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金志文不火沒有道理,楊坤用《遠走高飛》為愛徒正名

楊坤又贏了, 帶著一首動感而又輕快的歌聲, 是那麼的熟悉, 又有別樣的風情, 更令人百感交集!

就在週六東方衛視《天籟之戰2》第四期的舞臺上,

楊坤與金志文合唱了一曲《遠走高飛》, 楊坤標誌性的沙啞嗓音, 搭配金志文獨特空靈的聲調, 再度震撼全場。 已經連勝三期的楊坤, 這一次再度拿到了全場最高的330分, 大坤連續四期不敗。 實則要讓粉絲們為楊坤瘋狂的打call!

楊坤與金志文合作的這首《遠走高飛》真是太好聽了!

《遠走高飛》是金志文2017年的新歌, 也是專輯《Hello 1》的主打歌。 這是一首非常輕快的歌曲, 曲風明快跳躍, 猶如清風襲面, 配合帶有散文氣質的歌詞, 實則為一首反復耐聽而又朗朗上口的歌曲。 創作派歌手金志文包攬了本首歌曲的作曲和編曲, 用吟喃式配合高聲假音式唱法, 整首歌曲給人的感覺就像在讀一篇心情隨筆, 特別適合休閒時、旅行時乃至身心疲憊放鬆之際,

迴圈播放。

這就是《遠走高飛》的魔力, 不算什麼洗腦神曲或殿堂級別, 就是很簡單很耐聽, 而且是越聽越有味道的那種。

在週六晚《天籟之戰2》的舞臺上, 說來也是一種緣分, 楊坤被指定演唱愛徒金志文的這首歌, 最開始的時候覺得很奇怪,

因為《遠走高飛》在曲風和唱法上, 這樣休閒式的風格與楊坤本人的厚重感性唱腔是不太合拍的, 所以非常好奇這首歌在楊坤這裡該怎樣演繹。

事實證明, 這首魔改版的《遠走高飛》之所以技驚四座是有原因的。

楊坤在金志文版《遠走高飛》的基礎上,

加入了前衛搖滾與電子流行的風格, 喜歡聽英式搖滾的朋友仔細聽可以聽出來, 這首歌的編曲搖滾樂隊U2樂隊的經典名曲《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 am looking for》的調調, 尤其是前奏部分的吉他solo。 話又說回來, 《遠走高飛》與U2這首名曲在風格和主題上還是有所一致的, 都是擁有輕快旋律, 主題嚮往勇敢前行, 追求自由的感覺, 用在這裡非常恰當!

而楊坤這首《遠走高飛》, 除了曲風進行了稍加修飾的改變之後, 風格頓時不一樣了。 楊坤的聲域更加寬廣而可作戲劇性的變化, 剛柔並濟的唱腔和他獨特的嗓音, 這樣的特色同樣構築《遠走高飛》的整體樂風, 一種融合了新前衛搖滾和Brit-Pop的折衷樣式, 加上打擊樂配合吉他如暴風席捲般的氣勢, 一種屬於楊坤的特有的曲風於焉誕生。

個人真的超級喜歡這旋律和整體的音樂感覺, 這是楊坤改編歌曲的魅力, 同時也是《遠走高飛》的獨到之處。 可以想到的是, 金志文在創作這首歌曲的, 在旋律上留有很大的空間, 而且整首歌的曲風也特別適合被加以充分利用, 說白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並不是專屬,而是適合被多次反復利用。《遠走高飛》優美輕快的旋律,在經過二次開發依然獨具魅力,歌曲每個韻腳完美的配合發音更具口感,說白了就是朗朗上口,大家都能唱。

這是金志文的編曲能力的展示,同樣也是楊坤版《遠走高飛》獲勝的基礎。而隨著這首動感的歌曲,在意猶未盡之餘,不由得思緒萬千,時光叩開了記憶的大門,5年的光景,證明了楊坤的慧眼獨到。

風波終究是風波,時光會沖刷掉人們的記憶,卻不會洗刷才華。如今的金志文,已經是華語樂壇極具創造力的創作型歌手。5年以來,本來不太受關注的金志文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力說話,走到了如今的成就,這就是證明。

金志文是有才華的,而當時身為導師的楊坤呢,恐怕除了“慧眼識珠”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字眼來形容了。

如果沒有才華,就算有著無數支援力量在背後的包裝,也不會成功的。因為歌手的作品,所有的評價是留給聽眾的,只有歌聲得到認可,創作實力得到大家的肯定,你才有機會成功不是嗎?作為華語樂壇一個獨特的音樂符號,與其說金志文如今的成就是楊坤一手帶出來的,倒不如說楊坤在當時,頂著無窮無盡的壓力,用先見之明,為被埋沒的璞玉,推開了一道走向成功的大門。

當《天籟之戰》舞臺上,楊坤與金志文的音樂同台之時,隨心所欲的假聲和極富衝擊力的音調去演繹這首《遠走高飛》的時候,時光仿佛與5年前重合,那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既視感,回想起這麼多年的波折,不禁感慨,這才是真正的音樂人,用作品說話,用實力正名!

說白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並不是專屬,而是適合被多次反復利用。《遠走高飛》優美輕快的旋律,在經過二次開發依然獨具魅力,歌曲每個韻腳完美的配合發音更具口感,說白了就是朗朗上口,大家都能唱。

這是金志文的編曲能力的展示,同樣也是楊坤版《遠走高飛》獲勝的基礎。而隨著這首動感的歌曲,在意猶未盡之餘,不由得思緒萬千,時光叩開了記憶的大門,5年的光景,證明了楊坤的慧眼獨到。

風波終究是風波,時光會沖刷掉人們的記憶,卻不會洗刷才華。如今的金志文,已經是華語樂壇極具創造力的創作型歌手。5年以來,本來不太受關注的金志文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力說話,走到了如今的成就,這就是證明。

金志文是有才華的,而當時身為導師的楊坤呢,恐怕除了“慧眼識珠”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字眼來形容了。

如果沒有才華,就算有著無數支援力量在背後的包裝,也不會成功的。因為歌手的作品,所有的評價是留給聽眾的,只有歌聲得到認可,創作實力得到大家的肯定,你才有機會成功不是嗎?作為華語樂壇一個獨特的音樂符號,與其說金志文如今的成就是楊坤一手帶出來的,倒不如說楊坤在當時,頂著無窮無盡的壓力,用先見之明,為被埋沒的璞玉,推開了一道走向成功的大門。

當《天籟之戰》舞臺上,楊坤與金志文的音樂同台之時,隨心所欲的假聲和極富衝擊力的音調去演繹這首《遠走高飛》的時候,時光仿佛與5年前重合,那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既視感,回想起這麼多年的波折,不禁感慨,這才是真正的音樂人,用作品說話,用實力正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