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朝陽:改變歐洲歷史走向的馬鐙

鎏金木芯馬鐙

1965年, 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在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權臣馮素弗墓, 清理出近500件陪葬品, 如精美的鴨形玻璃注、被稱作“珠畫秘器”的彩繪木棺、堪為明清朱漆箱匣之祖的嵌骨漆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對鎏金木芯馬鐙(或稱木芯包銅鎏金馬鐙),

別小瞧這馬鐙, 它被引入歐洲後, 竟成為改變歐洲歷史的催化劑!

有“中國靴子”之譽的三燕馬鐙

中國人以“四大發明”為榮, 但在西方人眼中, 為世界帶來深刻改變的中國發明實為兩樣:一是馬鐙, 二是火藥。 馬鐙被西方世界稱為“中國靴子”, 它的出現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專家考證, 馬鐙是由鮮卑人發明的, 而對馬鐙的改進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則是起家遼西的慕容鮮卑。

馬鐙的全面改進出現在慕容燕國時期, 經改進並全面裝備馬鐙的燕軍所向無敵, 促發了東北亞乃至整個中國的軍事變革。

新式馬鐙由中亞又傳入歐洲, 使歐洲封建騎士的進攻能力成倍提升, 加速了歐洲中世紀保守勢力的瓦解與崩潰, 直接催化了歐洲社會的巨大變革!

挖掘過馮素弗墓的遼寧省考古專家馮永謙表示, 兩件一副的馬鐙看似簡單, 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從已有考古資料看, 最早馬鐙的雛形是單鐙。 在遊牧民族中, 很早就有用於方便上下馬的皮扣和木扣, 但皮扣和木扣易朽爛, 保存不易。 借鑒了遊牧民族使用皮扣或木扣的做法, 產生了單鐙, 但單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馬鐙。 “試想騎乘者只使用單只的馬鐙, 將更容易失去平衡。 所以, 在騎乘過程中, 單鐙是不起作用的。 ”馮永謙說,

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 馬身上的馬具雖很齊備, 但沒有發現馬鐙。 在考古發掘中獲得的真正馬鐙, 出自馮素弗墓。

馮永謙介紹說, 出土于馮素弗墓中的這副馬鐙, 做工精細, 造型規整, 通高23釐米、寬16.8釐米, 鐙環以桑木製成。 之所以用桑木, 是因為桑木有一定的彈性, 這是其他木材不能比的。 這副馬鐙的鐙環以三棱體的桑木條揉成, 形狀近似圓角三角形, 木條兩端向上合成鐙柄, 分襠處再填以三角形木楔, 這樣踏腳承重時不致變形。

若將這副馬鐙置於深藍背景下映襯, 會呈現出柔和的金色。 “這是因為鐙環和柄的外表都包釘了鎏金銅片, 鐙環內側則加釘了一層薄鐵片, 上面塗了黑漆的緣故。

”馮永謙說。

馬鐙催生戰爭史上的“騎兵時代”

很多人不解, 一副小小的馬鐙怎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竟影響到整個世界的軍事改革乃至催化了社會結構的新陳代謝?

何謂馬鐙?簡言之, 馬鐙是一個平底的環形物, 用皮帶固定, 懸掛於騎乘動物(主要是馬, 也包括騾等馬科動物)上, 在鞍的兩邊, 供騎者放置雙腳, 也可以輔助騎者上下。 在馬鐙出現以前, 人們騎跨于裸馬的背上, 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 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 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 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 在近戰中, 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 劈砍或刺殺一旦走空,

騎手就可能被慣性甩出去, 甚至雙方兵刃撞擊產生的動能, 都可能讓騎手滾落馬下!

