場上的猛將也可以做帳中謀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缺口以昨收盤為准,最高價與最低價有一定的突然性,但十分接近的缺口或者接觸最高最低的我們可以看做力度要弱於完整的。實際這些理論分析都是一些前輩給我們留下來的玩具,理解他們要表達的意思就可以。也可以自己創造這種玩具。比如說缺口,他意味著沒有與昨日相同的價格回補,丟失的價格。回補意味著有再次回補的機會,這本身就體現了市場的強弱特徵,在N年前的缺口也有朋友在用,不過這個個人不贊同,那是已經失效的。即便很久以前留下的缺口有作用,但起決定因素的應該是價格迴圈因素,而不是缺口的意義,因缺口大部分也是產生在價格迴圈的重要位置。重要的是道理相通,可以互相解釋,他們都是一個根源,所以也可以說是玩具。開發技術分析能力用的,但別鑽進去出不來。

頂底之間都存在著數學關係,這是毋庸置疑的,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所以我說技術分析是前輩們創造的玩具,體現他們的思維。

禪宗講頓悟,有見花開而悟,有聽竹聲而悟,凡此種種不同,不能盡數。原來不是很明白,怎麼看到花開就得道了?實際開悟者無一不是飽學大德,知識累積到臨界點但苦苦不能捅破最後一層,由外力引發而得道。這裡並不是談佛學,這與個人能力的突破是一樣的,先積累而後在某一種外力引導下會更上層樓,比如說技術分析,方法明瞭,人人會用,但用法不同,結果不同,只是屋裡屋外一牆的距離而已。

技術分析看到市場表達的語言,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就達到技術分析的目的。

技術分析並不是單純的K線與圖線,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他與投資理念,風險利潤測量都是相互呼應的.

策略的重要性遠大於技術分析,技術分析只是為策略的制定提供可行性方案或者沙盤推演。不要被市場走勢左右你的思維。在市場上漲或下跌的時候大部分人會被左右思維,忘記了市場的本質是波動。逐日分析是技術分析的噩夢,確定性的語言是神話的終結。但實際操作中沒有關注這個概念,只有買或者賣,這一點大家要明白,分析與操作完全是兩件事情。

人們總在為分析的結論而收集根據及注腳,卻往往忽視了事實。分析不用太華麗,其實每天寫博文想得多一點的是怎麼表述已經得出的結論,而不是怎麼分析市場。

股海搏浪船大不易沉,但是泰坦尼克也會撞冰山。只在於駕駛技巧而不在於船的大小。

市場分析注重的是隨機應變,如果窮究一種技術的細節並不能得到較正確的答案,並沒有一種方法是絕對的。技術不能學死了,活學活用。任何交易或者判市的方法都重在隨機應變,法無定法。這些問題不是能談出來的,只有在交易中慢慢體會

當你用一種技術分析方法去研判市場時,如果他是有效果的,那麼他就應該是通用的,與各種理論都可以相互解釋的。

本策略可能會在盤中更新,接收更新提醒,請關注 阿東。

關於作者介紹,請 。

作者不持有文章所涉股票,也不計畫買入。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選股寶立場。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