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1月13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中國證券報 (專區)

額度再告急 銀行施展信貸騰挪術

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強勁、金融監管加強促使部分非標融資轉向表內信貸、流動性偏緊等多重原因疊加, 導致年關銀行信貸額度比往年更加緊張。 某四大行投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年底這兩個月該行對公額度僅有十幾個億, 而寬鬆情況下可達上百億。

績優私募已率先撤退? 私募調倉換股路徑大起底

臨近歲末, 對於已經普遍高倉位運行數月的私募基金, 這種狀態還能持續多久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是, 據國內最大的陽光私募發行機構之一的華潤信託統計,

10月末, 其前6個月累積收益排名前25%的投顧平均股票倉位降至87.6%, 較上月末下降5.1%。

投服中心與全國股轉公司共建糾紛調解合作機制

日前,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關於共同促進全國股轉公司投資者糾紛解決的合作備忘錄。 備忘錄明確引入投服中心作為專業調解機構為投資者提供全國股轉公司市場糾紛的調解服務, 通過合作拓寬投資者維權管道, 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 提高維權成效, 更好地保護新三板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華夏人壽增持民生銀行1.3億股

民生銀行11月12日晚公告稱, 公司近日收到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人壽”)通知,

2017年11月6日至11月9日, 華夏人壽增持公司A股普通股1.3億股, 占公司全部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0.36%。

上海證券報

貨幣政策穩基調助力資本市場改革駛入“深水區”

十九大報告中,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闡述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上交所落實減持新規 規範減持資訊填報

據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市公司大股東資訊、一致行動人資訊、董監高資訊、境外上市股本資訊等是減持新規具體落實的重要基礎資訊, 影響到相關股東、董監高能否減持,

以及減持比例與具體數量的精確計算等。

本周39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264億元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 本周兩市共有39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 解禁股數共計20.15億股, 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23%。 其中, 滬市2.88億股, 占滬市限售股總數0.07%, 深市17.28億股, 占深市限售股總數0.38%。 以11月10日收盤價為標準計算的市值為264.14億元, 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0.21%。

交易所嚴把“資產回A”關 江南嘉捷豫園股份回復問詢

上周(11月6日至12日)滬深兩市共計收到11封問詢函, 環比下降超過一半, 而上市公司回函增多, 江南嘉捷、豫園股份等分別回復了360、複星地產資產回A股的問詢。 另外, 天華院、茂業商業等因資訊披露問題收到警示函。

證券日報 (專區)

混改邁出大步伐 石油等領域將加速推進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解決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不明確、國有經濟佈局過寬、效率低下等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直備受矚目。 而從今年的整體推進情況來看, 央企混改也在加速推進。

“雙11”當日產生快遞物流訂單8.5億件 同比增長29.4%

11月12日,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資料顯示, 11月11日, 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8.5億件, 同比增長29.4%;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3.31億件, 同比增長31.5%。

20只賺錢最穩股基出爐 三年年化收益超30%且回撤控制強

“老百姓需要的不是暴漲暴跌的基金, 能穩穩賺錢的基金才能為投資者帶來獲得感!”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在與《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的一次聊天時說道,

“穩穩的賺錢, 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既要有一定的絕對收益, 又要求基金經理具備較強的回撤控制能力。 ”

賈躍亭無力履約當年“義舉” 樂視控股稱先解決債務再說

在兩度向賈躍亭、賈躍芳發出提醒, 要求其繼續履行借款承諾後, 樂視網日前發佈公告稱, 賈躍亭表示因樂視非上市體系及其本人的資金危機持續加重, 其已無力履行無息借款予上市公司的承諾, 也無力履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承諾。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 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