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雙11”成交額再破紀錄電商賣場迎集體狂歡

昨日淩晨, 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傳來“雙11”戰報:天貓“雙11”成交額1682億元, 再破2016年1200億元的紀錄。 京東從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全球好物節期間, 消費者下單金額也達1271億元, 同比增長超五成。 蘇寧“雙11”當日全管道銷售額增長182%, 其中線上增長227%。 節節攀升的資料背後, 是“雙11”啟動九年來, 人們“買買買”喜好、形式、習慣的升級變化, 也折射出電商平臺集體探路新零售的豐碩成果。

在哪買?

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下

幾天前開始, 在上海大悅城“愛的玫瑰”服裝店內, 看中哪件衣服, 只要在智能導購機前晃一下, 螢幕上就會顯示出這件衣服的搭配推薦、線上評價等資訊。

不用排長隊結帳, 在導購機螢幕上完成線上支付後, 直接拿著店內選好的衣服出門, 店裡的防盜門會自動識別順暢放行。 如果你不想一邊逛街一邊拎著大包小包, 在店內結帳後也可以選擇線上快遞發貨。

在商場另一層, 護膚品資生堂的櫃檯裡, 愛美的女士選購口紅不用一次次往嘴唇上塗抹, 只要站在智能試妝鏡前, 選擇想要的口紅顏色, 鏡子上顯示的你的頭像上就自動塗上口紅, 還可以隨意變換顏色。

智慧導購系統、智慧試妝鏡, 是天貓與線下商家為今年“雙11”共同推出的。 今年“雙11”期間, 除了通過“跨店滿減”等線上優惠活動吸引用戶網購以外, 電商平臺與線下商家的實體店開始了充分融合,

通過科技等新零售手段為線下引流。

回想起9年前, 在大學讀書時第一次參與“雙11”, 白領馮女士記憶猶新。 “每天晚上11點, 學校定時給宿舍斷電斷網, 那天提前給筆記型電腦充滿電, 借了同學的無線網卡, 這才成功低價搶到了自己的第一台卡片相機。 ”馮女士回憶, 打那以後, 她買電子產品就沒再去過學校附近的中關村電子賣場了。

“雙11”在9年前由阿裡首次發起, 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從實體店走向網上購物。 如今, 新的輪回已經發生, 線上線下體驗開始深度融合、互補、引流。

上海大悅城一家服裝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過去實體店鋪和網店的銷售體系並未完全打通, 一些顧客把實體店當作“試衣間”, 試好後轉至網店選購,

對需要支付沉重店鋪租金的實體店業績卻沒有任何幫助。 現在通過天貓幫助其打造的智慧導購系統, 使用者在該實體店試衣、在導購機上網購, 實現的銷售額與實體店直接掛鉤, 大大提升了實體店與線上融合的積極性, 更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這是一場線上與線下、海內與海外的全社會商業共振。 ”阿裡巴巴CEO張勇透露, 今年“雙11”期間, 與天貓合作的線下商家輻射了超過一億人群, 得益於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玩法, 許多線下門店、商圈也在“雙11”期間人氣爆棚, 多年前電商大促實體店冷清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買什麼?

高端消費增長明顯

兩百多元一斤的紐西蘭銀鱈魚、“讓男人也愛上做家務”的網紅款進口吸塵器,

五千元的床墊……在各家平臺銷售火爆的清單裡, 人們除了趁著促銷囤下一年半載的剛需品以外, 奢侈品或輕奢品、高端護膚、進口生鮮等高端消費品出鏡率越來越高。

進口商品等高端消費越來越火爆的一個例證是, 網易考拉海購平臺11月11日當天銷售額達去年同日的4倍, 大牌護膚品、高端小家電、輕奢箱包成了銷量最高的產品類別。

在高端消費增長背後, 是對電商服務能力的不斷升級的考驗。

“雖然零點搶購時, 購物車裡好幾件商品都被秒光, 但是還有貨的那些商品支付順利, 一點卡頓也沒有, 比前幾年好多了。 ”一口氣在天貓買了三四十件商品的消費者楊帆說。 支付寶資料顯示, 11月11日當天, 支付高峰時其後臺一秒鐘處理了25.6萬筆支付。

不只是支付, 每年“雙11”, 支付、物流、客服等服務的投入都成倍增長。 “昨天下單的十幾件商品, 現在全都發貨了, 有的已經送到家了。 ”一些消費者反映, 相比往年搶購之後望眼欲穿的物流體驗, 今年物流明顯有所提速。 天貓負責人透露, 今年, 為滿足消費者持續猛增的需求, 大量智慧型機器人組成的“新物種”, 已經滲透到天貓“雙11”的各個角落, 挑選貨品、導購推薦、客服、倉庫管理、物流配送……它們開始和人類一起, 協同完成各項任務, 大大提升了“雙11”的服務效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