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血和淚!鋼貿商的沉浮,行業發展縮影,有人感慨有人哭!

鋼貿行業從1996年到2000年的計劃經濟走向了市場經濟, 鋼材從2003-2008年一路高歌猛進, 社會各行各業一片繁榮, 2009年後國家4萬億投資, 刺激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但是後來……

一個鋼貿商的沉浮, 折射出多行業發展縮影, 真是有人感慨有人哭!

王鵬是個典型的70後, 直爽熱情, 提起自己的老本行, 總是滔滔不絕, 這幾年, 他經歷了很多, 人生的酸甜苦辣, “你要是做鋼材的, 我們聊一個晚上也不夠”。 王鵬說道。

王鵬2000年接觸鋼材貿易, 那時市場還不太活躍, 剛剛從計劃經濟走到了市場經濟, 王鵬在某市金屬回收總公司旗下的一個業務單位工作,

公司一共就5個人, 每天去鋼材下訂單, 要貨、安排盤短、裝貨這些事。 從2000-2005年, 基本就是鋼材升溫的這段時期, 只要你能弄到貨, 一般都能賣出去, 利潤加個100來塊, 也是松松的。

2005年5月, 王鵬從單位辭職自已單幹起來, 因為那時從大戶手裡拿貨還不需要先預款,

都是打個條, 貨就提走了。

王鵬就這樣一窮二白的單幹起來, 先從大戶手裡賒出來貨, 賣給客戶, 回來款, 再給大戶, 中間賺個差價。

就這樣慢慢的, 到了2005年年底, 王鵬掙了10幾萬, 2006年時, 王鵬買了一個花冠, 還有50萬的流動資金;到2008年時, 買車買房還有100萬的流動資金。

2009年是個分手嶺, 那時鋼貿圈裡流行三戶聯保貸款, 王鵬也跟著朋友貸了款, 有了錢, 王鵬膨脹了起來, 大肆存貨, 希望做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勢迅猛, 大宗商品暴跌, 國內鋼材市場主流鋼材品種價格均大幅跳水。 “鋼材最高從5800元、6000多元, 一路暴跌3300元、3400元才止落”, 談到當年市場行情, 王鵬仍唏噓不已。

這期間, 社會其它行業也都發展的很好, 當時有人說, 不管你做什麼, 都掙錢, 好像社會真的很好, 放個高利貸, 都能掙很多。 社會真的是一片繁榮。

2009年, “我當時囤了1000噸, 這一波行情把我套到裡面去了, 鋼材價格漲到了4800元左右就開始一直降, 我們成本在4600元左右, 然而沒跑贏, 到了3200元、3300元左右才賣掉”, 王鵬黑著臉說。 這一噸賠了1500元。 淨賠150萬。

鋼材存貨賠了錢, 銀行利息還要付, 就這樣借東牆補西牆的過了3年, 到了2012年, 銀行貸款了500來萬, 個人借了100來萬, 整天打腫臉充胖子, 開豪車去銀行貸款來維持公司往前走。

到了2013年年底, 三戶聯保的銀行貸款終於還不上了, 另外兩戶, 直接跑路, 銀行直接斷貸,

資金鏈斷裂。

王鵬說:當時把所有的車都賣了, 所有的信用卡都透支了, 所有的房子都賣了, 還了個人及銀行。 就這也沒有還清, 還有近百萬元負債。

那時, 因為心裡受不了追債的心理負擔, “站在橋上, 久久的看著水面, 只想起身跳下去, 一了百了”。 王鵬心酸的說道。

王鵬用“虧損、破產、跑路”來形容2013-2015年,“鋼廠長期虧損,尤其是2014和2015年破產相當多。好多還不上貸款,跑路的企業也很多。還有些還不上貸款跳樓的。貿易商轉型和破產也相當多。我們貿易商,規模小的賠幾十萬,規模大的、庫存多的好幾百萬的賠。”

回想做鋼材生意最初那幾年,王鵬總覺得在做夢一樣,“2005年到2008年市場最好的時候,如果恰當存貨,在第一低價位置買進把庫存做起來,在高價位上再賣出去,每噸利潤也得達到500元到1000元左右。

如果要趕上這波存貨,僅一周的時間可能暴漲100-200元,存上100噸,過兩天漲1、200元,穩穩當當賺1萬、2萬。那段時間大家貿易商全賺錢,閉著眼睛,有貨就賺錢。規模比較小的,行情好的一年賺100萬、200萬都不是問題。”

2015年,鋼鐵行業迎來了歷史最低谷,據中鋼協資料顯示,2015年全年鋼鐵行業虧損超過645億元,會員鋼鐵企業鋼鐵生產主業連續12個月虧損,全年累計虧損1000億元以上。

這樣的行情一直持續到了2016年上半年。王鵬清晰記得2016年春節後的價格,“一千四百六十元,歷史最低價”,他一字一頓地說。

而之後鋼鐵行業大刀闊斧的去產能政策逐步落地扭轉了整個行業的寒冬行情。

2016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未來5年時間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至1.5億噸的目標,此後與化解過剩產能相關的獎補資金、財稅支援、職工安置在內的八項配套政策以及整體實施方案全部出臺,開啟了鋼鐵行業去產能熱潮。

僅2016年,鋼鐵行業共壓縮6500萬噸過剩鋼鐵產能,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4500噸的目標。2017年1月,國家明確了中國的去產能路線圖,計畫在3至5年內,鋼鐵產能分別壓減1.4億噸。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鋼鐵去產能的5000萬噸新目標,截止目前,目標已將近完成。

