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P2P嚴監管之下合規成本上升 獲客成本兩年已翻番

根據網貸之家提供的資料, 自2016年6月以來, 全國正常運營P2O網路平臺正常運營數量呈下降趨勢, 截至2017年9月底, 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004家, 相比8月底減少了61家。 其中, 廣東省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413家, 占全國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20.6%。 而就在一年前, 廣東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527家, 兩年前則還有668家。 由此可見, 從2014年到2016年, 廣東每年就有一百多家網貸平臺退出行業。

而從全國範圍來看, “退出”的隊伍中不乏“有背景”的平臺。 根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 在目前行業累計的停業及問題平臺中, 有國資、上市公司以及風投背景的平臺就有55家,

其中有3家國資背景平臺還已經上線了銀行存管。 值得一提的是, 這類平臺有近半數選擇良性退出, 其中有30家平臺停業, 22家提現困難, 少數幾家選擇了轉型。

“一方面是行業洗牌加速, 另一方面則是隨著監管越來越嚴, 行業門檻要求越來越高, 一些平臺選擇良性退出等方式退出行業。 ”盈燦諮詢副總裁池聰表示。

1.獲客成本兩年已翻番

從最為基礎的獲客成本來看, 每年都呈現迅速上升的態勢。 根據網貸之家提供的資料, 早在三四年前, 互聯網金融公司平均獲得一個客戶的成本就已經高達300至400元, 但到了2017年, 而目前砸錢做廣告、冠名綜藝或熱劇、競價上搜索關鍵字、給投資用戶發加息券發紅包等推廣方式已經屢見不鮮,

平均下來一個客戶在1000元至2000元的獲取成本已是常見。

2.嚴監管之下合規成本上升

隨著監管加碼, 平臺的合規成本不斷上升, 而在各類合規整改中, 銀行存管就是令不少平臺頭痛過的大事之一。 今年2月, 銀監會發佈《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 明確P2P的資金存管方應為商業銀行, 意味著此前協力廠商支付存管或以“協力廠商支付+銀行”聯合存管的模式終結, 銀行資金存管成為平臺合規的硬指標之一。 而後, 今年6月至7月期間, 上海和深圳分別出臺“存管屬地化”的相關辦法。 更換存管相當於是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的疊加, 可能耗費的成本或從幾十至幾百萬不等。 但出於合規因素考慮, 預計未來更換存管銀行的網貸平臺仍會繼續增加。

3.“限額令”後面臨轉型難題

早在去年8月, 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就已發佈《網路借貸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網貸限額, 個人和企業在同一平臺借款上限分別為20萬元和100萬元, 而在不同平臺借款上限分別不超過100萬元和500萬元, 被業內簡稱為“限額令”。 不少以發大額投資標的為主營業務的平臺戛然而止, 面臨轉型難題, 到目前為止, 仍有不少平臺為主營業務的轉型而擔憂。

錢貸網從成立到現在, 很少花大量的資金去宣傳自己的產品, 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 平臺想要走的更遠更踏實, 靠的不是華麗麗的廣告, 而是實實在在為投資人辦實事的真心和行動。

2017年7月10日, 錢貸網完成技術對接,

華興銀行存管系統正式上線, 線上服務已全面升級。 順利對接銀行存管, 標誌著錢貸網合規性舉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從此投資使用者在錢貸網的交易資金將轉移到廣東華興銀行資金託管系統。 投資用戶在銀行開設獨立存管帳戶, 借貸過程中, 資金在存管銀行帳戶間進行流轉, 實現投資用戶資金與平臺資金完全隔離, 最大限度保障投資用戶的資金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