在這種情況下, 騎手若在飛馳的馬背上射箭, 就必須減速或者下馬拉弓射箭;交戰雙方在馬背上格鬥, 也不能竭盡全力大幅度擺動, 否則會失去平衡而落馬。 這一時期的騎兵, 除速度占優外, 其戰鬥力是遠不如腳踏實地的步兵的, 所以在騎兵到達目的地後, 往往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 亞歷山大時代的馬其頓騎兵就是如此。

馬鐙的發明, 使騎兵的雙腳有了強勁的支撐點, 騎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穩, 戰馬更易駕馭, 人與馬連接為一體。 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 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 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 完成左劈右砍的動作。這樣一來,馬匹不僅可用于迅速集中力量,而且能投入作戰,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騎兵的速度優勢立刻轉化為生猛駭人的突擊力量!

馬鐙的出現,使騎兵這一兵種必然成為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力兵種。自此後,以騎制步、以少勝多、以快擊強的“騎兵時代”正式拉開序幕。恩格斯明確指出,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騎兵在整個中世紀一直是各國軍隊的主要兵種。《大英百科全書》中寫道:“讓人無比驚訝的是,人類騎兵時代的實現,居然是因為馬鐙的發明!”

慕容鮮卑對馬鐙的“革命性改造”

考古發現表明:馬鐙的始創者是距今約1700多年的中國北方的鮮卑民族。同時代的古代波斯人、埃及人、米堤亞人、亞敘人、古羅馬人、巴比倫人、希臘人都不知道使用馬鐙,甚至亞歷山大率軍征戰中亞時,也未裝備馬鐙。

在中國,直到秦代,馬鐙仍未產生。《孫臏兵法》中提到騎兵有十項作用,也只是襲擾、偵察等輔助作用,說明那時軍隊擁有馬鐙的可能性不大。朝陽學者周亞利表示,雖然中國最早的馬鐙雛形是在長沙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墓出土的陶俑見到的,但這只是單鐙,呈三角形,只能供騎者上下馬蹬踏,騎上馬後就不使用了。

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騎乘用馬鐙實物,是在三世紀中葉至五世紀初的慕容鮮卑墓中發現的。朝陽北票房身村北溝墓發現一副馬鐙,鐙體為木芯外包銅片,長柄,橢圓形鐙環。朝陽姚金溝墓出土的馬鐙,為雙蹬,木芯外包皮革。朝陽十二台磚廠墓地出土的單鐙,銅板製成,表面鎏金。這幾處出土馬鐙的墓葬,其時代都比較早,大概在三世紀中葉至四世紀中葉,即慕容鮮卑創建的前燕政權前後。遼西地區慕容鮮卑墓中發現的馬鐙實物,時代早,數量多,形制原始,基本上反映出馬鐙由最初的單鐙到較完備的雙鐙,由較原始的皮革或木質馬鐙到比較成熟的銅、鐵鑄制馬鐙的發展過程,表明全新的馬鐙應是由慕容鮮卑民族為適應遊牧和騎兵作戰的需要而首先創制的。

由此可知,慕容燕國時代已開始大規模使用金屬馬鐙,並且改單鐙為雙鐙,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正如朝陽市三燕學者孫國平總結的那樣,慕容鮮卑雖然不是馬鐙這一發明的始創者,卻是馬鐙的關鍵改進者,而慕容鮮卑所創造的世界上最早的雙馬鐙,比歐洲年代最早的馬鐙至少早出300年!

馬鐙發明的劃時代意義

馬鐙的出現,使慕容將士的戰鬥力成倍提升。當慕容前燕將馬鐙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裝備全面改進並大規模裝備軍隊後,隨之衍生的各類戰術便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與更強的衝擊力,也使得高智商的慕容主帥們擁有了更多臨敵機變、出奇制勝的策略選擇空間。而與慕容燕國接壤的周邊鄰國,很快就感受到這種先進裝備引發的巨大威脅。

西元338年,後趙皇帝石虎派幾十萬大軍(以步兵為主)進犯遼西,攻擊慕容國都大棘城。慕容皝先率兵堅守,待趙兵受挫退卻時,立即派其子慕容恪帶配有馬鐙的精銳騎兵尾隨掩殺。慕容恪所帶騎兵只有兩千人,卻斬殺了三萬趙軍,1:15的擊殺率,令敵膽寒!

