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天國最後失敗了,但是它對社會作出了哪些貢獻?

太平天國運動從1851年起開始, 到1864年結束, 歷經13年, 這是一次席捲江南半壁, 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客觀上沉重地打擊了腐朽的清政府統治,

對後來的“洋務運動”和清政府滅亡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影響作用。 這場起義, 讓更多有識之士看到了頑固的清政府已經朽木難支, 為中國封建制度的結束和近代化提前到來奠定了社會基礎。

但是從社會影響來講, 太平天國運動又是破壞巨大的。

它從廣西起義時, 脅裹了大量的農民一路拉練似的直撲南京, 沿線所到之處, 攻打城池, 劫殺富戶, 嚴重破壞了當時鄉紳治理農村的社會結構和農業生產。 大量農民要麼直接參與太平軍, 要麼因為逃難四處流離失所。

太平天國並沒有穩固的根據地,

定都天京(南京)後長期處於極為緊張的軍事對峙和鬥爭狀態, 沒有對統治區域進行有效的治理和生產恢復, 無法依靠正常的稅收解決政府運轉和軍事開支, 只能通過非正常手段獲得。 特別是江南富庶的江浙一帶, 更是因為作為太平軍和清軍作戰的主場戰, 更是滿目瘡痍。

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 餘部繼續轉戰各地, 這場戰火影響持續了幾十年, 清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進行剿滅, 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致命的影響。 期間,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 火燒圓明園, 中國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造成了清末喪權辱國的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