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影評|《別讓我走》:克隆人在絕望時抓緊相愛

我是先讀過原著再來看電影的, 所以《別讓我走》電影一開始, 畫面上出現校園、操場、教室、禮堂, 以及其間猶如初綻玫瑰的稚嫩面孔, 我的心就被揪了一下。

電影中的這些學生, 像普通的孩子一樣在教室裡聽課, 在操場上奔跑追逐, 在禮堂的大會上悄悄互相做鬼臉——但他們不是普通的孩子。 這些被以“捐獻者”命名的孩子是克隆人, 他們生於世上的使命就是獻身。

就像片中那位女教師所說:“你們會長大成人, 但時間很短暫, 在你們變老之前, 甚至還沒步入中年, 你們就會開始捐贈重要器官, 這是創造你們的目的。

捐贈到第三次或第四次, 你們短暫的人生將終結……”

同名原著小說的作者, 是今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

讀過溫柔而絕望的原著小說後, 發現這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 三位主演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凱瑞·穆麗根, 凱拉·奈特莉和安德魯·加菲爾德。 他們有著相近的氣質:年輕、美好、無辜, 尤其安德魯·加菲爾德, 在《社交網路》和《血戰鋼鋸嶺》兩部作品後, 幾乎成為“無辜”一詞的代言人。 用這些美好的面孔出演這個絕望的故事, 當然是因為, 所謂悲劇, 就是要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大家看。

雖然大部分介紹石黑一雄的文字都會提到他童年就移居英國, 作品內容十分國際化, 並不特意強調自己的日裔身份。

但看著《別讓我走》這個故事, 我還是忍不住想:這果然是日裔作家寫出來的小說。 特別是看到凱拉·奈特莉出演的露絲, 面對近在咫尺的死亡, 表情平靜地說:“這是我的責任。 ”

相似題材的電影, 最廣為人知的是《逃出克隆島》, 導演是幾乎每部電影都把半個世界炸上天空的動作片導演邁克爾·貝, 在《逃出克隆島》中, 克隆人得知真相後立刻開始了反抗和逃跑, 隨即展開一串邁克爾·貝最拿手的動作戲。 與之相比, 《別讓我走》裡的捐獻者簡直是太過心平氣和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沒有人逃跑, 沒有人反抗。 更不可思議的是, 他們也沒有被關押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 而是和他們要捐獻的對象生活在同樣的城市, 在道路上開車,

在街道上漫步。 在醫院裡, 他們甚至和醫生護士相處得不錯——但這絲毫不妨礙捐獻手術臺上心臟監測發出刺耳警報時, 醫生護士神色平靜地繼續摘除手術, 最後把一具打開的空蕩蕩的身體留在手術臺上。

是的, 和小說相比, 電影更加殘忍。 電影把小說並未著力強調的細節赤裸裸地展現出來:一隻眼睛上蒙著紗布的少女, 醫院走廊上艱難行走的術後捐獻者, 斜貫少年身軀的疤痕……讀小說時只有模糊想像, 銀幕上看到則驚心動魄。

《別讓我走》是一部科幻電影, 然而, 所有的場景都十分現實主義。 寄宿學校, 鄉村農舍, 小鎮街道, 醫院住宅……全都用了十分傳統的背景, 乍一看, 就像是一部普通的青春愛情片。

是的, 在如此暗黑的背景設定下,

愛情才是整部電影的主要內容和大部分情節。 在末日一天天迫近的壓力下, 少男少女們照舊相愛、誤解、分手、複合, 像所有普通的年輕人。 儘管, 他們的時日已所餘無多。

捐獻者之間流傳著“緩捐”的傳說, 如果一對情侶可以證明他們是真心相愛的, 就可以申請緩捐三年。 一對對少男少女被這區區三年時間吸引著, 打探、猜測、努力, 最後男女主角帶著試圖證明彼此相愛的資料去拜訪童年時的校長, 才得知了傳說背後的真相……之前的努力有多麼真誠, 此時就顯得多麼荒謬悲涼。

石黑一雄的獲獎理由裡有這樣的句子:“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 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 他展現了一道深淵。 ”在《別讓我走》的小說和電影中,

我想我都看到了, 那道深不見底的絕望面前, 愛依舊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