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資料構建汽車與保險產業新格局

【記者 趙廣道】

11月6日-8日, 中國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保信”)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17(第二屆)中國汽車與保險大資料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論壇主題為“大資料構建汽車與保險產業新格局”。

“大資料將顛覆傳統汽車產業和保險業, 開啟轉型的新藍海。 ”中國保監會統信部主任向東在致辭中說, “千人一面”的保險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消費者需要更有個性化、更懂自己的產品。 而保險業作為資料密集型產業, 大資料為其提供了“二次創業”的新空間,

特別是在汽車保險中的運用, 為險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資料, 使保險公司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事故原因, 更加準確地洞察不同駕駛方式造成的事故風險, 從而真正實現從“關注車”向“關注人”的轉變。 當然, 大資料特別是保險大資料也將反作用于車企, 比如, 可幫助汽車產業加快電動化、提高產品品質、改進生產工藝、增強安全性能。

早在去年7月, 論壇的兩個主辦方就發起成立了旨在加快推動汽車與保險產業資料資源開放與共用的“汽車與保險大資料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 中國保信董事長吳曉軍表示, 一年多來, 聯盟在為會員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 合作機制設計、合作研究規劃以及重點專案研究落地等方面都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大資料時代下, 汽車與保險產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和共用化將對現有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汽車和保險兩個產業應及時做好應對與變革。 ”吳曉軍說。

“大資料不是簡單的資料堆積, 而是通過跨界融合、比對和關聯重構出有商業價值、能指導管理決策的活的資料。 ”向東說, 單單靠一個企業、一個行業很難發揮資料的最大價值。 為此, 要把資料標準化建設作為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加快跨行業資料標準體系化建設, 把控好資料來源頭的標準規範, 讓產業間對話更加順暢、高效;要加強資料整合共用, 延伸內部資料鏈條, 做強內部資料厚度,

並積極構建資料交換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 打破“資料煙囪”和資訊孤島, 實現大資料獲取融合;要共同挖掘資料價值應用途徑, 聯合開展資料利用分析, 提高大資料的“性價比”, 最終真正構建起富有效率、價值和前景的共建共用大資料生態圈。

吳曉軍認為,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 汽車越來越智慧化、網聯化, 車聯網、智慧駕駛、無人駕駛等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技術進步, 使保險標的物的風險特徵、規律、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人的因素與責任將明顯弱化, 事故的責任劃分與風險承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這些都將對汽車保險帶來巨大挑戰。

當然, 上述改變也給保險業帶來了更好的風控管理手段和發展機遇, 比如, 依託物聯網技術與保險標的的深度融合,

在產品碎片化、場景化、線上化等方面就可有效控制保險標的的風險, 精准刻畫和識別標的風險特徵, 在產品設計、定價、風控等環節進一步創新與變革。

對此, 向東說, 作為行業資訊技術監管部門, 始終關注新技術的運用和推廣, 既著手研究制定支持和引導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 也要訂規則、建防線, 努力為新技術運用營造健康的發展環境。 就大資料而言, 將嚴格落實國務院《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要求, 加強與公安、社保、醫療、氣象等部門的資料整合, 穩步推動公共資料資源開放, 説明打通政府與產、學、研、用之間的資料通道, 説明拓展汽車和保險業資料內涵和外延。 此外, 還將著眼于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大資料安全保障體系, 研究制定大資料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管理, 確保行業跨界融通的健康穩定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