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上蔡發生的“扁鵲見蔡桓公”,被編為戲劇

11月5日晚, 由上蔡縣常春藤戲曲藝術傳媒有限公司創排的新編歷史劇《蔡桓公》, 在遂平縣文化藝術中心亮相第十四屆河南省戲劇大賽, 以新的視角, 試圖從流傳千年的故事裡開掘出更多的意蘊。

豫劇《蔡桓公》演出精彩片段

《韓非子·喻老》中記錄的“扁鵲見蔡桓公”的寓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初病不治喪其身, 小錯不糾亂其政”的哲理更令後世記取。

主創團隊

豫劇《蔡桓公》由編劇徐伯黎、陳玉德, 導演張豔林、張永忠, 作曲牛治安、張富麗, 舞美設計王正勳等主創。 荊富斌(飾蔡桓公)領銜主演, 主要演員有沈萍、侯秋香、李新寬、李賀勇、宋俊卿等。

劇情介紹

該劇講述的是:春秋時期, 蔡國(今河南省上蔡縣)國君蔡桓公為國運昌盛, 百姓安樂, 嘔心瀝血, 勵精圖治。

一日手腕泛紅, 扁鵲初診為肌表風火之症, 蔡桓公自認蚊蟲叮咬, 不予重視。 其妻齊薔邀桓公登樓看花, 借花喻理勸夫君及時診治。

太史令魯周預謀篡位, 密使女巫耍弄巫術, 誘使蔡桓公延病誤治, 導致病情深入骨髓。 壽堂上, 魯周形跡敗露, 喪心病狂, 猛執短劍刺殺蔡桓公, 齊薔挺身相護, 受刃身亡。 蔡桓公仰天含恨, 如夢方醒。

時值楚兵壓境, 城外搖旗呐喊, 蔡桓公遂又帶病披甲, 擊鼓助威。 就在殺退敵兵之後, 蔡桓公命喪黃泉, 留給世人以深思。

該劇將“扁鵲見蔡桓公” 的故事進行了重新演繹, 在情節編制、人物性格、劇情邏輯等方面進行了新的設置, 在舞臺上塑造了一位建功立業、勤政愛民, 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蔡桓公形象。

劇 團 簡 介

上蔡縣常春藤戲曲藝術傳媒有限公司的前身為上蔡縣豫劇團, 排演有《千古遺恨》《江南月》《蔡叔度》《癡情狀元》《好哥張大山》《花堂淚》等劇碼。 其中, 《好哥張大山》獲第二屆河南省縣(區)級戲劇大賽金獎, 《花堂淚》獲第五屆駐馬店市戲劇大賽金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