西元351年,前燕進軍中原。慕容恪領軍在廉台對陣威猛無敵的名將冉閔。慕容恪借助已配備馬鐙的重裝騎兵的機動優勢,不斷侵擾、衝擊以步兵為主的冉閔近衛軍,並以獨創的連環馬戰術將敵軍拖疲拖垮,最終生擒冉閔,一戰成功!

西元367年,面對東晉戰神桓溫一路勢如破竹的北伐,前燕名將慕容垂、慕容德僅以不到兩萬裝備馬鐙的騎兵部隊,左右邀擊、前包後抄,竟將五萬訓練有素的東晉步騎兵殺得片甲無歸,取得中國戰爭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枋頭大捷。

西元385年,東晉名將劉牢之率勇冠天下、被後世譽為“中國五大精銳部隊之一”的北府兵北援前秦苻丕,在鄴城下,激戰圍困苻堅的慕容垂。慕容垂的騎兵盡配馬鐙,面對勁敵並不戀戰,而是大踏步後退誘敵深入,待敵露出破綻時,迅速回師,於五澤橋反戈一擊,殺得北府兵狼奔豕突,劉牢之驚險萬端地躍馬跳澗方免一死,狼狽至極!

因連續戰敗、教訓慘痛,從東晉開始到此後南朝的宋齊梁陳,無論有無條件,各朝都開始引進並自產馬鐙,慕容鮮卑改進的新馬鐙由黃河以北傳至長江以南。

與此同時,慕容鮮卑改進的新馬鐙迅速由遼東傳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因為誰先配有這種裝備,誰就有可能在戰爭中迅速掌握主動權,這在當時是公開的秘密。如慕容燕國與遼東諸侯國間戰爭不斷,經常佔據壓倒優勢,除了慕容統帥足智多謀、麾下將士英武敢戰外,馬鐙的廣泛使用是制勝的一大內因。最開始是遼東諸侯國打不過慕容燕國,認識到馬鐙的重要性,開始大規模裝備部隊,並依據自身情況加以改進。到了4-5世紀初,連當時棲身孤島的倭國(今日本)軍隊也開始致力發展騎兵,配備馬鐙。這個時期是日本的“古墳時代”,在這一時代的日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隨葬的馬鐙。

更令人震撼的是,這種如多米諾骨牌般的傳遞,很快又由中亞傳入歐洲,沒人想到,慕容鮮卑改進的新馬鐙居然引爆了一場聲勢浩大、脫胎換骨的軍事革命!配備馬鐙的歐洲封建騎士向歐洲中世紀的守舊勢力發起銳利進攻,勢不可擋,宣告了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的結束!

歐洲普遍使用馬鐙要晚得多,到中世紀早期,歐洲各國的常規軍隊才開始使用。其原因之一是當時歐洲各國還沒有中國那樣發達的金屬鑄造技術。

大約在西元6世紀中葉,剽悍的阿瓦爾人從東向西,穿過俄羅斯南部最終到達多瑙河與蒂薩河之問的地帶定居,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被北魏擊敗後於西元6世紀沿草原絲綢之路西遷至匈牙利定居。西元560年時,阿瓦爾人對強大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他們之所以銳不可當,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使用了當時獨一無二的鑄鐵制的馬鐙。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西元580年,他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別強調必須使用鐵制馬鐙。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

中世紀時歐洲的軍隊,有了牢牢地聯結在馬鞍上的馬鐙,馬背上的騎士就坐得更穩了,可以舉起寶劍向下猛砍,可以抵擋刺來的長矛,也可以在馬鞍上移動躲閃,在中世紀由步兵到騎兵的主要兵種的演變過程中,在封建騎士階級形成的過程中,在歐洲中世紀向封建時代過渡的重要歷史時段裡,馬鐙無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英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博士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毫不誇張地說,正是由古代中國鮮卑人發明、由崛起于遼西的慕容鮮卑改進的馬鐙,助推了中世紀的歐洲邁入“騎士時代”,促發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時代變革!

