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什麼是普洱茶?聽我詳細講解

 想必現在多數民眾對於普洱茶已然不再陌生, 但實際上關於普洱茶, 有太多的種種需要厘清。 社會大眾, 甚至是多數從業者, 對於普洱茶的認識, 方才剛剛開始。 在開始探討普洱茶的時, 首先需要厘清的便是她的定義問題, 也就是說:什麼是普洱茶?

“產自雲南”、“大葉”、“餅茶磚茶沱茶”、“越陳越香”等等。 這邊是普洱茶留給社會大眾的大致印象。 但如何才能準確的定義普洱茶呢?

名稱由來

普洱茶名稱的由來還是清晰明確的。 普洱茶, 作為中國名茶之一, 系因其集散地與與原產地之一的普洱而得名。 唐朝時普洱名為步日,

屬銀生節度。 銀生茶即為普洱茶的前身, 于元朝時稱之為普茶, 明朝萬曆年間才定名為普洱茶。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普洱本地亦有產茶, 但在歷史上它主要還是作為普洱茶的集散地而得名。

定義的爭議

相較于名稱由來的清晰明確, 普洱茶的定義則可謂是充滿爭議與變化。

對於普洱茶具體的定義, 歷史上的不同階段曾有著不同的意涵。

雲南省標準計量局2003年3月5日公佈所謂的“雲南普洱茶”中, 將普洱茶定義為:雲南省一定區域內, 大葉種曬青茶經後發酵而成的各種產品。 這裡所說的“發酵”有兩個途徑:

1、自然發酵, 從不加水, 放置陳化若干年後, 香港俗稱“原舊普洱茶”或“生普”。

2、人工發酵, 加水渥堆, 出堆即稱“熟普”。

雖然市場不一定會依照官方定義來區隔茶品, 但雲南省對普洱茶所厘定的定義範圍, 事實上最大受害者恰恰是雲南廣大茶農與多數廠方,

而最後得利的反而是雲南特定少數廠方、公司, 以及香港、臺灣茶商與收藏家, 且如此定義會衍生出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1、所謂“雲南省一定區域內”, 範圍在哪裡?誰來界定與辨識產區?定出範圍, 是否會來傷害某些不在範圍內的地方政府與農民?是否會造成範圍內的茶區茶菁搶購?

2、從古代到1970年以前, 普洱茶都是以生茶形態, 且以品飲新茶為主, 是古代至今世人之共識。 現今居然加以定義為渥堆熟茶或所謂陳茶, 而原本歷史上所稱呼的“曬青毛茶-普洱茶”現在卻是屬於綠茶, 這樣是否已經本末倒置、否定為錯亂歷史?

3、所謂“自然發酵, 從不加水, 放置陳化若干年後”, 此定義中, 陳化幾年才稱為普洱?且由誰認定與辨識年份?

4、雲南大葉茶, 對於絕多數人並無法辨識, 更何況還有困鹿山、倚邦等厚軸種、中小葉變異種, 該如何界定??

按此標準將可能造成更多的模糊與誤區, 比如否定歷史、年份無法判斷、產區的模糊與產業的傷害等等, 有其重新商榷的必要。

2008年制訂的普洱茶國家標準, 已修改許多不合實際與市場衝突之觀點,但仍有許多狹隘門戶與保護條款。標準的設定失之嚴苛,只是流於形式而無法執行;過於保護產區,只是把產業做小,不利發展。筆者認為,在不違背歷史背景與共創市場原則上,儘量簡化普洱茶定義,以利執行而不流於空洞口號。

已修改許多不合實際與市場衝突之觀點,但仍有許多狹隘門戶與保護條款。標準的設定失之嚴苛,只是流於形式而無法執行;過於保護產區,只是把產業做小,不利發展。筆者認為,在不違背歷史背景與共創市場原則上,儘量簡化普洱茶定義,以利執行而不流於空洞口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