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荊州之失是因關羽“目中無人”還是劉備派錯鎮守大將

關羽

從“溫酒斬華雄”的豪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 從遍佈世界的關帝廟到香港影視劇裡警察局供奉的香案, 不知不覺中, 我們已經把關羽當成神去看待。

因《三國志》作者陳壽“尊曹抑劉”的傾向, 關羽的傳記不足千字, 可以確定的是, 關羽是一員勇猛非凡的虎將, 但也不過一介有勇無謀的武夫。

關羽確實武藝高強, 顏良就是被他“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 [《三國志·關羽傳》: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 斬其首還。 ]不過接下來的“誅文醜”則又屬《三國演義》的發揮。 “誅文醜”出現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關雲長掛印封金”, 為製造氣氛鋪墊關羽出場, 作者先交代了曹操帳下名將張遼、徐晃等都拿文醜莫可奈何, 等關羽出馬, 三兩下就把文醜搞定。 文醜是袁紹手下名將, 本事也著實了得, 他就這般“冤死”了。 按史載, 文醜命喪於著名的官渡之戰, 而且很可能死在亂軍之中(《三國志·袁紹傳》:紹渡河,

壁延津南, 使劉備、文醜挑戰。 太祖擊破之, 斬醜。 ), 和關羽搭不上干係。

荊州城

眾所周知, 關羽最大的毛病就是驕傲自大, 目中無人。 這種性格上的“缺陷”伴隨關羽一生, 直至兵敗身亡。 想當年, 諸葛亮將荊州交割給關羽的時候曾反復交代,

一定要“聯吳抗曹”, 才能保荊州平安。 其實這不是諸葛亮的個人意圖, 而是整個劉備集團一貫的戰略方針, 關羽身為大將當然不會不知道。 既有此囑託, 事關重大, 于公于私都應竭盡全力, 積極主動與東吳搞好關係, 至少也不應主動樹敵。 而關羽, 不僅沒有按原定方針辦事, 反而一再逞強, 單刀赴會, 擅離職守, 耀武揚威。

關羽單刀赴會

更要命的是, 關羽既不懂外交, 更不懂權變。 因為雙方一水之隔, 出於安全和長久考慮, 孫權主動向關羽伸出“橄欖枝”, 提出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 從此兩家結為秦晉, 共同抗曹。 按說這麼一個絕妙的機會, 關羽要真能從大局出發, 就應摒棄個人恩怨, 愉快答應。 不料關羽一聽竟然大怒:“吾虎女, 安肯嫁犬子耶!”

孫權提親

主要還是劉備不信任別人, 派自己兄弟守荊州, 大哥放心啊!當初劉備手下別的大將, 再由諸葛亮臨前告誡:東和孫權, 北拒曹操。 荊州豈會輕易失手, 何故關羽身亡。 丟失荊州與關羽之死, 劉備有著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