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年關將至,信貸額度空前緊張!看銀行們如何施展“騰挪術”?

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強勁、金融監管加強促使部分非標融資轉向表內信貸、流動性偏緊等多重原因疊加, 導致年關銀行信貸額度比往年更加緊張。

某四大行投行人士稱, 年底這兩個月該行對公額度僅有十幾個億, 而寬鬆情況下可達上百億。 個貸方面同樣捉襟見肘, 多位個貸經理表示, 即便是近期持續火熱的經營貸, 部分銀行放款已排到明年1月份。

在這種情況下, 各銀行紛紛展開信貸騰挪術。 據瞭解, 金融監管加強令部分灰色騰挪方式難成行, 像代持很多銀行都不碰了, 計畫到期結束或維持現有規模不擴大, 基金子公司和券商通道業務受監管影響亦大幅收縮。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 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和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掛牌轉讓兩個符合監管要求且較合規的出表手段成為新寵。 以資產證券化出表為例, 即便現在相當部分產品虧本或平價轉讓,

銀行考慮到騰挪後投放高收益資產的收益、現金回籠、維繫客戶關係仍然發行動力充足。

信貸額度捉襟見肘

臨近年關, 多家銀行信貸額度都呈現緊張態勢。 據瞭解, 房貸方面, 包括工行、建行、招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額度都捉襟見肘, 放款最快要等到明年1月份。 某大型股份制銀行個貸經理透露, 其所在銀行還能接受房貸申請。 "批倒是能批下來, 但什麼時候放款真不敢說。 我們行目前房貸利率是基準上浮10%, 有的客戶想快點拿到錢會在這個基礎上主動提高5個百分點, 不提利率的客戶只能等著。 "

深圳一家股份制銀行信貸人員稱, 今年房貸增速明顯變慢, 信用貸、消費貸也明顯減少, 近期持續火熱的經營貸也面臨無款可放的窘境。

某大行個貸經理說:"經營貸提交資料到完成審批大約要一個月, 12月份或許款能放下來, 但也說不好, 畢竟到了年底最後一個月, 也許要等到明年, 我們也不敢跟客戶打包票。 "一位元股份制的個貸經理表示, 部分銀行經營貸放款已排到明年。

對公方面, 額度緊張導致貸款利率不斷上行。 一位四大行投行團隊負責人稱, 剩下這兩個月該行對公額度僅有十幾個億, 而寬鬆情況下可達上百億。 "利率也提高了不少, 如果是優質國企, 基準利率上浮6%還能放, 如果是一般企業我們利率提高到基準之上上浮30%。 "

穆迪分析師徐晶指出, 一般監管部門會對銀行貸款發放的額度和節奏進行把控,

臨近年底部分銀行信貸額度已經比較緊張。 "另外, 今年前三季度銀行表內貸款增長確實比較快, 可以看到銀行貸款是今年社會融資增量較高的重要因素, 主要由中長期企業貸款和居民貸款驅動, 體現實體經濟融資和居民信貸需求強勁。 再加上房地產調控下銀行對房地產相關貸款投放存在限制、MPA考核對廣義信貸增速也具有一定約束作用, 都可能加劇年底銀行信貸額度緊張的態勢。 "

"今年市場流動性一直偏緊, 銀行負債端成本抬升也會讓其在貸款投放上更加謹慎, 尤其要注重選取收益率更高的資產, 流動性大環境也造成今年銀行額度要比往年更緊一些。 "一位銀行對公業務團隊負責人指出。

騰挪有術

強勁貸款需求疊加表內額度不足, 也促使銀行挖空心思騰挪信貸額度。 銀行騰挪信貸空間方式包括銀行間代持、走信託或券商通道、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銀登中心掛牌轉讓, 但監管趨嚴令部分灰色騰挪方式難成行, 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和銀登中心掛牌轉讓成為新寵。

"代持的話, 不論以什麼方式代持, 都會在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投資業務或同業業務有所體現。 理論上, MPA主要是針對單個銀行機構進行考核, 合規銀行可以為考核存在問題的銀行進行代持, 這種銀行間的騰挪是可以操作的。 "一位元銀行分析師告訴記者, "但現在這類同業套利是監管重點檢查的對象, 代持騰挪額度的做法很多銀行都不碰了。 我們走訪的一些銀行,自己有代持業務,現在打算到期結束或維持現有規模不擴大。"

"之前最常規的方式是讓銀行作為出資方,借由信託、基金子公司、券商等通道直接放款給融資方,銀行持有受益權。但隨著監管趨嚴,基金子公司和券商通道業務大幅度收縮,也對這一方式造成擠壓。"業內人士表示,"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出表或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掛牌轉讓,是符合監管要求且較為合規的手段,也是目前更為主流的方式。"

資料統計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達3220.31億元,同比增長56%。一位參與資產證券化投資的私募人士告訴記者:"資產證券化產品利率主要依託市場利率,資金面緊張的時候基礎利率上行,此外投資者是否願意投資也會在此基礎上造成溢價。像銀行以前是不怎麼賣消費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今年這類資產出表的時候,投資機構對利率要求會比較高,但現在隨著發行產品數量增多、投資者認可度提升,利率水準會越來越接近市場利率,溢價將不斷縮小。"

