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的心中是不是也有個林妹妹

林黛玉便如神女般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她的超凡脫俗, 傲世風流, 便如一縷清新的亮光, 射進了男權統治裡那扇厚重的大門。 黛玉身上的發出的那種純真, 善良, 高雅是空前的, 是古書堆裡托起的一個新的女性。 她的閃亮登場, 讓人們的視角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仰視鬚眉一下子轉到散著清純氣息的少女身上了。 我們不妨審視一下這位新女性黛玉之美。

黛玉有雅俗共賞之美。 王熙鳳見了, 發出了這樣的感歎:“世上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 我今日才算看見了……”粗人薜蟠遠遠瞟了黛玉一眼就呆了。 黛玉葬花那美妙的場景,

回味起來仍香有餘味。 一個翩翩少女, 扛著香鋤, 吊著紗囊緩緩步入花園中, 用纖細的手掩埋剛剛落下的花瓣, 多麼與眾不同的舉止, 只有黛玉才會對花這麼呵護和珍惜, 充分表現出黛玉那種不與污泥、濁水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黛玉有詩人的氣質和超凡之美, 元妃省親。 胡亂拈來一首, 便得貴妃稱讚, 接著為寶玉解困, 提筆一揮而就, 又成一首, 巧妙的扔給寶玉, 可謂靈巧奪人, 聰慧有餘。

大觀園組織海棠社, 黛玉如魚得水, 酣暢淋淋, “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縷魂……”好一個“偷”和“借”, 用的如此巧妙準確, 氣度不凡。

就連教薜蟠的小妾香菱寫詩, 她也是真誠相待, 一絲不苟,

中秋夜在池塘邊和史湘雲聯句, 寫出了“冷月葬詩魂”的佳句, 她一生與詩結伴同行。 八十回之後, 高鶚續寫《紅樓夢》, 不能說完全符合原作者的本意, 但能寫出黛玉焚燒詩稿, 比較符合黛玉這個主人公的形象。 補上這最亮的一筆, 真的很美!

黛玉的美還來自于愛情的純真專一, 沒有瑕絲。 賈寶玉為了討好黛玉, 將北靜王在聖上哪兒得到的一串蕶苓香念珠轉送給黛玉, 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那知黛玉根本不接受任何臭男人的東西。

寶玉被父親毒打, 遍體傷痕, 大觀園裡那麼多的小姐, 就連寶姑娘冠冕堂皇唱了幾句高調走了, 只有黛玉一個人哭成了淚人, 兩個紅腫的眼睛像核桃一樣, 那份真情誰人敢比?只有黛玉那顆真情的心讓世人難以忘懷。

薜寶釵是為了選秀才來到京城, 當此路不通時, 才把婚姻的砝碼轉駕在寶兄弟身上, 那是摻雜了過多的世俗功利, 和黛玉純潔的愛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

黛玉有單純率直, 禮賢下人之美。 肯定有人會說, 黛玉愛使小性子, 為人尖酸刻薄。 那主要體現在兩件事上, 一是老道給寶玉提親, 拔動了她那根最敏感的神經;二是劉姥姥在賈府故弄弦虛, 裝瘋賣傻, 引起黛玉的反感。

可真正的事實是這樣嗎?寶玉的一個丫頭惠兒到黛玉處辦事兒, 正趕上賈母派丫頭給黛玉送來零用錢, 黛玉隨手抓了一把遞給了小丫頭, 那小丫頭直誇她的運氣好呢!這怎麼可以說黛玉為人刻薄呢?

寶釵處世表現完美無缺, 贏得賈府裡上上下下人的讚揚,

但當王夫人的丫頭金釧兒不堪忍受主人的辱駡, 跳井自殺後, 平時這個禮遇下人的寶姑娘說了什麼:“……縱然有這樣大氣, 也不過是個糊塗人, 也不為可惜。 ”好一個“不為可惜”這才是薜寶釵真面目, 你看她是真的善待下人嗎?只不過平時為自己裝了一副假面具而已。

87版的《紅樓夢》讓紅樓人物真正回到了現實, 林曉旭扮演的黛玉這個角色, 給人留下了更加具體的黛玉“真”面貌, 讓黛玉從書中站了起來。 寶黛擁坐在桃花樹下讀《西湘記》, 那種人面桃花的真情美景, 成了世間的一絕, 讓多少代人投入了羡慕的眼光。

黛玉與寶玉的愛情, 仿佛遠離了塵世, 甚至有幾分天真。 但我認為寶黛愛情之所以那麼被人傳頌,

正是因為他們遠離了功利, 沒有市井凡俗, 這種真正愛情產生的美感像一股清風給陰沉的海平面蕩起了一波波的漣漪, 才會使《紅樓夢》走上巔峰, 經久不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