據中鋼協遲京東分析稱,原來的1至1.5億噸是計畫設想的,而最終的1.4億噸是根據市場去產能情況最終確定了的。去年加上今年的去產能額已經接近1.4萬噸了,所以未來去產能的困難非常小了,通過企業自身結構調整就能完成,不用再像過去大規模關閉落後設備等措施了。

去產能力度不斷加碼,市場效果也開始逐漸顯現。據中鋼協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

“現在漲到4000元左右,整個翻了一倍還要多,高爐鋼廠利潤好的時候也能達到每噸1000元左右,最少也在500元左右。一個普通的三四千員工規模的高爐煉鋼廠日產量大概在五千噸,按照每噸500元盈利來算,每天就是200到250萬元的利潤,確實挺高了。

貿易商的話,拿我們公司來說,銷量比2014年、2015年增加了20%、30%左右,但是利潤還是比較低,因為鋼廠都把高的利潤吃走了,而且行情轉好後,做商貿的也競爭比較大。所以,還得堅持……”王鵬說。

從事鋼貿生意17年,經歷人生起伏,產業變革,輝煌過、瘋狂過、想過自殺,後又歸於平淡。但一直沒有離開自己的老本行。

在2005-2008年,有資源就是王,資訊相對閉塞,鋼貿商靠的是資源掙錢,2009年至今,資源過剩、資訊發達。現在靠的是服務為王,品牌為王。如不轉變,就會被淘汰。——王鵬感慨的說道。

“這麼多年了,其實對鋼鐵行業感情很深厚了,不想離開。很多時候也想過幹點別的,但是幹別的什麼都不懂,還得重新起步,所以還是堅持下來了。

鋼貿這個行業只要堅持,不忘初心地幹某一件事,終究還會翻身的。”,其它行業何嘗不是,與時俱進,改變思路,只要堅持,冬天很冷,春天還會遠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王鵬心酸的說道。

王鵬用“虧損、破產、跑路”來形容2013-2015年,“鋼廠長期虧損,尤其是2014和2015年破產相當多。好多還不上貸款,跑路的企業也很多。還有些還不上貸款跳樓的。貿易商轉型和破產也相當多。我們貿易商,規模小的賠幾十萬,規模大的、庫存多的好幾百萬的賠。”

回想做鋼材生意最初那幾年,王鵬總覺得在做夢一樣,“2005年到2008年市場最好的時候,如果恰當存貨,在第一低價位置買進把庫存做起來,在高價位上再賣出去,每噸利潤也得達到500元到1000元左右。

如果要趕上這波存貨,僅一周的時間可能暴漲100-200元,存上100噸,過兩天漲1、200元,穩穩當當賺1萬、2萬。那段時間大家貿易商全賺錢,閉著眼睛,有貨就賺錢。規模比較小的,行情好的一年賺100萬、200萬都不是問題。”

2015年,鋼鐵行業迎來了歷史最低谷,據中鋼協資料顯示,2015年全年鋼鐵行業虧損超過645億元,會員鋼鐵企業鋼鐵生產主業連續12個月虧損,全年累計虧損1000億元以上。

這樣的行情一直持續到了2016年上半年。王鵬清晰記得2016年春節後的價格,“一千四百六十元,歷史最低價”,他一字一頓地說。

而之後鋼鐵行業大刀闊斧的去產能政策逐步落地扭轉了整個行業的寒冬行情。

2016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未來5年時間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至1.5億噸的目標,此後與化解過剩產能相關的獎補資金、財稅支援、職工安置在內的八項配套政策以及整體實施方案全部出臺,開啟了鋼鐵行業去產能熱潮。

僅2016年,鋼鐵行業共壓縮6500萬噸過剩鋼鐵產能,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4500噸的目標。2017年1月,國家明確了中國的去產能路線圖,計畫在3至5年內,鋼鐵產能分別壓減1.4億噸。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鋼鐵去產能的5000萬噸新目標,截止目前,目標已將近完成。

據中鋼協遲京東分析稱,原來的1至1.5億噸是計畫設想的,而最終的1.4億噸是根據市場去產能情況最終確定了的。去年加上今年的去產能額已經接近1.4萬噸了,所以未來去產能的困難非常小了,通過企業自身結構調整就能完成,不用再像過去大規模關閉落後設備等措施了。

去產能力度不斷加碼,市場效果也開始逐漸顯現。據中鋼協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

“現在漲到4000元左右,整個翻了一倍還要多,高爐鋼廠利潤好的時候也能達到每噸1000元左右,最少也在500元左右。一個普通的三四千員工規模的高爐煉鋼廠日產量大概在五千噸,按照每噸500元盈利來算,每天就是200到250萬元的利潤,確實挺高了。

貿易商的話,拿我們公司來說,銷量比2014年、2015年增加了20%、30%左右,但是利潤還是比較低,因為鋼廠都把高的利潤吃走了,而且行情轉好後,做商貿的也競爭比較大。所以,還得堅持……”王鵬說。

從事鋼貿生意17年,經歷人生起伏,產業變革,輝煌過、瘋狂過、想過自殺,後又歸於平淡。但一直沒有離開自己的老本行。

在2005-2008年,有資源就是王,資訊相對閉塞,鋼貿商靠的是資源掙錢,2009年至今,資源過剩、資訊發達。現在靠的是服務為王,品牌為王。如不轉變,就會被淘汰。——王鵬感慨的說道。

“這麼多年了,其實對鋼鐵行業感情很深厚了,不想離開。很多時候也想過幹點別的,但是幹別的什麼都不懂,還得重新起步,所以還是堅持下來了。

鋼貿這個行業只要堅持,不忘初心地幹某一件事,終究還會翻身的。”,其它行業何嘗不是,與時俱進,改變思路,只要堅持,冬天很冷,春天還會遠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