遼沈晚報、聊沈用戶端主任記者 張松

學術支援、圖片提供:遼寧省博物館

完成左劈右砍的動作。這樣一來,馬匹不僅可用于迅速集中力量,而且能投入作戰,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衝擊成為可能,騎兵的速度優勢立刻轉化為生猛駭人的突擊力量!

馬鐙的出現,使騎兵這一兵種必然成為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力兵種。自此後,以騎制步、以少勝多、以快擊強的“騎兵時代”正式拉開序幕。恩格斯明確指出,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騎兵在整個中世紀一直是各國軍隊的主要兵種。《大英百科全書》中寫道:“讓人無比驚訝的是,人類騎兵時代的實現,居然是因為馬鐙的發明!”

慕容鮮卑對馬鐙的“革命性改造”

考古發現表明:馬鐙的始創者是距今約1700多年的中國北方的鮮卑民族。同時代的古代波斯人、埃及人、米堤亞人、亞敘人、古羅馬人、巴比倫人、希臘人都不知道使用馬鐙,甚至亞歷山大率軍征戰中亞時,也未裝備馬鐙。

在中國,直到秦代,馬鐙仍未產生。《孫臏兵法》中提到騎兵有十項作用,也只是襲擾、偵察等輔助作用,說明那時軍隊擁有馬鐙的可能性不大。朝陽學者周亞利表示,雖然中國最早的馬鐙雛形是在長沙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墓出土的陶俑見到的,但這只是單鐙,呈三角形,只能供騎者上下馬蹬踏,騎上馬後就不使用了。

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騎乘用馬鐙實物,是在三世紀中葉至五世紀初的慕容鮮卑墓中發現的。朝陽北票房身村北溝墓發現一副馬鐙,鐙體為木芯外包銅片,長柄,橢圓形鐙環。朝陽姚金溝墓出土的馬鐙,為雙蹬,木芯外包皮革。朝陽十二台磚廠墓地出土的單鐙,銅板製成,表面鎏金。這幾處出土馬鐙的墓葬,其時代都比較早,大概在三世紀中葉至四世紀中葉,即慕容鮮卑創建的前燕政權前後。遼西地區慕容鮮卑墓中發現的馬鐙實物,時代早,數量多,形制原始,基本上反映出馬鐙由最初的單鐙到較完備的雙鐙,由較原始的皮革或木質馬鐙到比較成熟的銅、鐵鑄制馬鐙的發展過程,表明全新的馬鐙應是由慕容鮮卑民族為適應遊牧和騎兵作戰的需要而首先創制的。

由此可知,慕容燕國時代已開始大規模使用金屬馬鐙,並且改單鐙為雙鐙,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正如朝陽市三燕學者孫國平總結的那樣,慕容鮮卑雖然不是馬鐙這一發明的始創者,卻是馬鐙的關鍵改進者,而慕容鮮卑所創造的世界上最早的雙馬鐙,比歐洲年代最早的馬鐙至少早出300年!

馬鐙發明的劃時代意義

馬鐙的出現,使慕容將士的戰鬥力成倍提升。當慕容前燕將馬鐙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裝備全面改進並大規模裝備軍隊後,隨之衍生的各類戰術便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與更強的衝擊力,也使得高智商的慕容主帥們擁有了更多臨敵機變、出奇制勝的策略選擇空間。而與慕容燕國接壤的周邊鄰國,很快就感受到這種先進裝備引發的巨大威脅。

西元338年,後趙皇帝石虎派幾十萬大軍(以步兵為主)進犯遼西,攻擊慕容國都大棘城。慕容皝先率兵堅守,待趙兵受挫退卻時,立即派其子慕容恪帶配有馬鐙的精銳騎兵尾隨掩殺。慕容恪所帶騎兵只有兩千人,卻斬殺了三萬趙軍,1:15的擊殺率,令敵膽寒!

