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房企A股IPO仍未獲實質進展 業內:涉房地產業類過審難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王日晨)據證監會最新公佈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顯示, 截至2017年11月9日, 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38家, 其中, 已過會31家, 未過會507家。 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48家, 中止審查企業59家。

其中, 在房地產業企業中, 大連萬達商業地產、同策房產諮詢、金輝集團、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首創置業和西藏新城悅物業服務仍處於“已回饋”狀態;北京思源興業房地產服務集團也還是處於“已受理”狀態。 實際上, 在狀態並無更新下, 排名情況其實反映不了實質進展。

而此前於10月20日中止審查的廣州富力地產, 目前仍然維持“中止審查”狀態, 其回歸A股之路又將遙遙無期。 另外, 同樣於10月20日中止審查的南都物業服務, 此次重新回到正常審核狀態企業中, 顯示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

IPO之路仍不明朗, 因此借殼、重組上市便成為眾多房企“不得已”的選擇。

不過, 2016年證監會修訂《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重組上市的審核條件相較於之前更加嚴格, 大大提高了重組上市通過審核的難度。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 國家也陸續出臺了若干更為嚴厲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 近日, 證監會年中監管座談會又強調嚴把發審品質關。 因此, 從2016年至今, 便再無房企借殼上市的成功案例。

面對持續下滑的過會率, 多家券商認為,

涉及房地產業務等四類行業不會成為受審核歡迎的行業。 專案規範性、真實性是前提, 企業利潤排在第二位;其次就是要審慎選擇行業, 比如現金比例交易過高、經銷商無法核查的、互聯網行業違背脫虛向實的, 應該果斷暫緩推進專案進程。

業內專家表示, IPO常態化下, 審核加速並不意味著會放低門檻。 IPO常態化是一個趨勢, 但審核標準不能降, 否則就是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不負責任。 實際上, 為避免企業上市後系統性風險的產生, IPO審核的標準或將更加嚴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