"單看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這一項,銀行是不怎麼賺錢的。我們今年做的好幾單產品,基本都是虧著轉或平價轉,主要是前端貸款利率很難覆蓋轉讓價格利率。像消費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因為前端利率較高情況會好一些,基本能夠平著轉。"某股份銀行負債管理部人士表示,"銀行堅持發行產品的衝動更多在於騰挪低收益資產轉入高收益資產、實現現金回籠,有些情況下為了維護客戶關係銀行必須騰出額度投放,只能虧著轉賣。"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掛牌轉讓也是目前主流方式之一。光大信託研究員袁吉偉撰文指出,銀登中心掛牌轉讓可實現非標轉標,加之可實現資產包轉讓,類似於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且其掛牌流程更節約時間,成為2017年銀行信貸資產出表非常重要的管道。

信貸增速明年或回落

中信證券分析師指出,信貸擴張短期有望持續,預計2017年四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達17%,創近三年新高。從需求方來看,一方面債券融資成本高企,5年以上中長期貸款基準利率於今年5月底首次突破5年期AAA級企業債到期收益率,貸款融資成為企業的最優融資決策;二來工業品近期暴漲,企業補庫存意願強烈,帶動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回升。從資金供給方來看,一方面MPA考核下,表外理財納入了廣義信貸的考核範疇,其業務優勢已不再能夠覆蓋其高昂的資金成本,商業銀行未來極有可能回歸吸納存款、發放貸款的傳統模式中。同時,在非標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也降低了非標資產的配置。

該分析師指出,信貸中長期增長缺乏基礎。一來債券收益率高位徘徊導致信貸高增長的現象不可能長期維持,貸款-債券利率倒掛現象終將修復;二來監管強化加速表外業務回表進程,墊高新增貸款基數,明年新增貸款增速回落可能性較大;三來個人房貸為主的住戶中長期貸款未來增長動力匱乏,以及今年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持續高位部分是為"彌補"價格上漲帶來的缺口,該模式長期來看不可持續。

小融認為,年關前信貸額度偏緊歷年都有,但今年尤甚,主要是之前信貸擴張額度消耗過快,一方面反映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強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銀行業在監管趨嚴形勢下,相關業務正經歷著調整磨合期。對於剩下的一個月的時間裡,信貸額度不足、騰挪方式轉變及由此帶來的利率波動將對資金面及票據市場帶來干擾,應密切加以關注。

我們走訪的一些銀行,自己有代持業務,現在打算到期結束或維持現有規模不擴大。"

"之前最常規的方式是讓銀行作為出資方,借由信託、基金子公司、券商等通道直接放款給融資方,銀行持有受益權。但隨著監管趨嚴,基金子公司和券商通道業務大幅度收縮,也對這一方式造成擠壓。"業內人士表示,"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出表或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掛牌轉讓,是符合監管要求且較為合規的手段,也是目前更為主流的方式。"

資料統計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信貸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達3220.31億元,同比增長56%。一位參與資產證券化投資的私募人士告訴記者:"資產證券化產品利率主要依託市場利率,資金面緊張的時候基礎利率上行,此外投資者是否願意投資也會在此基礎上造成溢價。像銀行以前是不怎麼賣消費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今年這類資產出表的時候,投資機構對利率要求會比較高,但現在隨著發行產品數量增多、投資者認可度提升,利率水準會越來越接近市場利率,溢價將不斷縮小。"

"單看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這一項,銀行是不怎麼賺錢的。我們今年做的好幾單產品,基本都是虧著轉或平價轉,主要是前端貸款利率很難覆蓋轉讓價格利率。像消費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因為前端利率較高情況會好一些,基本能夠平著轉。"某股份銀行負債管理部人士表示,"銀行堅持發行產品的衝動更多在於騰挪低收益資產轉入高收益資產、實現現金回籠,有些情況下為了維護客戶關係銀行必須騰出額度投放,只能虧著轉賣。"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掛牌轉讓也是目前主流方式之一。光大信託研究員袁吉偉撰文指出,銀登中心掛牌轉讓可實現非標轉標,加之可實現資產包轉讓,類似於銀行間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且其掛牌流程更節約時間,成為2017年銀行信貸資產出表非常重要的管道。

信貸增速明年或回落

中信證券分析師指出,信貸擴張短期有望持續,預計2017年四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速達17%,創近三年新高。從需求方來看,一方面債券融資成本高企,5年以上中長期貸款基準利率於今年5月底首次突破5年期AAA級企業債到期收益率,貸款融資成為企業的最優融資決策;二來工業品近期暴漲,企業補庫存意願強烈,帶動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回升。從資金供給方來看,一方面MPA考核下,表外理財納入了廣義信貸的考核範疇,其業務優勢已不再能夠覆蓋其高昂的資金成本,商業銀行未來極有可能回歸吸納存款、發放貸款的傳統模式中。同時,在非標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也降低了非標資產的配置。

該分析師指出,信貸中長期增長缺乏基礎。一來債券收益率高位徘徊導致信貸高增長的現象不可能長期維持,貸款-債券利率倒掛現象終將修復;二來監管強化加速表外業務回表進程,墊高新增貸款基數,明年新增貸款增速回落可能性較大;三來個人房貸為主的住戶中長期貸款未來增長動力匱乏,以及今年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持續高位部分是為"彌補"價格上漲帶來的缺口,該模式長期來看不可持續。

小融認為,年關前信貸額度偏緊歷年都有,但今年尤甚,主要是之前信貸擴張額度消耗過快,一方面反映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強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銀行業在監管趨嚴形勢下,相關業務正經歷著調整磨合期。對於剩下的一個月的時間裡,信貸額度不足、騰挪方式轉變及由此帶來的利率波動將對資金面及票據市場帶來干擾,應密切加以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