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詩經》之植物語——古人吃什麼?(其三)

今天講《國風--召南》中的《采蘩》《草蟲》以及《采蘋》, 分別是, 蘩(白蒿)蕨(蕨菜)蘋(浮萍)。

第一篇《采蘋》講的是養蠶婦為公侯養蠶的事。 這首詩中講,

蘩是白蒿, 是養蠶要用的一種植物, 分佈在池塘和溪澗之中。 現在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莖、枝被類白色微柔毛;有清熱利濕, 涼血止血的功效, 嫩莖葉可供食用。

《草蟲》是一首思婦情懷的詩, 用三種意象來代替季節的更替, 螞蚱代表秋、蕨菜代表春、薇菜代表秋,

由此來表示女子對遠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深。 蕨菜又叫拳頭菜, 嫩葉可以食用, 根莖可以製作澱粉。 薇菜就是薔薇, 又名大巢菜, 夏初開花, 有紅, 黃, 白等色, 可制香料, 也可入藥。

《采蘋》敘寫了一位女子采蘋祭祀祖先, 在南面山的溪水岸和前池沼採摘,

用籮筐盛裝, 用無腳鍋三角釜蘋烹煮。 蘋就是浮萍, 水草的一種, 也是一味藥, 嫩葉可以食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