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俗書的幾大明顯特徵,切忌!

現在很多搞書法的人, 不臨帖也不讀書, 知《蘭亭》不知手劄, 欣賞不了《祭侄文稿》也不待見黃庭堅行草…自稱愛書法, 卻無視書論, 以致用筆、結體、章法一知半解, “創作”書法時, 只靠膽大、敢整;絞盡腦汁極力迎合低級趣味, 花裡胡哨, 俗不可耐。

其實這些人不從本質上改變, 想高雅也確實高雅不了, 因為其修養、認知就在那個層次上。 這種流於熟濫、庸俗, 缺乏高雅情調的作品在網上可以說比比皆是。 那麼, 這些非常低俗的人, 寫的字都有什麼特點呢?下麵咱就說一說:

1、死板

尤其楷、隸、篆, 很多書者寫的非常認真工整,

咋一看, 很正派, 細看如美術字或印刷體一般, 死板沒有生氣。 因為他把點畫當成個體去書寫, 忽略了點畫之間、字之間的呼應關係, 雖整齊卻死氣沉沉, 沒有神。 真正的好書法是給人豐富的想像與回味。

2、隨便

很多書者很少臨帖, 或者臨帖只是抄書,

沒有悟到正確的筆法, 書寫總是率性而為, 甚至把很多硬筆書寫習慣帶進毛筆字, 或將楷書寫快了就認為是行書, 本質上不懂得換鋒、使轉, 隨便劃拉。 寫出來的作品滑、浮, 充滿江湖氣、俗氣、莽夫氣。

3、誇張

適度的誇張有利於增強作品的生動性和感染力。 但一味的誇張作怪, 就不妥了。 很多書者, 因為看過大書法家揮毫的視頻, 看到他們將某字的一筆拉長, 覺得很有範, 卻沒有理解為何要這樣處理, 於是只要寫到類似的字就依葫蘆畫瓢的做誇張, 導致作品張牙舞爪, 一紙俗氣。

4、顫抖

很多書者為了讓寫出的點畫有蒼茫的氣息, 或者是誤解了碑帖的點畫形態, 書寫是一味故意地的抖動, 似乎蒼茫有力, 實為惡俗不堪。

5、花哨

尤其是近年來, 各種展覽的盛行, 為了追求視覺衝擊力, 變書法為設計(當然我不反對設計, 好的章法字法都要經過書家經意或不經意的設計), 於是乎紙色五花八門, 拼拼貼貼。 也因此, 近年來的展覽偏向于簡素, 逐步摒棄以往拼貼的俗氣和低級。

6、印多

古代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 因為眾多人收藏過, 常常蓋滿印章, 並非作者本人所為。 不排除這些眾多的印章有時候反而增加 了作品古樸的氣息。 所以現代書家在寫冊頁、書劄類作品的時候也要蓋上很多章, 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一味的這樣, 例如在條幅、甚至中堂裡這樣為之, 就有點奇怪了。

7、怪拙

書家有的追求樸拙的書風, 但是, 拙是要建立在巧的基礎上的, 古人說, 學書先以不工求工, 然後以工求不工,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但現在有很多人不分青紅皂白, 一味追求所謂的拙樸, 反而弄得怪氣橫生, 就像一個成年少婦, 硬要學少女狀,實在俗氣。

硬要學少女狀,實在俗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