西元351年,前燕進軍中原。慕容恪領軍在廉台對陣威猛無敵的名將冉閔。慕容恪借助已配備馬鐙的重裝騎兵的機動優勢,不斷侵擾、衝擊以步兵為主的冉閔近衛軍,並以獨創的連環馬戰術將敵軍拖疲拖垮,最終生擒冉閔,一戰成功!

西元367年,面對東晉戰神桓溫一路勢如破竹的北伐,前燕名將慕容垂、慕容德僅以不到兩萬裝備馬鐙的騎兵部隊,左右邀擊、前包後抄,竟將五萬訓練有素的東晉步騎兵殺得片甲無歸,取得中國戰爭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枋頭大捷。

西元385年,東晉名將劉牢之率勇冠天下、被後世譽為“中國五大精銳部隊之一”的北府兵北援前秦苻丕,在鄴城下,激戰圍困苻堅的慕容垂。慕容垂的騎兵盡配馬鐙,面對勁敵並不戀戰,而是大踏步後退誘敵深入,待敵露出破綻時,迅速回師,於五澤橋反戈一擊,殺得北府兵狼奔豕突,劉牢之驚險萬端地躍馬跳澗方免一死,狼狽至極!

因連續戰敗、教訓慘痛,從東晉開始到此後南朝的宋齊梁陳,無論有無條件,各朝都開始引進並自產馬鐙,慕容鮮卑改進的新馬鐙由黃河以北傳至長江以南。

與此同時,慕容鮮卑改進的新馬鐙迅速由遼東傳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因為誰先配有這種裝備,誰就有可能在戰爭中迅速掌握主動權,這在當時是公開的秘密。如慕容燕國與遼東諸侯國間戰爭不斷,經常佔據壓倒優勢,除了慕容統帥足智多謀、麾下將士英武敢戰外,馬鐙的廣泛使用是制勝的一大內因。最開始是遼東諸侯國打不過慕容燕國,認識到馬鐙的重要性,開始大規模裝備部隊,並依據自身情況加以改進。到了4-5世紀初,連當時棲身孤島的倭國(今日本)軍隊也開始致力發展騎兵,配備馬鐙。這個時期是日本的“古墳時代”,在這一時代的日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隨葬的馬鐙。

更令人震撼的是,這種如多米諾骨牌般的傳遞,很快又由中亞傳入歐洲,沒人想到,慕容鮮卑改進的新馬鐙居然引爆了一場聲勢浩大、脫胎換骨的軍事革命!配備馬鐙的歐洲封建騎士向歐洲中世紀的守舊勢力發起銳利進攻,勢不可擋,宣告了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的結束!

歐洲普遍使用馬鐙要晚得多,到中世紀早期,歐洲各國的常規軍隊才開始使用。其原因之一是當時歐洲各國還沒有中國那樣發達的金屬鑄造技術。

大約在西元6世紀中葉,剽悍的阿瓦爾人從東向西,穿過俄羅斯南部最終到達多瑙河與蒂薩河之問的地帶定居,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被北魏擊敗後於西元6世紀沿草原絲綢之路西遷至匈牙利定居。西元560年時,阿瓦爾人對強大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他們之所以銳不可當,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使用了當時獨一無二的鑄鐵制的馬鐙。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西元580年,他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別強調必須使用鐵制馬鐙。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

中世紀時歐洲的軍隊,有了牢牢地聯結在馬鞍上的馬鐙,馬背上的騎士就坐得更穩了,可以舉起寶劍向下猛砍,可以抵擋刺來的長矛,也可以在馬鞍上移動躲閃,在中世紀由步兵到騎兵的主要兵種的演變過程中,在封建騎士階級形成的過程中,在歐洲中世紀向封建時代過渡的重要歷史時段裡,馬鐙無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英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博士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毫不誇張地說,正是由古代中國鮮卑人發明、由崛起于遼西的慕容鮮卑改進的馬鐙,助推了中世紀的歐洲邁入“騎士時代”,促發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時代變革!

遼沈晚報、聊沈用戶端主任記者 張松

學術支援、圖片提供:遼寧省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