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聯合利華拒被收購折射實體經濟勝利

2月17日, 一條爆炸性的新聞被爆出, 全球第五大食品公司卡夫亨氏提出以1430億美元, 收購全球第二大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 以打造一家全球性消費品巨頭。

然而, 就在大家還一臉懵的時候, 2月19日, 卡夫亨氏公司宣佈撤回該並購提議, 這起全球食品業最大交易告吹。

中宏評論:

兩家公司, 一個是全球第五大食品公司, 一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品公司。 兩個公司的市場收購能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其背後代表了工業鉅子和金融寡頭之間的較量。 60歲的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 長期在實業界工作。 而收購方的靈魂人物之一喬治•保羅•雷曼是私募集團3G的共同創始人。 雷曼與股神巴菲特聯手, 2013年收購了海因茨, 兩年後又收購了卡夫。 聯合利華表示報價嚴重低估了其價值, 並稱這一交易在戰略和財務上都毫無益處, 加上英國政府的變相阻擾, 收購計畫泡湯。

單就本次收購事件的直觀意義來說, 隨著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 快消市場的品牌及企業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總體趨勢是朝著整合、壟斷、共用這三個方向走。 但連續瘋狂並購“鯨吞式”並購模式需要各國政府注意, 因為這種模式並不能提供內生性增長, 只是無限的擴大規模, 蠶食有競爭力的企業。

另外, 從宏觀方面來看, 在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下, 保障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首要重任, 這是實體經濟優於虛擬經濟的重要現實功能。 所以, 未來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能否繼續走下去也是很大的問號。

編輯:花開不同賞

想瞭解最新學術動態和研究成果, 敬請關注:

中巨集形勢分析支援系統 Mct.macrochina.com.cn

中國宏觀經濟資訊網 Macrochina.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