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趙孟頫行楷法書《廬山草堂記》

國術, 公器也, 共用之!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原文

匡廬奇秀, 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爐峰, 北寺曰遺愛寺。 介峰寺間, 其境勝絕, 又甲廬山。 元和十一年秋, 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 若遠行客過故鄉, 戀戀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 作為草堂。 明年春, 草堂成。 三間兩柱, 二室四牖, 廣袤豐殺, 一稱心力。 洞北戶, 來陰風, 防徂暑也;敞南甍, 納陽日, 虞祁寒也。 堂中設木榻四, 素屏二, 漆琴一張, 儒、道、佛書各三兩卷。

樂天既來為主, 仰觀山, 俯聽泉, 旁睨竹樹雲石, 自辰及酉, 應接不暇。 俄而物誘氣隨, 外適內和。 一宿體寧, 再宿心恬, 三宿後頹然嗒然, 不知其然而然。 自問其故, 答曰:是居也, 前有平地, 輪廣十丈;中有平臺, 半平地;台南有方池, 倍平臺。 環池多山竹野卉, 池中生白蓮、白魚。 又南抵石澗, 夾澗有古松、老杉, 大僅十人圍, 高不知幾百尺。 修柯戛雲, 低枝拂潭, 如幢豎, 如蓋張, 如龍蛇走。 松下多灌叢, 蘿蔦葉蔓, 駢織承翳, 日月光不到地, 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 下鋪白石, 為出入道。 堂北五步, 據層崖積石, 嵌空垤堄, 雜木異草, 蓋覆其上。 綠陰濛濛, 朱實離離, 不識其名, 四時一色。 又有飛泉, 植茗, 就以烹燀, 好事者見, 可以永日。 春有錦繡谷花, 夏有石門澗雲, 秋有虎溪月,
冬有爐峰雪。 陰晴顯晦, 昏旦含吐, 千變萬狀, 不可殫紀, 覙縷而言, 故雲甲廬山者。 噫!凡人豐一屋, 華一簀, 而起居其間, 尚不免有驕穩之態。 今我為是物主, 物至致知, 各以類至, 又安得不外適內和, 體寧心恬哉?昔永、遠、宗、雷輩十八人, 同入此山, 老死不返, 去我千載, 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從幼迨老, 若白屋, 若朱門, 凡所止, 雖一日二日, 輒覆簣土為台, 聚拳石為山, 環鬥水為池, 其喜山水, 病癖如此。 一旦蹇剝, 來佐江郡。 郡守以優容而撫我, 廬山以靈勝待我, 是天與我時, 地與我所, 卒獲所好, 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員所羈, 餘累未盡, 或往或來, 未遑寧處。 待予異時弟妹婚嫁畢, 司馬歲秩滿, 出處行止, 得以自遂, 則必左手引妻子, 右手抱琴書,

終老於斯, 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清泉白石, 實聞此言!因為《草堂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